王尔德:成人世界的童话

2017-11-24 20:47袁建琼
长江丛刊 2017年35期
关键词:挚爱王尔德夜莺

袁建琼

王尔德:成人世界的童话

袁建琼

再读王尔德,或许一篇短短的小说便可以让我们在方寸间感受到爱的美好和精纯,却也同时让我们在顷刻间触摸到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创伤和疼痛,或许有人因此心狠决绝不再相信世间真爱,却也同样有人会在失望中更看到希望,更愿意相信成人的世界终归还保有最原始的美好和挚爱。走进王尔德,感悟属于成人世界的童话。

夜莺与玫瑰 巨人的花园 爱与疼痛 希望

曾经某个时段,我们读书总会去考究他们背后的故事,比如作者的生平、时代的背景、语言背后的隐意,等等。但在某个平常至极的夜晚,突然拿起王尔德再读的时候,激烈又平静的冲击感,却在一瞬间将自己带回少年时初学读书时的喜悦与安静,或许你痴迷于爱情,或许你沉湎于时事,或许你忙乱于工作,又或许你的灵魂无处安放……那再看一看王尔德吧,看一看成人世界的童话。

“夜莺赶紧把刺又插深一些,深入骨髓的疼痛传遍她的全身,玫瑰花刺终于刺入她的心房。那挚爱和冢中不朽的爱情呀,卓绝的白色花心如同东方的天色,终于变作鲜红,花的外瓣红如烈火,花的内心赤如绛玉。”(选自《夜莺与玫瑰》王尔德著,林徽因译本,下同)林徽因注重“雅”的译文无疑让我们从汉字中更直接地看到了夜莺穿透寒月的歌唱,看到了鲜血激活枯枝的绚丽,看到了生命点燃爱情的绽放!这样的爱是盲目?是不顾一切?是感天动地?还是至真至纯?

“青年学生懊恼地走着,自语道:‘爱情是多么无聊啊,远不如伦理学实用。它告诉人们的,全是空中楼阁与缥缈虚无的幻想。在现实的世界里,首要的是实用,我还是回到我的哲学和玄学书上去吧!’他回到房中,取出一本笨重的、满堆着尘土的大书埋头细读起来。”痛苦到近乎残酷的现实让这个“青年学生”对曾经充满幻想的美好爱情绝望,转而回来投入实用主义的怀抱,可他看的却是哲学和玄学,多么讽刺!

短短一篇《夜莺与玫瑰》,可以让我们在方寸间感受到爱的美好和精纯,却也让我们在顷刻间触摸到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创伤和疼痛,有人因此心狠决绝不再相信爱情,却也有人在失望中更看到希望,更愿意相信成人的世界终归还保有最原始的美好和挚爱。那么,你呢?

“‘人人都知道这花园是属于我的,这里除了我,谁也不许来玩!’巨人说。他筑起一道高墙把花园围起来,平且挂出一块告示牌:擅自闯入者将受控告,他是个非常自私

的巨人。”(选自《巨人的花园》王尔德著,林徽因译本,下同)“春天到了,山野遍地都开满鲜艳的小花,鸟儿也开始四处飞翔,只有自私的巨人花园里,仍旧一片冬天的萧瑟。鸟儿不到没有孩子的地方玩耍,树木也忘记了开花。”当人人都在宣告所有权的时候,似乎人们之间都筑起了高墙,挡住了暖暖的太阳,也不放进一丝微光,孩提时的嬉戏玩耍似乎都变得嘈杂,肆无忌惮的喜悦也都统统隐藏。你是否会替“巨人”感到叹息?又是否会多么希望他能快快推倒那一堆高墙?

“巨人偷偷来到他的身后,轻轻把他抱起来放到树枝上,那树瞬间鲜花盛开,鸟儿也瞬间飞来开始歌唱。那小孩伸出双臂,抱着巨人的脖子,甜甜地亲了他一口。其他的孩子看见巨人已不是坏人,也都跑回来,春天,又同他们一起回到了园子里。”看到这里似乎有些释然,可怜的巨人仿佛又得到了爱的反馈,只有爱能让春天再次来到,而能给予他这些的,不是别人,恰好是,也必须是他自己。

“那天下午,孩子们依旧跑进花园里来玩耍,但是却看见巨人死在了树下,身上覆盖着百花。”这一幕多么心痛却又美好安详,或许“巨人”的脸上还挂着微笑,飘下的白花也仿佛是为他的归去唱响歌颂的篇章,可是读到这里,冲上鼻尖的酸楚和怦然心动的感伤一涌而上,那些宁静的、痛苦的、挣扎的、释放的、无奈的、坦然的,统统出来,在这个一派祥和的深夜发出一阵非同意义的信号,年轻人啊,爱,就是希望!

重庆医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袁建琼(1989-),女,汉族,四川广元人,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法律史、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挚爱王尔德夜莺
夜莺
夜莺
史蒂文森的唯美主义:从王尔德的三种美学谈起
为自己
为自己
为自己
夜莺
你挚爱的喇叭Clothing已上线
爱不会变
卡地亚挚爱浪漫之约法式浪漫 钻写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