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依然强调从严治党

2017-11-25 21:59汪金友
中华魂 2017年2期
关键词:公款河里笼子

文/汪金友

为什么依然强调从严治党

文/汪金友

看了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的人都知道,这次会议一个最大的主题,就是从严治党。会议不仅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而且一再强调,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一直都在强调从严治党,“八项规定”、“整治四风”、“三严三实”、“群众路线教育”、“两学一做”,文件一份接一份,活动一个接一个。看看那一长串关于活动成效的数字,无不是整改了多少问题,处理了多少人等。无论是各地还是全国,都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从严治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当然,这些成果,我们老百姓都是看得见的。比如,很多的地方,都有“老虎”和“苍蝇”被抓被打。想当初,他们可都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在一个市、一个县或一个单位里,一手遮天,说一不二。说提拔谁就提拔谁,说把工程包给谁就包给谁。每一个在他们手下工作或想找他们办事的人,都得低三下四,弯腰曲背。可谁也没有想到,突然有一天,就被带走了,而且是一个接一个。这一切,都得归功于十八大以来的从严治党和强力反腐。

再如,我们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机关干部的作风,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公款吃喝的少了,吃拿卡要的少了,公车私用的少了,公款旅游的几乎没了。几乎所有的干部,都变得“胆小”了。而老百姓的事,则比过去好办了。因为这些年派了很多的“巡视组”和“暗访组”,如果发现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工作作风问题,马上就会严肃查处。老百姓遇到党员干部不负责、不作为、不廉洁、不公平或漠视群众疾苦的行为,只要往上一反映,或者一曝光,就可以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为此,有人可能会问,既然从严治党已经“大功告成”,为什么还要继续治理下去?这个问题,可以从四方面去分析。

其一,腐败的河里,肯定还有很多的“鱼”。这些年,我们用各种捕捞工具,捕到了成千上万条“鱼”,其中仅厅级以上的“大鱼”,就有上千条。县处级以下的“小鱼”,更是不计其数。然而,谁能说得清,在那些腐败的河里,究竟还有多少“鱼”?我们不敢说很多,但也不敢说很少。因为每一条“鱼”,都是非常狡猾的。或许他就潜伏在你的身边,你却不能发现。所以,“捕鱼”的网,还要继续撒下去,而且要撒得更宽、更密。

其二,有一些患病的人,不会那么快就能够“痊愈”。有的是形式主义的病,有的是官僚主义的病,有的是享乐主义的病,有的是奢靡之风的病,还有的是贪污受贿的病。俗话讲,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每一种疾病的根除,都需要一段时间,一个过程。而且有些人已经习惯了在病态下生活,嘴上说改,心里却不愿改,或者明里改,暗里不改。在已经查处的贪腐案件中,也可以发现,其中不少都是在有了“八项规定”以后,依然顶风违纪。

其三,制度的篱笆,还不够牢固。我们总说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但笼子外的权力,仍然不少。有些地方的一把手,高高在上,独断专行,甚至买官卖官,但在他们的周围,却往往鸦雀无声。有些人是不敢说,说了怕报复;也有些人是不愿说,觉得说了也没有用。这次六中全会,既完善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又强化了党内监督机制。而其中的关键,是要落到实处。

其四,从严治党下的管理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创新。虽然绝大多数的党员干部,都非常支持和积极参与从严治党,但在“从严”之后,还是有很多人感觉到不太适应。比如,过去公款接待、用车、外出等都比较宽松,现在控制得很严;过去福利待遇相对优厚,现在变成了真正的清水衙门。为此,有些人不知所措,也有些人牢骚满腹。很多的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为此,我们要把对从严治党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全面从严治党,确实关系人心向背,关系生死存亡,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因为依然存在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等“四大危险”,所以就必须“从严治理”下去。只有彻底医治好这些顽症,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猜你喜欢
公款河里笼子
大象和我
中央执行委员会二十六号训令
——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
最不值钱的是公款
逃出牢笼的袋鼠
为什么鱼在水中能呼吸?
开会的不同版本
河里的小伙伴
河里没有鱼王
替鸭宝宝造房子
哇噢,植树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