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褐山房诗话》放情山水之人

2017-11-25 09:08陈奕奕
长江丛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山房品性诗话

陈奕奕

《蒲褐山房诗话》放情山水之人

陈奕奕

王昶《蒲褐山房诗话》收录放情山水的诗人,或多游历各地山水,或为佛老隐世之人,具有高洁的品性。

蒲褐山房诗话 王昶 放情山水 品性高洁

《蒲褐山房诗话》诗话所选录之人,放情山水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游历山水之人,二是佛老隐世之人。

《蒲褐山房诗话》游历山水之人,主要见于诗话上卷《湖海诗传》的张梁、厉鹗、过春山、卢镐、彭启丰、张栋、凌应曾、秦瀛、陈绳祖、曹秉钧、吴引年以及诗话下卷《青浦诗传》的陈允平、雷国辑、张之象等这些人。佛老隐世之人,主要见于上卷《湖海诗传》的明中、篆玉、实源、逸云、湛泛、达澄、清恒、觉铭、刘敏。下卷《青浦诗传》集中在第100人至103人,分别为世鉴、智操、实源、刘敏等,这些文人将情感寄于山水田园,身处软红之中而心在红尘之外,具备高洁的品性,如:

放情山水,往来吴淞、寓青龙、白鹤江间。有《西麓诗稿》。(《蒲褐山房诗话》下卷陈允平)[1]

陈允平(1205?-1280?)[2],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著有《西麓诗稿》。衡仲为南宋末年、元初年的文人。他的词仿清真,为张炎、周济及浙西词派所推崇。衡仲生于文人世家,其词《鹧鸪天.寿表兄陈可大》[3]写道:

四壁图书静不哗。里湖深处隐人家。斑衣自斗百家彩,乌帽亲裁一幅纱。

新酿酒,旋烹茶。半溪霜月正梅花。前庭手种红兰树,看到春风第二芽。

由此作可知,陈氏家族子弟一心专心于学问,具有高雅的文人情趣。他自小受到家族文雅氛围的熏陶,形成高洁的品性。陈允平虽欲考取功名,然仕途不顺,长期沉居幕僚。“淳祐三年(1243)为余姚令,旋罢去”[2],自此放情吴淞、青龙、白鹤江之间。“元初,以才人徵至北都,不受官,放还,世尤高之”[1]。可见,陈允平自身的家学铸造的品性,以及长期为官而壮志难酬的经历,使他虽为官朝廷却放情山水,不愿为官职所累。又见诗话评述张之象:

搜山中景物,成三十二咏,人谓尽山水之胜。著诗十一种,……诗尔雅冲淡,兴寄寥远……晚卜筑细林山麓,帝舵怪石清泉,烟楼水榭,茂林业竹,及诸仙释名迹,一一题咏,遂为山水生色。[1]

张之象(1496-1577),字月鹿,一字元超(玄超),号碧山外史,王屋山人。他为人不慕权势,嗜学问,好山水,具有高尚的情操。正如诗话所载“王屋为人体貌佝偻,如不胜衣,而刚肠劲气,与人交,不以盛衰为轩轾……性不偶俗,独喜闭户著书”[1]。时严嵩擅权,众多臣子作“青词”献媚,同郡徐文贞暗示之象作“青词”,之象曰:“为我谢相公,张生岂肯作青词耶?”[1]。后任知事按察使佥事,秦嘉楫数次命其代笔,之象曰:“士即一命,当以职事自效,何能为捉刀人。”[1]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弃官归龙华里故居。故居遭焚毁后迁居松城,“生平不识铢两会计,家无余资而仍大量刻书”[4]。后济南巡按刑侗“买山钱”作“四贤祠”。刑侗“问其所欲,曰:老人无他嗜,惟嗜丘壑”[1]。可见,之象为人品格清高,视山水、书籍、诗文为生命最高追求。又见诗话所载张幻花:

先生卜居吾里,有保闲堂、淡吟楼、学圃居、业桂读书堂、鹤径风漪草堂,花荫馆、藕香亭、一松斋、书巢,备水竹花药之胜……每年上元后,辄往探梅,至杂花俱谢,绿荫如幄乃归。过中秋,复往看秋山红叶,岁以为常。工琴,遇好山水及花月佳时,一弹再鼓,鹤为起舞。望之者以拟柴桑之处士,松陵之散人……晚岁专修净土……其诗宗法王孟韦柳。[1]

张梁(1683-?),字奕山,号幻花。“登康熙进士,即退隐西溪……子侄皆显贵,或劝之出山,清要可立致,笑不答也。心空及第,专务禅修,自号幻花道人”[5]。幻花所居故里环境清新文雅,且其喜探梅、赏红叶、工诗琴,专修禅,可见他出世之才而无出世之心。虽然家族官宦显达,且有功名在身,奕山却依然退隐,投身于自然之间,一心修道,远离尘世,足见他性情之高洁。

泰纳说:“伟大的艺术和它的环境同时出现,决非偶然的巧合,而是环境的酝酿,发展,成熟,腐化,瓦解,通过人事的扰攘动荡,通过个人的独创和无法预料的表现,决定艺术的酝酿,发展,成熟,腐化,瓦解。”[6]田园山水诗歌一方面是文人逃离现实世界的寄托,同时也是自然影响的结果。陈允平、张之象及张梁这些性情高洁之人,往来于山林泉麓之地,以高山清泉为伴,诗书为友,放情于山水间。自然风景的平淡秀丽,加上这些诗人自身的才气、学问,使得这些诗人运田园山水之气于笔尖,一笔一划,遂成田园山水之诗。

[1]王昶,周维德.蒲褐山房诗话新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2,194,226.

[2]孙克强.唐宋人词话.增订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1080.

[3]唐圭璋.全宋词第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3940.

[4]王孝俭.上海县志[M].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1164.

[5]杨国林,能生祥.张三丰3.道家学说与论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122.

[6](法)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4:129.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本文系获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编号:gxun-chxzb2016001)资助。

猜你喜欢
山房品性诗话
山房连花径(钢笔画)
后素山房
重庆拾山房民宿
闲吟居诗话(五则)
诗话
山房春事(其二)
品德教学须关注品性、悟性、灵性
新诗话
茶轩诗话(十则)
“不同地域学生融和品性培育”研究领域现状和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