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知青纪实文学的发生研究

2017-11-25 08:38丁媛
名作欣赏·下旬刊 2017年11期

丁媛

摘 要:纪实文学在文坛上的兴盛成为知青纪实文学写作的背景和环境,它影响了知青纪实文学的题材和表达方式。知青情结是20世纪90年代知青纪实文学异军突起的心理语境,是支撑知青们朝花夕拾的内在驱动力。图书市场的繁荣,知青队伍中出版人才的出现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为知青纪实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兴起创造了必要条件。

关键词:知青纪实文学 文学语境 知青情结

20世纪90年代,各类知青回忆录、知青纪实文学持续出版,各地举办的知青回顾展亦获得了广泛而热烈的响应,并随之引发了关于知青现象的人文讨论。可以说,这是20世纪90年代中牵涉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写作目的最为一致的文学史上的罕见现象。数以千计的写作者们,来自全国各地,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一种共同经历的诉说、一份相似情感的缅怀。这种表达以书信、日记、报告文学,或回忆录等纪实性体裁呈现,自1990年7月《北大荒风云录》的一售而空开始,至20世纪90年代末仍备受关注,并进入了新世纪的征程。

知青文化在当代的繁荣现象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聚焦了文學界、文化界等领域的目光,引发了学人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讨论。对于这段历史,回忆者们有的深情吟唱,有的悲愤控诉……研究者们也给予这些纪实性书写以“青春无悔”“蹉跎岁月”“劫后辉煌”等不同评价。但无论回忆者是怎样的情感基调,无论学者持有何种观点,知青纪实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知青小说式微的情况下异军突起,并持续发力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现象,其所牵引出的话题的丰富性和影响力已经渗透至经济、文学、文化等诸多话语领域。这一特殊现象的发生绝不是偶然性的,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就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而言,抑或对发声主体内心世界的探寻等视角进行研究,都会发现其可循之印迹。

一、平凡叙事与审美突破:知青纪实文学发生的文学语境

知青回忆录在20世纪90年代持续出版的文学现象离不开当时纪实文学在文坛上的兴盛,后者作为文学背景和文学环境而存在,并引领和影响了知青纪实文学的题材和表达方式,知青纪实文学的异军突起是整个纪实类文学在当时发展状态的微观缩影。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剧和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始于微风化雨的消费主义文化渐渐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之后以波澜壮阔之势建立起对大众日常生活实施控制的文化霸权。市场和利益作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引擎渐渐走进了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娱乐化、功利化的生活态度在金钱和效率的催化下也日趋主流化和潮流化。面对这“千年未有之变局”,文学不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众生,而是收敛起“崇高”与“理想化”的光芒进入“平凡”时代,即更加关注碎屑的日常生活和普通个体的心灵感受。纪实类作品从之前的英雄素描、叙述宏大历史、表达重大而统一的时代精神、追求审美的理想化,转变为关注平凡人生、钩沉被遗忘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感叹当下的感性生活、肯定多元化的生命存在等主题。从这样的文学视角切入,不难发现知青纪实文学亦呈现出与之相一致的“平凡”的特质,即大多数知青回忆录以书信、随笔、白描等方式将过往点滴铺叙出来,力求展演最真实的知青岁月和本能感受。他们当中的真实性充满了原始与自然的味道,氤氲着淡淡的忧伤和柔柔的怀恋,虽不乏沉重的苦难描述,却没有深邃的历史叩问和真正的深度思索,而更多地呈现为个体性的琐屑生活和散淡的生命体验。另外,与之“平凡”主题相一致的是参与者身份的“无名”,即知青纪实文学的作者不限于作家本身,还包括了现今从事各行各业的当年知青,且这些知青中既有所在行业中的佼佼者,也有从事底层工作要面对生活各种纷繁压力的普通人。

同时,进入20世纪90年代,知青小说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式微,而知青回忆录则遍地开花。从文学的角度审视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之前知青作家的文学想象已经无法满足广大知青们的期待视野,他们要以私人化的体验代替宏大叙事,用自我发声的形式弥补之前精英知青文学言说上的不足。

回溯之前的知青文学,无论是甫一诞生时对革命理想和革命豪情的彰显和颂扬,还是第一个十年中对“伤痕”的揭露和家国命运的“反思”,似乎都处于意识形态的束缚之下,包含着其所处时代的文化主题和流行元素,只不过随着历史的渐行渐远,文学中主流文化的声音不似最初那般振聋发聩,但也并未从主导位置上隐退。虽然在这一过程中,文学已渐渐肩负起它在面对生活时本该呈现出的责任与忧患意识,也因此诞生了不少名家著作,但这并未避免民族意象或主流话语对个人存在的日常状态及真实的经验现象的遮蔽。于是,精英知青文学在延续宏大主题的同时,难免忽略不契合主题的私人体验,进而难以书尽广大知青们的情感殊异,同时也表现不出知青存在的“共通性”,这不仅是文学服务于时代的惯性使然,更与知青作家的精英身份书写有关。于是,更多不同阶层的知青们作为读者的期待视野落空。对知青作家们文学想象的不满使他们产生了以私人叙事呈现历史的愿望,进而酝酿了一种身为作者本身所需要具备并亟待满足的写作期待。他们那些“并非虚构的故事拒绝想象和艺术加工,舍弃了慷慨激昂的政治批判和道德判断,淡化了片面的理想化色彩,也不刻意追求深层的文化意蕴,只是直陈式的叙事,直接将日常事实抖搂出来,把往昔生活的原生态和灵魂袒露出来。这些纪实作品以历史的真实和情感的真实展现了一代人曲折跌宕的命运。作者历久弥新的往事回忆和人生体验,分明透示出那个时代的荒谬和知青生活的艰难困苦,但同时,作者们对自己曾经生活过的那片土地和那段岁月流露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深情怀念”。

另外,文学叙事主题的单一性,也令诸多知青们感到没有获得与心灵的契合感。因为无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主流话语的一味依附与颂扬,还是之后的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都在某种程度上与大多数知青存在情感距离,毕竟知青小说在虚构故事的同时也虚构了生活,而虚构生活的结局就是形成读者与文学一定程度上的隔阂。

二、难解的知青情结:知青纪实文学发生的心理语境

在中国,“知青”是一种身份的识别符号,是一段特殊经历的标志性词汇,是一代人的命运缩写,是把一代青年紧紧攒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群体的生命标签。对于当下来说,无论是居庙堂之高抑或是在草根阶层,不管是腰缠万贯还是下岗失业,悬殊的身份差异完全可以被“知青”这一称号暂时泯灭,从而在精神上达到和解。无论历时多久,只要提及“知青”这个称号,只要谈及下乡的地点,聊到那段岁月,他们就能彼此心意相通、相互认可。共同的身份和经历深刻影响着他们的选择和心态,从而形成了所谓的“知青情结”。知青情结是知青纪实文学异军突起的心理语境,是支撑知青们朝花夕拾的内在驱动力。

学者郭小东将这种“知青情结”解释为一种“文化血统”。“知青这个语词,始终是与它所处的时代不可分割的。它在不同的时代里有着不同的含义,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有一点是贯穿始终的,那就是只属于知青一代的独异精神,也许可以叫作知青的文化血统。这种文化血统使他们不管身处何种境遇,他们都有一种面对现实,反叛困境的意志和力量。是残酷艰难的知青经历,赋予知青们的精神质地。不管他们后来的身份发生怎样的变化,其精神不死。”“知青情结”中饱含着的这种战胜苦难、反叛困境的坚强意志和顽强力量的内涵,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洗后,往往给人以悠远回味的价值。因为,无论这种苦难形成的原因如何,也不管曾经面对苦难的态度怎样,只要最终的结局是对苦难的战胜和超越,那么主体精神的力量终将在往事回忆中被绝对化地崇尚,从而形成“精神质量优于物质生活”的价值追求。

正是在这种价值追求的引领下,处于不惑之年的知青们无法接受他们在青春时代所建造的烏托邦式的价值体系,在消费主义文化的裹挟下遭遇的崩塌,无法真正融入诗意与远方日渐远离日常生活的20世纪90年代。“这一代人经历了共和国在向现代化进程中深化改革而充满矛盾、动荡、艰苦的成长日子,在这样的成长中,无情的现实摧毁了这一代人曾经拥有的、知道的、相信的许多东西,这些东西中不少是他们曾经赖以生存并值得骄傲的。”那些“即使再穷再苦,对精神比对物质的追求更为迫切,再艰辛的日子里,也是要读些书”的真诚岁月,那些“赖以生存并值得骄傲”的信仰在当下时代中似乎就这样消隐或被否定。于是,走过知青岁月的人们在备感失落中要以某种“仪式”实现对现实处境的温和反叛。他们“热衷于举办各种大型的知青回顾展,出回忆录、纪念文集,重返知青旧地,举办各种知青演出,而其内容几乎都是以弘扬‘青春无悔为主题”。这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关于时代变革下价值体系结构与解构的思考,也饱含着对改革开放后消失殆尽的理想主义精神光晕的怀恋。而这种由“知青情结”所引发的对生命历程之不可逆性的感叹,又使回忆者形成了某种自赏与自恋的情绪,进而造成知青纪实文学中自省意识的淡漠,这一点也一直为批评界所诟病。

另外,当社会的结构性调整所造成的代际的断裂使诸如“下乡”“知青”此类的词汇仅以虚无的概念形态呈现在下一代人的面前时,当把经验可以代际传承相连的社会体制已经毁灭不存时,“知青情结”令知青们在适应和反抗新的历史境遇下产生了一种历史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

“我们这一代人,对于中国之从前,是有告知下一代的责任的。我们这一代人中你我这样的人,对于中国之从前,尤有以字纸记录的责任。如果我们不尽这一种责任,我们不仅愧对‘我们,亦愧对我们的下一代。他们用回忆的形式,“希望不仅仅是知青老三届而有更多的年轻人,特别是老三届的后代”能够了解他们父辈的经历、痛苦、反思,“不要求为上一代感动,而是能够稍稍叹口气,然后感慨道:‘是的,不是这样的,他们和他们经历的那段历史,值得研究,值得尊重。”当然,回忆本身是有选择的,个人的回忆更不足以代表对整个时代的描述,但选择的记忆毕竟是历史的部分,众多个体的拼凑亦会渐渐支撑起一个年代的特征。不仅如此,知青回忆录这种“悬置”权威的历史记忆,对曾有的集体话语进行现象学式的“加括号”般的不置可否,以文学的手法对事物本身进行原貌般的呈现,最终实现了对一代知青真实生活的实录,这本身也具有非凡的史学意义。相较于知青小说的虚构和想象,知青纪实文学显得比前者多了一份粗粝的真实和简单的鲜活。

三、市场繁荣、网络助力:知青纪实文学发生的平台

图书市场的繁荣,知青队伍中制作及出版人才的出现,还有互联网的普及,QQ、微博以及形形色色的知青网站的相继建立,为知青纪实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持续蓬勃创造了必要条件。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图书出版行业迅速复苏、逐步发展,最终以壮大之势与国际接轨。图书市场的繁荣、出版发行业的蓬勃使知青纪实文学的出版途径有了更多、更优的选择,也为其提供了更加稳定的市场环境。同时,不少知青本身就职于图书发行行业,甚至其中的不少优秀人才经过多年砥砺奋斗已身居高位,他们往往怀着身为知青的相似情怀,对知青题材表现出格外的关注和支持。如肖复兴在其已经一版再版的《老三届》的自序中所说:“要感谢东方出版社的副总编辑王乃庄先生和本书的责任编辑鲁静小姐。他们一位是和我一样同为老三届,一位是老三届的后代。还要感谢封面装帧的吕敬人先生、版式设计的任宗英先生,他们也都是老三届,而且和我同在北大荒插过队。”而知青纪实文学的一些作者除了“知青”和“作家”的身份外,还同时兼有文化部门的行政身份,如贾宏图先生曾任黑龙江省文化厅厅长、黑龙江日报社社长、省作协主席。肖复兴亦担任过《小说选刊》的副总编辑、《人民文学》杂志社的副主编、北京写作协会会长的职位。这为他们撰写纪实文学过程中的采访、编纂等环节提供了便利条件。

此外,当下的互联网为散居在各地的知青们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成为连接学者和知青的纽带,在为知青纪实文学的撰写和出版提供了巨大助力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素材,毕竟对知青一代人的文学记述不仅仅只是回忆式的,还有着对当下的感喟和未来的希冀。据统计,截至2013年,“国内外以‘知青为主题至今仍正常运行的网站有88个。国内主要有:中国知青网、北京知青网、中国知青村网、凤凰网知青频道、上海知青网等。国外主要是华盛顿中国知青协会网、南加州知青中国协会网、休斯敦知青联谊会网、悉尼中国知青协会网。这些网站建站时间都不算太长,大多是近十年创建的。网站经营性质多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网站的受众对象主要是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老知青、对知青问题感兴趣的爱好者和做知青问题研究的学者。网站的建站宗旨相似,一般立足于知青沟通、知青文化建设、知青历史回顾等。

最后,出于拉近感情的需要,当然也有基于推动经济发展的考虑,知青们曾经奉献青春的第二故乡的各级组织会举办各种知青活动,这其中就包括对回忆录的书写和对当下知青生活状态的实录。在这一过程中,天南海北的知青们。他们再度欢聚,昔日的情感再度复苏,其中不乏一些已在社会奋斗中取得部分成就、经济实力较强的知青们会对曾经抛洒青春汗水的第二故乡或困难知青进行投资或帮助,而这些在被采集到知青纪实文本中的同时,也为后知青时代的文学想象提供着新的素材,增添了新的思考。

其实,知青纪实文学从萌芽至20世纪90年代的迸发,再到21世纪的延续,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形式上,这些回忆性书写从由先进事迹的汇编逐渐转变为当年书信的展示或回忆录的出版,而纪实作者的身份也由精英作家扩展到草根阶层,纪实内容从单纯的青春记事延续至运动结束后人生轨迹的追踪,情感基调也从纯粹的英雄崇拜、理想主义的高扬转变为愈发深刻而坦率的理性思索和人性批判。知青文化的延续性及以上这些转变的发生证明知青这一代共和国的同龄人不会随着历史的故去而被后来人遗忘,相反,他们的经历正在被后辈密切关注着,他们的贡献也值得用更为厚重的史家手笔去书写。

参考文献:

[1] 石金焕,谢春河.知青网站的生存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J].黑河学院学报,2013(2).

[2] 杨至今,刘新风.新时期文坛风云录(1978—1998)[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3] 郭小东.中国知青文学史稿[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4] 肖复兴.绝唱老三届[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5] 贾宏图.我们的故事2[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知青纪实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5ZWC01)

作 者:丁 媛,博士,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研究、影视文化研究。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