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密度适宜强度体育课教学设计探讨①
——以范芳明执教水平三、五年级《乒乓球》一课为例

2017-11-27 07:03徐伟伟丁元江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3期
关键词:乒乓球教学内容技能

徐伟伟 丁元江

(1.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 江苏扬州 225009;2.扬州市邗江区运西中学 江苏扬州 225128)

2017年6月20日,范芳明老师在“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基地校实验工作研讨会活动中开设了《乒乓球》公开课。课中,刘晋教授对运动密度和强度等指标进行测量,学生的平均心率是165次/min,最大心率是196次/min,卡路里消耗是448。心率曲线除了在准备活动之后的拉伸环节有所下降,其他都能达到140~150次/min,体能练习间隔4~5s,高峰出现在10min体能练习阶段,学生的表现是没有特别累,呼吸没有急促现象。所以,范芳明老师的教学设计符合季浏教授提出的大密度适宜强度的体育课。下面笔者结合范芳明老师的《乒乓球》课浅谈大密度适宜强度体育课的教学设计。

1 学习目标设计

大密度适宜强度体育课是基于季浏教授《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思考与构建》而提出的。“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是在整体教育论、情意教育论、经验教育论、体能教育论、运动教育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课程模式,是基于解决学生身心健康现实问题和《课程标准》的具体落实而思考和建构的[1]。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注重单元学习目标和课时学习目标的设计,单元目标统领课时目标,课时目标是单元目标的细化。在单元设计中要将单元学习目标具体化为每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具体明确、难度适宜,并具有可操作性,使学习目标不仅仅成为教师心目中的目标,更应该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和发展方向。

范芳明老师从运动能力、体育品德、健康行为三个方面设计学习目标,旨在让学生通过一个单元的系统学习能基本掌握乒乓球运动技术。运动能力:强调让学生相对熟练地完成定点击球,能够进行移动击球,并能够在比赛中分析出自己所学技术水平的应用状况。知识技能目标讲的相当具体,通过课堂表现可以看出90%以上学生能达成这个目标。品德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模仿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协作配合的意识以及善于进取的体育精神,在运动中做到爱护器材,在比赛中尊重对手遵守规则。课中,学生拿自制的器材进行练习,用完之后能自觉放到球台下面;小桶装球用好了之后放回原位,并没有随便乱摔;在比赛中尊重对手,让学生在交换练习的时候握手等行为在课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健康行为:运动和比赛中控制情绪,做到严肃认真,激动兴奋,排除干扰适应不同环境和不同对手。在课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比如从一个乒乓球台换到另外一个乒乓球台就是适应不同环境和不同对手的体现;赢了向上走,输了向下走,换不同的对手,让学生有挫折感和荣誉感。

2 选择和设计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载体。在践行《课程标准》“目标引领内容”的教育理念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要基于运动项目的特性;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运动兴趣与需求;要重视学生的健康教育。值得提出的是:(1)教师要注重挖掘运动项目的教育内涵,对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项目特点和趣味性进行分析,选择教材的目的性要有新的突破;(2)教师要根据学校特点和学生已有知识技能基础,选择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2]。范芳明老师针对乒乓球课的设计也是从学生角度出发,兼顾教学内容价值和学生运动技能基础。因此,只有切实做好每一节课的分析、设计、实施、落实、反馈、反思、改进,才能真正实现目标引领教学内容,成就课堂、积淀课堂,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3 选择与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如果教学方法不合适,就会事倍功半,影响教学效果。本节课范芳明老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同时,灵活触动教材的内容,因为本节课是整个学习单元的第八次课,实际上是对前面八次课的一个总的复习、巩固和加强。在知识点的把握上,全面到位。从准备活动跑步开始就是围绕着乒乓球这个项目,围绕乒乓球桌台进行练习,整个练习活动让学生感觉非常清晰、非常合理,也符合乒乓球项目的特征。在教学环节设计上,环环相扣。用时间30s、90s、1min不断地让学生去练习去挑战自己是多少次,并让学生大声的说出来,给老师回应,学生在练习中兴趣高涨,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在教学手段运用上,丰富多彩。从准备部分的绕球台跑、滑步跑,然后是熟悉球性,颠球、隔半台空中对颠、半台对打、隔网1/2台反手直线、斜线推挡、双打形式的反手推挡练习、4人反手推挡旋转接力、用引球器辅助练习、教学比赛,对整个教材的教学,流程清晰、方法灵活多样。10min体能练习能根据项目特点,进行撑台俯卧撑、马步背靠球台转体练习、脚步频率练习、左右移动摸桌角练习和收腹跳练习。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对乒乓球项目的意识,让体能练习变成学生喜闻乐见、快乐有趣的,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凸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组织上能够运用恰当的情境、问题、条件等要素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通过一节课、一个单元的系统学习以后,要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其目的是:(1)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看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为制定下一步教学计划做好准备。(2)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以便改进教学。(3)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能力、水平和个性的机会,鼓励学生进步和发展。(4)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机会。范芳明老师在教学评价的设计上从运动技能、体育品德、健康行为出发,在评价内容的选择上基于体能、知识和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等方面综合评价,通过评价检测学习成果,不断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养成。通过评价保证课时学习目标的有效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综上所述,体育课堂教学要达到适宜的运动负荷,除了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面进行系统的构思外,还必须时刻谨记季浏教授所提出的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三个关键要点:第一是运动负荷,每节课的运动密度应在75%左右,运动强度应在140~160次/min;第二是体能练习,应保证每节课要有10min左右的体能练习,方法手段应该多样化、趣味性,并注重体能的补偿性和协调发展;第三是运动技能,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应该以活动和比赛为主,每节课运动技能学习时间应保证在20min左右,精讲多练,让学生在运动中掌握运动技能[3]。相信,通过全体体育教师在切实落实运动负荷、体能、技能的基础上,一定可以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乒乓球教学内容技能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乒乓球悬浮术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乒乓球与大铁球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迷你乒乓球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