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女生散打教育对女生健身和防身能力的提高

2017-11-27 02:02李志芳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肢体力量技巧

李志芳



高校女生散打教育对女生健身和防身能力的提高

李志芳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女生散打教育对女生健身和防身能力的提高展开研究。研究认为:把具有搏击性质的散打作为高校女生体育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女生安全自卫能力、体育健身兴趣。针对性地抽取散打中的相关技能动作,对训练女大学生的体能和提高体质具有直接地作用,并能有效培养其在危急时刻灵活运用技能自卫的能力,起到一举两得的良好教学效果。

女大学生;散打教育;健身;防卫能力

把具有“艺术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散打[1],作为高校女生体育教学内容,对培养和提高女生自信心、体能素质、体育兴趣与人身安全防卫能力具有直接地促进作用。从高校体育教学的操作出发,根据女生的体质实际与个人需求,灵活开展实用单项散打技能教学或系统教学,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女大学生散打学习的兴趣和训练积极性。

1 高校女生散打教育促进女生健身的内容选择及其教育方式

选择女大学生喜欢且能完成的散打技能动作,有助于激活其学习积极性和持续性兴趣。

1.1 踢打健身教育

踢、打作为散打项目中最基本的技能动作,能有效地训练女大学生的腿部、脚部、手部与手臂的力量和速度进而训练全身。

从中国武术的视角,对女大学生的“踢”技能教育,应在压腿、劈腿、吊腿,以及滑步、垫步等基本功的基础上,训练其正踢、屈踢、后踢、横踢、侧踢、飞踢与踹的“踢”技巧和能力,尤其在脚靶、沙袋的踢训练中,能训练其腿部的力量、准确度与速度,以此来推动全身力量和速度的训练,提高个人耐力和爆发力等方面的体能。

“打”则以各种拳法的训练为主,以直拳、摆拳、勾拳、刺拳等为载体,通过手靶与沙袋的击打训练,能训练女大学生的手臂力量、腕部力量与手骨的硬度,并对身体整体形成全面带动和训练,切实提升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

1.2 摔拿健身教育

根据远踢、近打、贴身摔的一般规律,摔与拿则需要在贴身的情况下,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才能发挥出反击与制服的作用。对女大学生而言,开展摔、拿训练则需要以腰髋为重心,训练其腰部力量、腹部力量与肩部力量,使其能把各种拿法技巧与摔法技巧灵活结合起来,以培养能一招制胜的健康体能。

从散打的制胜目标出发,摔与拿的健身训练能有效地训练女大学生的腕、肩、腰、腿、脚的体能,及其相互之间的配合能力与支撑能力,尤其在对抗性训练的短时间内,能以单位时间的大负荷训练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挥良好的锻炼效果。

1.3 肢体协调训练健身教育

散打虽然表现为相关肢体的“散”用,但以肢体之间的力量协调、速度协调,甚至肢体之间的角度协调、虚实结合,才能真正达成制胜或蓄势待发的效果。对女大学生开展散打教育,能在中国传统武术的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女大学生体能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使其各个相关肢体与部位得到协调性的训练,推动身体整体或薄弱的肢体部位等,得到全面的、完善性的协调发展。

典型地体现在脚、腿、腰、髋、肩、臂与手等肢体之间的协调,且通过持续的训练达成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柔韧性,以及对抗搏击情况下心肺功能的均衡发展,能在各种情况下实现灵活地肢体配合,支持其转化各种危机,降低损害程度。

2 高校女生散打教育提高防身能力的表现

散打以其独具特色的“格斗技巧及擒拿术”,为在各种危急时刻处在弱势的女生,创设了“以小制大”、“以巧取胜”、“以弱胜强”的可能性,有效地鼓励女生采取“主动防卫手段”以防止各种不法侵害[2]。

2.1 脱困逃跑能力

这是女大学生在危急情况下,所应具备最基本的体能素质和个人能力,即利用或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去化险为夷或安全脱逃,使自己能处在伤害程度较小或相对自由、安全的环境下,为获得帮助或救援赢得时间或机会。例如,利用某种巧妙的力量,去摆脱侵害者的人身控制等,让自己能自由地去开展其他的自救或求救活动等[3]。

通过散打教育,女大学生表现为具有较强的腿部力量、腰部力量,及其相关肢体部位的耐力和爆发力,帮助其在特定的地点与时间长度内,达成成功、安全逃跑的目的。例如女大学生具备一定速度的长跑能力,能快速地摆脱侵害者的追赶等。总之,这是散打教育或训练后,女大学生个人体质发展的基础体现[4]。

2.2 搏击防卫能力

对于掌握一定散打技巧的女大学生,能积极地开展防卫性的对抗搏击行动,是以进攻的方式防卫自己的最佳办法之一。实践中,根据女性整体上体能弱势于男性的事实,女大学生需要在采取某种心理策略的基础上,进而去发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技击效果。例如,在示弱降低侵害者戒备心理的情况下,采取攻击对方眼睛或男方裆部的方式,使其瞬间丧失攻击能力或伤害能力,为自己进一步地采取打击措施赢得机会。

出于防卫的实际需要,女大学生在面对侵害的搏击过程中,可以忽略散打竞技比赛中的规则,对侵害者采取具有不过当伤害程度的打击。如采用肘击、击打对方的后脑等,把个人搏击能力在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技巧支持下,发挥出最大的防卫作用。当然,由于女生体能的制约,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关搏击技能,起到快速地震慑、自救作用,避免持续性的消耗搏击战斗现象。

2.3 反击制服能力

相对前述防身能力,反击并制服侵害者属于最高层次的能力要求。既需要女大学生数量掌握各种散打搏击技巧,也需要具备较好的体能素质,以期在搏击过程中能灵活地运用各种技术,把相对弱势的力量或体能发挥到最大限度。

结合针对女大学生的各种侵害案例,这种制服能力表现为两种:一是短暂性制服。以女生运用相关技巧击打侵害者,使其暂时丧失侵害能力或反击能力,例如击打侵害者男性的裆部、攻击侵害者的眼睛,以及击打后脑使其出现暂时晕厥的情况下,以保护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二是绝对性制服。在女生运用散打技巧和某种强度的力量的击打下,使侵害者以求饶、瘫倒、晕倒等形式表明丧失攻击能力等。在女生的防身实践中,以女生具有较好的体能素质、技击技术素质为要件,使自己在经过散打搏击过程后,以绝对优胜者的优势去控制局面,为等待帮助或司法机关的执法救援创造便利条件。

结语

对高校女生开展散打教育,对其开展安全的社会活动具有直接地支持作用。尤其在各种骚扰事件高发的社会环境下,能最大程度地助力其自我保护,既有效打击各种违法甚至犯罪活动,更能有效保护个人人身安全,为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理想追求,准备强力的身体条件、防卫技能条件与理性的心理素质。

[1] 徐宏魁.散打的文化特征及其技击属性[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2):89-91,101.

[2] 韦东谊.普通高校女子防身术教学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1):128-129.

[3] 李建波.湖北省普通高校自卫防身术选项课开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 2009.

[4] 李会杰.石家庄市民办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开设现状调查与研究[J].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Discussion on the Improvement of Female Students’ Fitness and Self-defense Ability by Free Combat Education

Li Zhifang

By 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this paper studies on the improvement of female students’ fitness and self-defense ability by free combat education. It concludes that adding free combat into the teaching content for college girls’ PE can improve their self-defense ability and body building interests. The targeted selection of related free combat movements could be very effective in training female students’ fitness and improving their body condi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enhance their self-defense ability when in dange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free combat education; fitness; defense ability

李志芳(1968-),男,湖南益阳人,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惠州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Huizhou University, Huizhou 516007, Gaungdong, China.

G852.19

A

1005-0256(2017)06-0092-2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6.041

猜你喜欢
肢体力量技巧
肢体语言
指正要有技巧
麦唛力量 (一)
肢体写作漫谈
提问的技巧
孤独的力量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
怀疑一切的力量
面试六禁忌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