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育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2017-11-25 01:08李风玉
长江丛刊 2017年29期
关键词:智障节奏儿童

李风玉

浅谈音乐教育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李风玉

智障儿童作为特殊儿童的一种,在其教育方面也展现出了其特殊性。音乐教育已经逐渐成为智障儿童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对智障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智障儿童的特殊性出发,对音乐教育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对音乐教育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

音乐教育 智障儿童 作用 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特殊儿童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占了这一特殊群体较大部分的智障儿童。当前,智障儿童教育大都是通过特殊学校来进行的,而经研究发现,在这些特殊教育中,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其独特的艺术性和功能性,使其能够对智障儿童在多方面的培养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助力。因此,音乐教育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应用方面的探索也不断增加,以找出有效地应用途径来达到提升智障儿童在认知、语言、情感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能力提升,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一、智障儿童的音乐教育

所谓智障儿童指的就是具有智力缺陷的儿童,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遗传变异、中毒、头部受伤、先天颅脑畸形或者内分泌问题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其脑部发育出现不完全或者无法正常发育,进而使其智力受到影响,造成其认知活动障碍,甚至包括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

智障儿童一般有着生理和心理两大方面的表现特征。在生理上,其在身体机能上并未存在明显不同,但是在其受到智力活动的影响下,其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常。

在心理方面,其感知能力较为缓慢迟钝,只有颜色十分鲜明或者体积很大且在其感知范围时间较长的事物才能够被其感知到;而同时他们有特别容易受到一些较为独特的事物或者声音影响,而转移注意力,使其注意力难以集中;另外,绝大多数的智障儿童都存在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为发音困难或者模糊不清,剩下的极小部分即使能够正常说话,但是其所能够表达的内容也较为有限,无法正常向人传递其中的意思;其对抽象事物的想象力、意志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也较差,且容易情绪化;同时其行为语言有过于刻板,有着较为机械化的记忆力,往往需要通过思考来学习的内容,其可以直接凭借记忆来完成,可以说是其最好的心理特征。

经过一定的研究表明,针对智障儿童这些存在缺陷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问题,音乐可以作为对其大脑生理结构的一种间接性的外部干预,进而逐渐通过刺激来进行对智障儿童心理特征以及外在表现等方面的作出调整或改变。最重要的是,在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融入一些心理学元素,在使智障儿童能够获得一定的音乐教育的同时,实现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培养教育,比如可以实现对其进行情绪情感的培养、调整,以及一定程度的行为矫正等。

二、针对智障儿童的主要音乐教育方法及其作用

(一)主要音乐教育方法

第一,差异化教育法。也就是说,在展开音乐教育时,教师需要考虑到不同智障儿童之间在个性、需求以及兴趣等方面的差异性,而且其在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能力也各有不同,因此,在音乐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结合这些因素,进而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

第二,潜移默化教育法。所谓的潜移默化教学法,也就是在开展音乐教育时,教师应该加强学习,有效利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其能够在无形中,渗透到智障儿童心中,激发起内在的潜力,进而实现对其进行教育的目的;一定要避免采用较为强硬的方面,进行硬性的灌输,这样非但不能达到既定目标,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

第三,影音配合法。在对智障儿童的音乐教育中,考虑到其认知特性,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音乐和影像进行结合展现,更容易吸引其注意力,并丰富其音乐想象力,进而使其在情感上得以加强。

(二)音乐教育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通过音乐教育可以使智障儿童加强对音乐中的情感的感知,形成一种共鸣,进而使其由于情感障碍而无法通过自己的语言或者行为表达出来的情绪和感情,进行外化。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其能够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其情感表达能力。

其次,音乐是一种艺术,同样也是一种娱乐,好的音乐可以给人带来愉悦感,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更好地增强智障儿童在教育中的配合度,也能够转移并吸引其注意力,进而使其能够在活跃的氛围中增强其自身的教育接受能力。

最后,智障儿童虽然在认知、语言、行为等方面不如一些正常发育的儿童,但是并未失去这些能力。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开发智障儿童在各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够通过学习歌曲和舞蹈并加以表演,来不断完善其在其他当面的能力。可以说音乐教育是打开智障儿童内心,提升其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音乐教育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智障儿童教育中的音乐教育主要应用在其语言能力、生活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等几个方面的培养上。

(一)在培养智障儿童语言能力上的应用

由于智障儿童自身的存在语言障碍且接受能力较差,想要培养其在语言方面的能力是较为艰难的过程,而将音乐教育融入到其语言能力教育中可以通过一些音乐手段对其进行节奏感的培养,使其逐渐掌握语言节奏,进而实现其语言节奏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从这些儿童最熟悉的事物开始,比如个人的名字、一些儿歌或者童谣等。在念出人名对为其配以具有相同节奏的音乐,针对儿歌和童谣在播放和学习时,带领学生跟着歌词和节奏来大声朗读、拍手,使其将语言和节奏进行结合起来感知;然后,再通过播放一些特有的节奏曲调,训练学生产生想象,找出其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一些语言来与这些节奏匹配,使其不仅能够让智障儿童能够有效地增强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同时又能够在节奏中得到对语言认知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二)在培养智障儿童生活能力上的应用

智障儿童由于其脑部障碍,其在日常的行为上都会表现出异样,且难以完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行动,对其社会生活和适应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其生活能力的培养也是智障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以音乐教育方式来进行的智障儿童生活能力培养,主要需要借助一定的击打乐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按照一定的节奏来进行打击乐器演奏,并引导学生随着乐器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进而通过这种节奏来搭建彼此之间沟通的桥梁;随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加更多节奏与生活中一些行为活动的结合,并通过举办一定的活动来增加其与社会、家庭之间的互动,学习并完成一些必要的生活活动。这样,不仅可以通过不断的活动使其进一步增强其音乐学习能力,也能够不断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社会等的能力。

(三)在培养智障儿童学习兴趣中的应用

智障儿童注意力容易不集中,认知接受能力也差,想要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就需要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而音乐教育中,仍然可以通过乐器操作学习来进行,除了击打类的外,也可以尝试其他类型的乐器,其重点并不在于在实质上掌握其演奏技能,而是重在体验,即让智障儿童在音调丰富、结构精简的打击乐中,体会节奏的韵律,感受音乐的魅力,例如教师可以运用音乐接龙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紧张地气氛中激活思维,以提高其参加音乐学习的兴趣。

(四)在培养智障儿童学习能力中的应用

对智障儿童学习能力进行培养的音乐教育,主要可以将舞蹈、音乐、语言融为一体,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舞蹈训练可以提高其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通过乐器的演奏可以激发孩子们对节奏的感知,同时训练某一部分身体肌肉的协调性,通过音乐欣赏则可以让学生在不同风格的音乐中体会情感。而这样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在教师的鼓励下,智障儿童还可以进行一些即兴创作,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也能力够从整体上提高了智障儿童的音乐学习能力。

四、结语

近年来,社会大众对智障儿童教育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教育方式和手段也在不断变化发展,音乐教育可以说是良好的教育方式,可以在多方面来实现对智障儿童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因此,在当前的智障儿童教育中,应该不断拓展对音乐教育的应用,同时也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其内容,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只要我们满怀爱心,以智障儿童实际情况为基础,积极开展智障儿童音乐教学一定会对智障儿童的回归社会、回归正常生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1]伏雅枢.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智障儿童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黄河之声,2016(17):36.

[2]严虎,陈晋东.艺术治疗在儿童心理精神问题治疗中的应用前景[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05):491~493.

[3]刘燕,程虹毓,吴亚芬,刘丽纯,鲁娜,曲宁,孙晓琴.音乐治疗在中轻度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发展中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03):141~142.

[4]蒋玲玲.19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智障儿童音乐教育研究述评[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5(03):97~102.

山东省武城县特殊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智障节奏儿童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具身体验:培智体育教学的实践
让数学教学贴近智障儿童的生活
智障儿童的关爱教育路径探讨
轻快漫舞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