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背景下南方高校体育专业冰雪项目办学路径研究

2017-11-27 04:01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冰球竞技冰雪

王 萍



冬奥背景下南方高校体育专业冰雪项目办学路径研究

王 萍

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成功,国家提出“三亿人上冰雪”的宏伟目标,实施冰雪运动推广普及计划,这对高校发展冰雪项目既是要求,又是机遇。本文以此为背景,探讨南方高校体育学院要从教学内容、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培养模式等方面,调整专业结构,打造冰雪项目特色品牌,实现人才培养的新突破。

冰雪项目;体育专业;南方地区;教学改革;冬奥会

由于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属于热带,没有处于寒带的地区,因此,除东北地区因为纬度较高、森林覆盖广,拉长了冰雪消融时间,冰雪项目开展较好,其他地区的冰雪项目一直是短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几乎接触不到冬奥会的比赛项目,所以冬奥会受到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夏奥会。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体委提出“北冰南移”战略,想让冰雪运动从东北三省普及到全国,旨在全面推广冰雪运动,促进冰雪项目竞技水平的提高,但最终收效甚微。

1 研究背景

2015 年北京-张家口申办冬奥会取得成功后,发展冰雪项目再次提上了议事日程,国家郑重地发出 “三亿人参与冰雪”的号召,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为冰雪项目的蓬勃兴起夯实了基础。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各高校体育专业积极投入到推动冰雪运动项目发展和培养专业冰雪人才的大潮中。南方地区受缚于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冰雪项目开展存在诸多先天不足,特别是广东省,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从北向南分别为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全省年平均气温约为19℃-24℃。虽然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身意识的增强,体育需求呈现多样化发展,参与冰雪项目的热情也有所上涨,但是如何因地制宜,助力冬季运动的兴起,仍是摆在南方高校体育人面前的难题。

2 研究意义

2.1 开设南方特色的冰雪课程是实现“北冰南展”战略的需要

过去冰雪运动因为开展的地域狭窄、人们参与度不够,选材受到极大的限制,一直是我国的竞技体育项目中的短板。札幌亚冬会中国选手的“注册地图”反映了中国冰雪运动的竞技高地仍未走出传统“东北三省”的局面。要实现“北冰南展”战略,推动我国竞技冰雪运动快速进步,扎实的群众基础、良好的参与意识和高涨的参与热情是发展竞技体育的必要前提,培养竞技后备人才、专业师资、社会教育指导员等专业人才则是重要保障,在南方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冰雪课程就显得尤为必要了;而且,冰雪项目的普及也有利于推动全民健身的广泛开展。

2.2 培养冰雪特色的体育专业人才是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截至2016年,我国开设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院校多达280所,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院校超过240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市场也由供方市场转为需方市场,如果培养的毕业生缺乏亮点,就很难从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1]。当前我国适逢冰雪项目方兴未艾之时,南方地区冰雪项目开展晚,基础差,广东省目前暂未有高校设置冰雪运动方面的专业,全省专业教练员不足60名,这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缜密勾勒未来的发展蓝图,构建具有冰雪特色的教学-训练-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冬奥背景下南方高校体育专业打造办学品牌的不二选择。

3 建设路径

南方高校体育学院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冬奥会项目为突破口,力争在冰雪运动特色人才培养上有所突破。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培养模式等方面入手,积极谋划,通过借力“冰雪”打造办学品牌,办出特色,办出精品。

3.1 教学内容

开设多项冰雪必修课,对培养专业冰雪人才将发挥重要作用。轮滑运动作为冰上运动在陆地上的辅助延伸项目,是进入了全运会正式比赛的非奥项目,具有经济方便安全等优点,适合在南方城市推广实施,是广东开展冰雪运动的主推项目。它在基本功等方面与冰上运动、短道速滑项目相通,通过“轮转冰”的无缝对接,既满足了轮滑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愿望,又为速度滑冰培养了后备人才,是实现“北冰南展”的捷径。因此,轮滑运动是南方高校培养冰雪人才的基础项目。陆地冰球是国际冰球联合会管辖下的正式竞技体育项目,技术特点和规则与冰球极为相似,在场地要求上简单经济,非常适合作为冰球运动的替代方式在南方推广。所以,陆地冰球也是实现“三亿人上冰雪”目标、落实“北冰南展”战略的重要途径。速滑、花样滑冰、冰球、冰壶、滑雪等则需在室内真冰冰场和室内滑雪场进行,这些课程的开设犹如锦上添花。

3.2 师资力量

提升专业人才队伍规模和质量,一方面有赖于加大高质量人才引进力度,聘用冰雪运动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获取智力支撑和保障。另一方面,积极选送骨干教师参加专业技能短期交流项目,不断学习和充电,取得各类教练员裁判员资质;同时全面推进与北京体育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等高校的合作,采取联合培养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3.3 教学条件

利用现有场地升级改造,配备专门设施和器材装备,成立陆地冰球训练基地;建设陆地冰球场馆,有条件的高校兴建综合滑冰馆,可进行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冰壶项目的训练比赛。与多家冰雪场地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实现冰雪项目陆续在南方落地生根。

广东全省现有14家室内真冰冰场,拥有冰雪运动俱乐部约8家,在践行“三亿人上冰雪”时,恐无法满足需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应“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设一批冰雪运动场地,促进冰雪运动繁荣发展,形成新的体育消费热点。”[2]因此,吸引更多企业家参与到冰雪项目中来,促进外国冬季良好资源参与我国冰雪运动的经营和管理[3],是冰雪运动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一环。

3.4 培养模式

南方高校一方面应立足自身,同时积极依托当地行业学会协会,围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校企合作共建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冰雪项目本科人才协同培养;另一方面可以和东北地区高校携手,通过建立交换生制度,开展多维度联合培养。

4 结语

随着冬奥会的申办成功,国家实施冰雪运动推广普及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方高校要抓住机遇,从体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培养模式等方面着手,探索实现“北冰南移”战略的路径,培养具有冰雪特色的体育人才。

[1] 王萍,陈伟健.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体育本科人才培养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6):9-10.

[2]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N].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10/20/c_1112891908.htm.2014-10-20.

[3] 王拱彪,龙丽.从历届冬奥会看中国冰雪项目的未来和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15,(5):84-87.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Running Snow and Ice Specialty in Souther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osting the Winter Olympics

Wang Ping

With the successful bidding for the 2022 Winter Olympic Games, Chinese government puts forward the grand goal of “300 million people involved in snow and ice events", and implements snow and ice sports plan, which are both requirement and opportunity for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Based on thes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southern univers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teaching contents, teachers’ level, teaching condition and training model and so on.Universities should adjust major structure and create winter sport brand to achieve new breakthroughs in talents cultivation.

snow and ice sports; physical education; southern China; teaching reform;Winter Olympic Games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项目编号:GDJG20142407)

王萍(1974-),女,湖南祁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体育学系,广东 茂名 525000 Sport Departmen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Maoming 525000, Guangdong, China.

G807.4

A

1005-0256(2017)07-0006-2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7.003

猜你喜欢
冰球竞技冰雪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芬兰冰球战略2018~2022”解读与启示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冰与火的运动——冰球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