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田径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①

2017-11-27 11:21李锦辉栾鹏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8期
关键词:肌群田径训练方法

李锦辉 栾鹏

(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小学部 山东淄博 255425)

浅析小学田径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①

李锦辉 栾鹏

(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小学部 山东淄博 255425)

核心力量训练已经在国内许多项目上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运动成绩。核心力量训练已经成为国内外最科学的训练方法之一,小学业余田径运动员训练方法还存在训练方法单一、针对性差、训练科学性差、训练形式枯燥等问题,所以,核心力量训练普及到小学十分迫切。该文就核心力量训练的优点以及小学生训练的特点做了分析,并对核心力量对小学田径运动员起到的作用做了简单的总结,给教练员的训练提出了简单合理化的建议。

小学 田径 核心力量

小学阶段是人体速度、灵敏、柔韧、力量(快速力量)发展的关键期也是良好的训练习惯、身体姿态建立的关键期,小学阶段的科学化训练程度、训练效果会直接关系到运动员以后的训练水平。体能是决定田径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核心因素,目前体能训练已经成为运动训练理论的核心问题,因为体能是一切运动的基础。而在体能训练中,发展运动员的核心稳定力量成为国内外体能专家和教练员的研究热点,小学业余田径训练一直存在训练方法简单不够精细化、训练方法普遍不具有针对性等问题,而且小学业余田径训练还存在训练器材很匮乏、场地缺少等一系列问题,核心力量训练需要的场地小、训练器械简单、训练的针对性强[1-2]。小学田径运动员刚开始接触田径运动,教练员应该打好基础,为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核心力量训练比传统的力量训练更全面,是更深层次的力量训练,为运动员的一切发展提供可能性。

核心力量训练是国内外流行且科学的科学训练方法,现在在学校业余训练队普及程度还不是很高,但是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金字塔的基础部分,只有基础力量强大,金字塔的塔尖才会越高,所以,核心力量训练全面普及势在必行。通过对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以及针对小学田径运动员的训练现状,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对小学田径运动员的作用,以期为小学田径运动员的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1 小学业余田径运动员的训练现状

1.1 教练员现状

小学业余田径训练队教练员基本上都是由体育老师来担任,体育老师教学任务繁重,在训练上精力就会受到限制,所以,在指定训练计划、训练任务时就会出现随意性,学校里繁杂的教学事务很多,训练难免会受客观因素影响,教练员训练基本上是通过传统的力量训练来达到训练效果,传统的力量训练方法有俯卧撑、仰卧起坐、蹲起、蛙跳等一些简单的力量训练方法,运动员的训练成绩基本上是靠运动员的天赋和高强度的负荷来达到训练效果,运动员的潜力并没有完全被激发出来。教练员对训练方法的研究较少,训练基本上就是根据自己的训练经验和书本上的知识,并不能紧跟训练的科学前沿。

教练员训练存在科学性、系统性较差、训练的针对性差、教练员对运动训练的认识不够深刻等一系列问题。

1.2 运动员现状

小学田径运动员具有年龄小、自制力差、训练的随意性等特点,所以,训练时教练员必须全程监督已达到训练的效果和保证训练的安全性。

小学田径运动员训练中存在以下问题。

(1)身体的协调性差(四肢与整个身体配合不协调)。

(2)力量发展的不平衡。

(3)训练结束后的恢复放松不重视。

(4)教练员要不但要关注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还要关注到运动员的学习状况还有家庭状况工作任务繁重。

(5)训练手段的简单化单一性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兴趣和积极性。

(6)训练方法的科学针对性较差。

(7)训练中、比赛中容易受伤,给运动员造成心理负担。

(8)一名教练员负责田径所有项目。

(9)训练时间的不可控性。

(10)家长对体育的理解有偏差导致运动员的思想不够坚定。

2 核心力量训练对小学田径运动员的作用

2.1 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

身体核心部位的能力可以影响到身体四肢协调运动的能力,更可以控制身体姿势的正确与否,对于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坐立行姿态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2 增强机体的控制力

核心力量训练会增强小学生对于自身机体的控制能力,减少运动中的损伤,加强了运动员在运动中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

2.3 能量利用效率最优化

核心肌群被视为身体的力量源泉,当肢体发力时,核心肌群所蓄积的能量从身体中心向运动的每一个环节传导,核心部位拥有的肌群最大,产能和储能也最多,田径运动员在跑动蹬地过程中,看似是脚与地面相互作用,但实质却是来自于核心肌群的发力,并向下肢形成有效的动量传递,高效的能量传递对于促进运动员成绩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

2.4 肢体配合的更加协调

核心力量的强大可以更好地控制肢体进行协调的技术动作,运动员由直道进入弯道时可以更好地控制身体重心,保证正确的技术动作,核心肌群不但是使身体姿势产生变化的原动机,而更深层的小肌群也担当了稳定动作的重要角色,二者共同参与、协调配合,使得运动员跑的技术动作准确到位、跑动协调,有利于更好的成绩取得。

2.5 预防运动损伤

在基层运动训练中,有一些教练员往往过于重视大肌群的练习,从而忽视了深层小肌肉群的练习,然而深层小肌肉群的稳定功能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保护作用,这样可以较好地预防了急性损伤的发生,潜在的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会大大降低[4-7]。

3 小学田径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建议

(1)不要片面地追求单一的力量训练,没有哪一种力量训练是万能的,要正确认识各种力量训练的关系,结合小学生的身体特点、田径各个项目本身的特点有选择性地进行力量训练。

(2)小学的田径教练员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简单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来训练,避免矫枉过正式的训练,避免因难度大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训练原则。

(3)教师制定详细的学期计划、课时计划、教案有针对性地在小学的体育课堂上进行简单的身体功能性训练,对于维持小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张晨光.浅析短跑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J].赤峰学院学报,2012,28(3):44-46.

[2]冯冰,危智良.核心力量训练研究进展评述[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8):125-127.

[3]刘斌,徐坚.核心力量训练的应用与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36(4):174-177.

[4]李春雷,夏吉祥.田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4):108-112.

[5]李洪玉,李宏昌.短跑运动核心力量的作用与训练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2011,12(5):614-617.

[6]朱玉龙.短跑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1.

[7]郑钦凯.初探核心稳定性和核心力量及其作用[J].科技信息,2009(9):472-484.

G808

A

2095-2813(2017)06(c)-004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8.047

李锦辉(1987,11—),男,汉,山东潍坊人,研究生,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肌群田径训练方法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锻炼核心肌群 这四种方式可以事半功倍
计数:田径小能手
单板U型场地滑雪关键技术动作及训练方法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
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理论剖析武术套路中的跳跃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