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教学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运用①

2017-11-27 07:03康华智张新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3期
关键词:乒乓球分层素质教育

康华智 张新

(扬州大学 江苏扬州 225000)

高校教学改革已经逐步偏向于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发展,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出台,各大高校对体育课的设置和体育教学大纲的调整都做了大量工作,切实增加了高校体育教学实际实施的可行性,各高校根据本校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开展了乒乓球、武术、网球、健美操等体育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体育偏好选择相应的体育选修课。

但与此同时选修课程的学生体育水平与运动能力的层次不齐,主要表现在身体形态、素质、机能、技能和心理能力以及对体育的认识和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较大,而高校在体育选修课的教学中,仍然按照按班级全体授课的模式开展,这无疑没有按照素质教育中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发展,也没有从体育课程这一特定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素质、体质差异来制定教学目的和方法。因此给高校体育课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打消了教师与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甚至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高校对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

层次教学法是教师对学生初步了解后根据个体差异利用区别对待原则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符合自己身心特点的发展,这是因材施教的现代化素质教学的体现,也是实现学生素质教学的有效途径。根据教学对象不同的接受能力、身体形态和心理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预计相对应的教学成果,在一段时间内给予相应的单独辅导与检测。这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亲密度,也能保证教学的公平公正,每个学生在各自的起跑线上出发,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性和体育教学的开放创新性,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了体育教学目标,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性,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上的双赢。

1 乒乓球单项技术教学的静态分层

在乒乓球的单项技术教学中,分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一阶段,课前教师是独自备课,为了实现良好的层次教学效果,必须要把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在这一阶段划分出来,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贴切地了解学生乒乓球水平与对乒乓球的了解、爱好等,熟悉教学要求、重难点和预计达到的教学成效,这是一种最基本的静态分层,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随着课程的进行自我动态变化较小。

在握拍手法、正手发球、接发球、正手推球等单项技术的教学方面,教师统一详细讲解动作后,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分批带着能基本掌握的学生独自练习,教师仅需对他们的动作加以辅助提示;而没有基础的学生,教师给予一对一的专业指导,在技术动作的衔接性和基本动作的发力点方面多下工夫,使得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能较好地掌握单项基本技术。这一阶段的分层教学,它不用直接在课堂中表现出来,作为一种隐形因素融合在教学之中,存在于教师备课中。

教师课前备课基于学生乒乓球水平层次情况,制定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在一节乒乓球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方案,通过层次学习达到所预计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的短缺方面能够通过层次教学有所提升,这样使得学生事半功倍,提升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愉悦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教学能力。

2 乒乓球组合技术教学的动态分层

在乒乓球组合技术教学实施阶段,层级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在持续的课程学习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身心素质、喜好偏向都会随着课程量的增加而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变化,这时教师要善于把握这细微的变化并加以发掘、利用,这不仅可以让原本水平层次一般的学生有大幅度的提升;更有甚者可以让原本水平层次较高的学生有质的跃进。

原有基础上的单项技术正手攻球可依据学生现有水平和练习情况,将步法教学加入其中,整个台面左右喂球,增加学生攻球技术动作难度的同时给予了学生单项技术质的提升。左推右攻练习不仅可以使得学生更加娴熟地掌握这两项单项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在练习中还可以对掌握不熟练的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的指点、纠正,这时层次教学的优势即刻体现出来了。对于技术水平较高学生可增加正反手的两点练习和搓球的教学,增加乒乓球教学的趣味性。

这阶段的分层不是教师的主观性的划分,而是学生根据自身表现的选择,一种自主性的融入乒乓球教学中,这使得乒乓球教学更有别于其他科目,达到教师主导,学生自主的素质教育。当然教师也不能完全放弃对学生的控制,现有水平“超越”原层次现象出现的同时,现有水平“低于”原层次的学生也会出现,这时原本的层次划分也许已经丧失了合理性,因此需要根据学生不断动态的发展水平进行新的层次定位,这样才能保证层次划分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与自我调节能力,优化个体差异,整合群体差异。

3 乒乓球培养意识教学的互动分层

乒乓球意识指的是特定乒乓球运动员在球场上一种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的自我心理活动。在任课中,将乒乓球意识的培养作为对学生“个性化”素质教学培养方案的实施是有非常突出效果的,这个阶段,学生层次的个性更为突出,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运用所学技能时更能体现能动性,在竞技体育中将乒乓球意识转化为乒乓球战术可以被称为乒乓球运动的灵魂。

在此阶段的教学中,层次的偏向性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根据学生之前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爱好给学生定位,对他们所擅长的方面进行“拔高”层次的引导,指出他们的弱势与不足,这时的层次划分不仅仅是群体的层次划分,而是单个个体的纵向比较和划分,这样才能让学生知晓优劣,取长补短,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来实现“以人为本,人人成功”的素质教育目标。

4 结论

(1)在乒乓球教学中实施层次教学法有利于提升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对学习乒乓球的积极性,将基础各不相同的学生按照各自特点培养,有利于学生在乒乓球运动上的长远发展。

(2)学生通过层次教学,更能激发自身的好胜心,更易于将高校中的被动授课转换为主动学习、思考、进步。

(3)在层次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得到较大限度的发挥,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在体育方面的求知欲也能充分得到释放,有利于素质教育中的学生全面发展。

(4)教师在乒乓球课中可通过层次性教学控制学生运动量的多少,能有效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最大限度提升学生身体机能水平,也能够将部分存在身体不适应的学生及时调整,确保教学安全。

(5)教师在层次教学中能根据学生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与学生建立感情,有利于激发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引导也显得更加合理、科学。

(6)教师利用层次教学,将学生通过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状态等因素划分,可以减少教师重复教学,避免教师不准确的判断,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教学水平,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良好的师生感情会很大限度地提升教师教学成就感与幸福感。

(7)层次教学符合终身体育思想,在教学中易于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创造良好的竞技环境能使学生更加顺理成章地培养体育运动意识与习惯,达到终身体育的素质教育目的。

猜你喜欢
乒乓球分层素质教育
乒乓球悬浮术
素质教育视域下超硬材料制造教学探索与实践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雨林的分层
乒乓球与大铁球
迷你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