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媚道,中国山水画中的“道”

2017-11-25 09:08
长江丛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山水画山水文化

秦 晴

以形媚道,中国山水画中的“道”

秦 晴

“道”是中国哲学与美学的重要核心范畴。本文以解读“道”的内涵着手,进而论述中国山水画中的“道”。

道 山水画

何谓“道”?在中国文化中,“道”是一种崇高的概念。古代中国不只老庄论“道”,诸子百家家家都论道。一提起“道”,中国人就会油然而生敬仰之心,像基督教对上帝,像伊斯兰教对安拉,因为万事万物对“道”不得不由,不得不归,不得不依,它是自然生存的法则,宇宙万物的生成者,存在根据、变化动力和遵循的规律。古现代也常用“自然”一词,代表天然的,独立存在的,非人为的,《老子》中有“道法自然”之语,即事物按其本貌而存在之意。道和自然密不可分。

天地万物能够和谐共存在世上,各自以不同的姿态和方式自然而然的展示自己。这种“自然”不仅只存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也与人看待的目光和心情,因此,中国人在进行绘画创作的时候,不仅只表现物象的客观面貌,而要展示出蕴藏的物象客观面貌下那最深沉的核心意识。尤其在中国古代画家心目中,“山水”不仅是自然的代名词,而且还承载着多样的精神性使命,契合天地的“道”、求仁求得的象征、仙隐遁世的逍遥之乐,高洁的志趣等等。他们创作的目的绝不是表现自然山川河流的外在形貌,而是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心中所蕴含想要告诉世人的“道”。

刘宋时期有名的“高士”宗炳认为“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自然山水形象能给人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在他的《画山水序》中“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道,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之“道”,不也正是老庄的“不可须臾离”的圣人之道,老子把道与天、地、人、自然看作一个互相渗透相互关联的统一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道”和人和自然相通,正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要以。因为自然本身就是与“道”与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大自然中无所不在的“道”必须要依托自然和人得以彰显,这就是“山水以形媚道”的理论依据。而北宋郭熙著作的《林泉高致 山水训》中更实际的说道“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何者?观今山川,地占数百里,可游可居之处十无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此之谓不失其本意。”所以在实践山水画创作过程中,画家游历山川,应于目会于心,用笔巧妙地表现出来,“类之成巧”,观画时“目亦同应,心亦俱会”,把圣人之道与山川万趣融合心中,表现在画中,相互印证生发,精神畅快愉悦。我们研究“道”与山水画的关系,便是揭示山水画的精神。

山水画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以当时崇尚老庄哲学的清淡玄学风气的兴起,自东汉末年以来,国家统治阶级的明争暗斗政治比拼的空气日益浓厚,这也为道家思想在艺术上的实践提供了绝好的时机,一部分知识分子怀才不遇产生了厌世情绪,他们发现老庄的“无为自化,清静自正”。他们开始消极避世,归隐山林,追求安逸超脱的生活,沉醉于自然之间,他们从山水中领悟了玄趣,感受到了与道冥合的精神境界。在他们看来,山水的美不在于山水本身,而在于它所体现的“道”。这是一种思想精神的高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问世俗。山水形象大量进入绘画诗歌当中,使之勃然兴起。

隋唐时期的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萌芽时期“人大于山,水不容泛”这种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和突破。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 论画山水树石》中描述魏晋时期的山水画:“魏、晋以降,名迹在人间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魏晋时期中国山水画刚刚起步虽有很多不足,主次失宜,但是图中的山,鸟,林,石表现的却很完整真实。正是在此基础之上,才可能有此后隋唐时期山水画的重大突破与发展。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描画的阳光正好,景色宜人,明媚春色的郊外,人们在堤岸骑马或坐船在水上畅游,画中有虚有实,笔下的物象如同自身心灵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画家的画笔流泻而出,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感情流露,一气呵成,这同样是画家体会“道”的过程,忘却了自我,融化进自己所营造的山水之中。《游春图》画面中有“人马山川,咫尺千里”之感,在作画的技法上,山的描绘用单线勾勒出,加上青绿,山脚处用金色,远处的树勾勒出树干,再画出如鹿角的树枝,全画中树木排列穿插变化,笔动机随,脱腕而出,一如天地灵气所成。

这正是“身”和“灵”的结合,在我们平时的创作中也会无意间有出乎意料的画面效果,突破了我们原先的构思,正是由于身体走在了一切现成性之前,你的意识不再参与作画的过程,而是一种自然的流露,这样的创作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当我们技艺纯熟的时候,再加上生活的阅历和不断提高的思想,以及对人生之“道”的理解,我想这就把中国山水画的精神真正领悟到了吧。正如美学家宗白华所说:“‘道’尤表现于‘艺’,灿烂的‘艺’赋予‘道’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

明代仇英的《桃源仙境图》是典型的青绿山水画,图中描绘了人们想象中的隐居避世胜地,小桥流水,高山耸立,沉静于自然有三两好友吟诗作对,高山流水和知音共赏音乐,生动的描绘了文人理想中的隐居之乐。此图为重彩大青绿山水,仇英深受南宋的赵伯驹兄弟俩工笔山水画风的影响,同时又兼取了刘松年精巧而明丽的用笔、用色。全画以竖幅又高又远章法,分三层叠进,近景为深壑、小桥、流水,桥上有童子捧瓯而过,中景三两人盘坐松树皮龙须壳,青藤盘绕不断,有点滴小紫藤花盘绕树上,画面生动,大气中有细致。视野开阔清旷,境界宏大,疏密对比强烈。所画的无论是高山、泉水、白云、石矾、古木、还是人物、楼阁笔墨均精丽艳逸,骨力峭劲,神采奕奕。图中高山设色浓丽明雅,大气磅礴。好像从画面中就能感受到画家粗中有细,对笔法设色的自信,毫无犹豫,大胆从容,层层递进,错落有致。远景山间厚云排叠,造成了云气迷蒙的幽远宁静的空间,展现出远离世俗、虚幻飘渺的人间仙境,画面给人一种境界超逸,非神仙之属的感觉。画中山水自然环境,高大神圣不可侵犯,人物在整张画中渺小单薄,中国山水画表现人服从自然,敬畏自然,遵循“道。”

古代中国山水画无论是在技法还是画面所传达的思想都是中国画发展的高峰,画家在艺术作品中贯注的思想情感融合天地之气,神灵之魂,具有超越自我的精神品格,这就是中国艺术中强调的抒情写性。

改革开放以来,形形色色的西方艺术,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涌入国门,关于中国山水画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成为国画界的争论焦点。中国山水画家开始不断反思,中国山水画创新的前景在哪里?如何突破古代艺术的顶峰?如何才能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尽管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社会偏离文化传统阻碍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但是如何建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当今社会,中国传统艺术,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的消解现象越来越明显。中国书法,中国画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国民文化艺术意识越来越薄弱。“民族文化危机”迫在眉睫。

在2013年思政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讲清楚”,2016年十八大中提到的“四个自信”都在不断强调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积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可见国际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崛起,中国传统山水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之所以能独树一帜,成为世界两大绘画系统之一,正是因为中国山水画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悠历史文化的积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 雍也》)中国人对自然的山山水水有一种独特的喜爱、思考,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中国幅员辽阔,壮丽河山寄情于山水之间。现代中国山水画中一样有老庄之“道”,这是潜移默化的深入国人心中的,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学习中国山水画,将如今之“道”贯穿画中,寻求中国山水画的不断创新。

“国画之价值甚多且大,尤其对于吾中华民族有密切之关系,与无量之助力。凡属国人俱应爱护之,提倡之,使之发荣滋长,永为吾民族之光辉;凡属中国画家更应研习之,推进之,使之发扬光大,永葆东方绘画之荣誉。”(余剑华《国画研究》)

四川大学)

秦晴,女,汉族,山西长治人,本科。

猜你喜欢
山水画山水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山水间》
年味里的“虎文化”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爱在一湖山水间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谁远谁近?
程灿山水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