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人文精神的价值及途径①

2017-11-27 07:03邱建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3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人文精神体育教师

邱建华

(上饶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江西上饶 334000)

在生活条件变好的基础上,人们的养生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体育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它对提高身体健康、增强体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人文精神实际上是体育运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才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应对体育锻炼。

1 高校体育课堂中的人文精神

1.1 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

了解人文精神能够提升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人文精神的概念实际上就是积极面对社会、他人和自己的一种正确人生态度,人文性也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特征,作为人类个体,要想获得自身价值,就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精神,所以,不管是体育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需要重视其人文性的特点。而高校体育的教学活动也要时刻向学生阐释人文性的重要意义,体育课堂中人文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向学生讲述体育知识,包括生理、心理、体育运动等,使学生在听完课之后能够形成健康的体育观念;二是除了讲述体育知识外,体育教师也应当在讲课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及时引导,帮助他们成为具有乐观心态、珍惜生命又关爱他人等优秀思想品质的高校学子。

1.2 人文精神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人文精神教学法概念的提出旨在帮助学生解决难以面对的心灵问题,因此,在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时候一定不能采取常规的上课方式,要以充满哲学性和智慧性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而这种教学方式也不会受到时间和学科的限制,因为无论是哪种学科,都可以使用人文精神教学法来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交给别人完成,所属学科教师构建起属于自身教学特点的人文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这种思想性的传播事实上是无法取代的。人文精神教学在很多年之前就已经纳入到义务教育的教学任务当中了,但是研究表明,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关注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只把学科知识和技能教授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思考方式和对思想性格的培养,不管教师的专业素养多么优秀,学生还是没有足够多的激情来面对课堂,这种僵硬的上课方式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其实,国内教育研究学者已经重视到了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而大部分高校也在慢慢尝试改革措施,要想摆脱传统教育的桎梏,进而为人才市场提供既有过硬知识储备,又有良好品质的全能型人才。但由于改革条件有限,大多数普通高校仍旧沉溺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课方式单一死板,采取强制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被迫学习专业知识,这种教育观念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并疏于关注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教学目标也从启发学生变成了熟记考纲,进而造成教学质量低下、教学成果通常不尽如人意的严重后果。

体育课堂也是一样,很多体育教师只是告诉学生体育知识和运用技巧,师生之间没有互动对话的过程,某些教师甚至会一言不合就让学生进行剧烈运动,比如:命令学生进行长距离的跑步,学生不能适应突然的高强度训练,除了会对教师产生不满情绪之外,也会影响到他们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所以,体育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的时候,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尽量让他们多进行强度小,但是充满趣味性的运动;此外,也需要对训练强度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逐渐适应教师的节奏,不可以操之过急。

2 高校体育融入人文精神的途径

2.1 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以来,教师由教学的主导者逐渐变成了学习的引导者,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有所削弱。与此刚好相反的是,教师在课堂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与之前单一讲解方式不同,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会带来更多的问题,使教师在应对学生问答的过程中会感到非常吃力;而他们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的人格魅力会对学生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要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只重视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讲解,而忽视学生人文情感和思维方式的熏陶,久而久之,会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所以,在讲课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师应当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校也应该花更多时间投入到教师团队专业素质的培养,学校管理者往往在挑选体育教师的时候都会放宽诸多条件,但教师团队具备一定的教师素质,是人文精神教育达成目标的重要步骤。另外,体育教师也可以把上课当作是和学生一起进步的过程,以严谨的态度讲课和监督学生运动,引导学生回答教学问题,在课堂中激励学生学习,增加他们在课堂中回答问题的次数,鼓励他们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辩证看待问题、坚持真理、互相勉励的健康学习观念。

2.2 增加体育精神类教育项目

说到体育项目就离不开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是体育竞技项目之所以在数百年以来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现阶段,体育竞技项目几乎随处可见,而在这些项目进行的过程中,竞技体育本身,就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体育精神,并在这样的竞技项目中逐渐传播,在不同的体育比赛中,尤其是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似乎随处可见关于体育精神的标语,那么是不是在平常的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就可以被忘记呢?不是这样的,教师向学生普及体育知识的时候,最好也能对体育精神进行简单的介绍,帮助学生在学习到体育的知识技能之后,也能对体育精神有大致了解,这实际上也是人文精神教学的主要内容,高校学生在学习过体育竞精神之后,也会对体育课程更加热情。

2.3 及时更新体育课教学观念

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是正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就要遵循“以人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观念,体育教师在教学互动中,应当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学活动的完成,创建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一套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讲述完课堂内容之后,也应当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内容予以更多重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和思想价值,让他们朝着更加蓬勃积极的方向发展,让高校大学生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能够快速适应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3 结语

要想将人文精神更好地融入进高校体育教学中,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在教学形势飞速变化的今天,教师只有结合自身的教学优势和教育习惯,关心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和身心特点,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完善、人文精神教学的达成;此外,体育教师还应当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把培育学生人文精神也当作一项教学任务,进而为学生营造出具有浓郁人文性特征的体育课堂。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人文精神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