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的产生与流变

2017-11-25 02:41王向阳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释迦弥勒白莲

王向阳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民间信仰的产生与流变

王向阳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白莲教原本是净土宗的一支白莲宗,但在其世俗化的过程中,逐渐由弥陀信仰转变为了弥勒信仰。在弥勒信仰成为主流的过程中,“弥勒下生”的思想更是备受推崇,成为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思想武器,并对此后的民间宗教影响巨大。

白莲教;弥勒信仰;民间宗教

1 白莲宗的弥陀信仰

白莲宗最初的信仰主要是净土宗的弥陀信仰。它“以本性弥陀为‘体’,以念佛信愿为‘宗’,以自行化他为‘用’。”东汉末年,僧人安世高翻译《无量寿经》与《大乘方等要慧经》,分别将弥陀信仰和弥勒信仰传入中土。后又经慧远和道安分别提倡,两种思想并驾齐驱。白莲宗的弥陀信仰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弥陀信仰的终极目的。“极乐世界”无比美妙,黄金为地,金、银、琉璃等一应俱足“庄严”,此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而且那里的人们几乎长生不死。第二,人们只需通过念佛便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神不灭论和业有三报之说是弥陀信仰的理论基础。该信仰主张,人的身体由地、火、水、风“四大之体”构成。身体是“神宅”,即使身体消灭也“无害于神”,“神”永存于天地之间,并可托于他体而延续。第三,“三品九级”是弥陀信仰的重要内容。根据对大乘佛教的态度以及“上根”与“下根”、“利根”与“钝根”的区别,往生的行者分为上品三级、中品三级和下品三级。他们往生乐土后,“西方三圣”根据来者的品级以不同的规格接待,并以此确定来者在佛国的地位。

2 弥勒信仰的渗入及演变

“弥勒”,又译为慈氏,以其在因地累劫修慈,故名。东汉末年,西域僧人安世高译《大乘方等要慧经》,弥勒信仰首次传入中土。其后随着翻译的经典越来越多,弥勒思想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关于弥勒信仰主要的经典是“弥勒六经”:《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佛说弥勒下生经》、《佛说弥勒人成佛经》、《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弥勒下生经》和《弥勒下生成佛经》。随着弥勒信仰的进一步传播与发展,弥勒信仰逐渐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为了使弥勒信仰更能够符合中国人的信仰体系,信众们开始对原有弥勒信仰的经典进行部分改造,涌现大量与弥勒信仰有关的伪经。伪经的出现,说明弥勒信仰的兴盛,原有经典已不能满足信众的需求,需要更多的经典来为其弥勒信仰作理论支持和精神依托。

随着伪经的流行,弥勒下生的观念开始在底层群众中流行。在这个时候,白莲宗的弥陀思想开始逐渐转变为更具有白莲教反抗精神的弥勒思想。“弥勒具有两重身份:一是现今还在兜率天宫说法的弥勒菩萨;一是将来下生人间的弥勒佛。与这两种身份相应也有两种胜境:一是上生兜率天的天上胜境;一是下生成佛的人间胜境。”弥勒净土信仰便分为两层:一是弥勒由凡人而修成菩萨果,“上至兜率陀天。”二是,弥勒菩萨从兜率天下生阎浮提世即人间世,于龙华树下得成佛果,三行法会,救度世人。所谓兜率天,即佛教教义中六欲的第四天界,处于夜摩天与乐变天之间,亦是极为庄严、华贵、玄妙的佛国净土。

南北朝、隋唐时期,弥勒信仰在社会底层传播过程中,三佛应劫救世思想逐渐形成并成为弥勒信仰的重要内容。所谓三佛,即燃灯佛(亦称定光佛)、释迦佛和弥勒佛。由于燃灯佛点化释迦菩萨修得佛果、弥勒为释迦的弟子。燃灯佛曾为释迦授记,释迦为弥勒授记,佛佛相传,彰显佛法之承续。因而人们称燃灯佛为过去佛、释迦为现在佛、弥勒为未来佛。兜率天净土信仰视三者为至上神,供奉于庙宇之中,并宣扬三佛分别执掌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分别拯救不同的对象:“世界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佛轮管天盘。

3 由弥陀信仰到弥勒信仰转变到原因

从白莲宗的弥陀信仰到白莲教的弥勒信仰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变,这个转变是必然的。首先,社会底层民众改变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政治需求,是元代白莲教信仰演变的政治根源。相对于弥陀信仰,弥勒信仰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在佛主救度世人的途径和方法上,该信仰宣扬佛主下凡解救世人并接引至兜率天界;而弥陀信仰则认为佛主“住持”于西方极乐国土而无法下生尘世,人们的解脱与得救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修行。因此,生活于苦难之中而又不能自拔的人们更愿意寄希望于能够下凡给予解救的拯救者。第二,在佛主救度的对象上,弥勒信仰以“在家贫男贫女”为其拯救对象,这边为其赢得了广大下层穷苦百姓的支持。第三,兜率天界人人地位平等,共享富足生活。相对于弥陀信仰的“三品九级”思想而言,弥勒信仰具有平等思想和反对等级特权的价值取向。

其次,信仰体系在社会动荡之中的整合,是元代白莲教信仰演变的认识根源。弥勒信仰与弥陀信仰之间除了存在差异性外,还具有相似性,具体表现为:第一,两种信仰统属于佛教净土宗,都以某种净土为指归,使人们在精神世界充满对人生彼岸的向往,构成安慰性的幻觉,暂时麻痹受压迫的普通群众;第二,西方极乐世界与兜率天界都被描绘成庄严富足、美伦绝妙的天界,而且人居其间都能长生久视无烦恼;第三,在宗教礼仪方面,弥勒佛的崇奉者和持弥陀信仰的白莲教徒都以白色为礼佛或讲法时的服饰颜色,白色是两种信仰的标志性颜色。

再次,教团组织形式世俗化是元代以后白莲教信仰演变的又一重要原因。中国的佛教社团由出家僧尼和在家男女居士组成。僧尼本着勘破色空、修身成佛的基本教义,把精力主要用于研习佛法、主持宗教礼仪活动等方面,一般不参与世俗政务(藏传佛教除外)。而茅子元创立白莲宗时,为了最大限度地接纳门徒,规定了白莲道人特殊的传教方式:一方面,白莲道人以传教为职业,不属于在家居士或一般信徒;另一方面,他们又可娶妻生子,叫做“在家出家”。按照教理,白莲道人虽可娶妻生子,但仍应超脱尘俗。但是,由于庵堂产业父传子承,庵堂中为首的白莲道人为了聚财,常常交结权势,成为富甲一方的财主。这些道人背离佛教的“清净”戒律,使净心去欲的教义和忏仪难以传授,白莲宗因此偏离原来的宗旨。

4 流变

正如美国学者欧大年所言,白莲教的特点就是“将虔诚与政治、反叛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民间佛教教派的典型例子。”此后各种带有政治反抗的起义活动,大都打着白莲教的旗号。“弥勒下生”的观念便渗透到几乎每一个民间宗教之中,成为鼓动人民造反的最著名最响亮的口号。

B529

A

1672-5832(2017)10-0290-01

王向阳(1990.11-),男,汉族,河南郑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中央民族大学,研究方向:哲学。

猜你喜欢
释迦弥勒白莲
一部承前启后的剧本——吐火罗文A《弥勒会见记戏剧》的意义
弥勒市关工委联合多部门开展腊月暖冬行动
池上
白莲
用释迦果给生活加点甜
白莲
释迦
《弥勒信仰研究》出版
旧日的时光
弥勒信仰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