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可行性研究①

2017-11-27 07:03战迅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3期
关键词:训练课培训大学生

战迅

(青岛大学体教部 山东青岛 266071)

1 高校大学生目前非智力因素现状

1.1 意志薄弱,缺少自我挑战的精神

学生从中学走入大学,由被动的集体管理的方式转化为自主管理,许多学生在学习上找不到目标;生活上失去了父母的贴心照顾弄得一团糟;在人际关系方面,不懂得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交际圈很窄;当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很容易自暴自弃,缺乏坚忍不拔的精神。而高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重视程度还不够,没有这方面的体验式课程。

1.2 缺乏团队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已经逐渐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但作为培养人才主力的高校在大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上做得还不够,因此他们普遍缺乏团队意识。再加上独生子女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的主体,已经习惯了自我为中心。他们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更多的是个人行动,有集体活动也不积极参加,失去了提高团队意识的锻炼机会,这样就更加剧了团队意识的缺乏。

1.3 责任、沟通和创新不足

因学生没有财源的压力,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因此普遍责任感较差。同时,以理论教授为重心的教育体制,使学生的沟通、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导致他们这方面表现不足。

2 拓展训练及其内容和功能

2.1 拓展训练的定义

拓展训练,又称体验式培训(Outwardbound)。其实就是一种体验式教学,它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使学员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得感悟,然后队员们互相交流自己的感悟,最后培训老师把队员们总结出的精华提升到理论从面,从而提高各种非智力因素的能力。

2.2 拓展训练的课程

拓展培训主要由场地、水上和野外3类课程组成,在训练中的大部分项目都是围绕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和熔炼团队而设计的。

2.3 拓展训练的功能

(1)培养团队协作意识。让参与者体会到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只有发挥团队1+1>2的力量,才能完成个人不能完

成的任务。(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活动过程中,让参与者明白面对困难、挫折和恐惧,保持平和的心态、充分信任自己、勇敢面对、战胜自我是成功的关键。(3)培养良好的沟通和社交能力。团队项目中需要与大家进行沟通,每个人说出自己的建议,经过充分的讨论,最终团队达成一致意见完成任务。(4)培养创新精神。只有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大胆想象,勇敢地去尝试才能圆满完成任务。(5)培养信任感和包容心。拓展训练很多项目让你懂得相信自己和信任同伴是成功的基础,要包容别人的失误,多鼓励少指责。(6)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阴晴圆缺多惆怅,拓展训练就要培养出心态像太阳的队员。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

3 高校四年级开设拓展训练课的原因

(1)拓展训练能弥补高校大学生意志薄弱,缺少自我挑战的精神、团队意识及责任、沟通和创新方面的不足,为社会输送更合格的人才。

(2)在身体素质方面,拓展训练对身体素质的提高没有太大的作用,但能让学员们感受到身体的重要性,获得一种参加体育锻炼的急迫感和欲望。因此,在大学一、二年级用挤占普通体育课的时间来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而在大学四年级开展却没有这方面的冲突。

(3)在时间方面,高校一、二年级有大量的基础课,三年级专业课任务很重,要在体育课外抽出时间开展拓展训练课非常困难。四年级情况却不同,学校考虑实习、毕业论文等原因,课程安排比较轻松,非常容易抽出时间来开展拓展训练。

(4)客观条件限制。近几年高校扩招迅猛,在校学生激增。因学校师资及硬件设施有限,不可能对本科、硕士和博士学生全面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相比较而言,四年级学生参加培训后,可毕业直接与社会衔接在职场中应用,不会因时间长产生遗忘而使培训效果降低。所以,在高校学生中,四年级开设拓展训练课程最合时宜。

4 目前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可行性

(1)师资。在拓展培训中,培训老师的引导讲解将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决定拓展训练课的最终效果与质量。最早的拓展训练培训师约1/3是大学体育教师,在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他们有能力担当课程设计、场地器材选择和建设、组织流程设计等重任。在他们的带领下,在现有教师队伍中选拔那些学习能力强、沟通能力强、观察力强、责任心强的教师参加专业的安全技术培训、项目的监控培训和理论知识学习,能打造一个合格的高校拓展训练师资队伍。

(2)硬件设施。拓展训练不需要标准的田径场,像背摔、电网、雷阵等项目只有一片空地就可以开展。目前,各高校的校园都建设得很优美,池塘、树林、草地等一应俱全,还有大量的硬化空地,完全可以利用这些自然环境开设相应的训练课程。

(3)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拓展训练是个综合性很强、很特殊的教育,内容涉及到高校的体育教育、心理教育、就业前教育等方面,必须有一个综合性的机构予以科学管理。而现行高校的管理机构中,其中一个部门根本无法胜任这一工作,因此,要开设拓展训练课必先解决管理机构这一难题。学校可出资,由体教部、心理学教研室和学生处可共同组建毕业生拓展训练教研室,负责四年级大学生的拓展训练必修课教学,每个学生必须参加为期一周的拓展训练课程,计入学分。

(4)国内外的经验为学校开展拓展训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国际上开展拓展训练已有很长的历史,而且在美国的体育课程就有一些与拓展训练相似的项目。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这种先进的培训方式。到目前为止,在一些大中城市相继成立了拓展训练机构,参加培训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北京大学建有专门的拓展基地,并于2002年将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体育课程之一在全校大学生中开展,还成功举办了拓展训练运动会,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关注。还有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这些都为学校引进、开展拓展训练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非常适合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能力。大部分高校从师资、教学、学生需求、场地器材等方面已具备在四年级开展拓展训练的条件。

5.2 建议

(1)高校领导层能更重视学生的培养和社会的需求之间的问题,了解拓展训练这种课程,把它尽早引入到大学四年级的教学中来。(2)拓展训练项目不少带有危险性,应在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加强监管,建立有效的安全保障机制。只有这样,拓展训练才能在高校持续、健康发展下去。(3)作为新兴教学模式,老师学生在实践中还要结合实际不断开发新项目,来满足同学们的需求。(4)加大对学生有关拓展训练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宣传力度。

猜你喜欢
训练课培训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单节幼儿跆拳道训练课教学方法研究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被偷听的训练课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训练课时间负荷量理想模式的建立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