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①

2017-11-27 11:21唐太文谭成清颜星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8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改革农村

唐太文谭成清*颜星

(1.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6;2.娄底杉山中学 湖南娄底 417000)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①

唐太文1谭成清1*颜星2

(1.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6;2.娄底杉山中学 湖南娄底 417000)

农村中小学一直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而体育教学在农村地区更是不受重视。在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历史契机下,提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应该构建以“立德树人,强身育心”为指导思想,以“优化课堂教学,重视课外活动”为手段,以“教育扶贫”为保障的三位一体的改革路径,为我国体育教学在农村地区的改革提供借鉴。

全面深化改革 农村地区体育教学 路径研究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释放深入改革的信息,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表决,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以“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科学化、系统化”的总目标[1]。《决定》的出台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号角,迈向了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向中国伟大复兴落下坚定的步伐。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就是对《决定》中提出的“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深化和解读,《意见》的提出为更好更快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提供保障。这些重大举措的颁布对深化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体育教学不仅仅是把它当成一门课程,更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

1 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从1999年6月开始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到2013年《决定》的出台,以“推进素质教育,造就“四有”青年全面发展的学生教育改革已经快二十年了。二十多年来的教育改革,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显著的提升。然而,城乡二元结构不均衡发展模式,导致农村中小学现代化改革缓慢,主要原因是分配有失公允、学校办学条件差,学校管理缺位,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素质普遍不高,严重影响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在体育教学上,现代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更是开展困难,主要原因是农村家长对体育认识不够,校领导不够重视,体育场地及器材的贫乏,体育教师的流失,体育教学模式单一。面对国家不断深化改革,现代化建设平稳持续推进,加快体育教学深化改革,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构建良好的心理机制已刻不容缓。

2 全面深化改革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2.1 立德树人、强身育心

教育是塑造健全人格的根本途径。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是品德还是智慧都不能自由的发展,只有真心实意的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2]”《决定》中也提出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类别中特殊的存在,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形成完整人格方面有着特殊功效。体育的本质应该是“强身育心”,然而,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过分重视体育的单一方面,将体育教学理解为增强学生体质,而忽视体育对学生身心的多重功效。杨文轩曾说:新常态下的首要问题就是价值判断问题[3]。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首要问题也是体育价值的判断问题。因此实际运作中,应该加强学校领导、班主任、体育教师、家长、学生五个方面对体育价值的认识,形成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五位一体”。使学校领导树立正确的体育管理价值观,使班主任树立正确的体育功效价值观,使体育老师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价值观,使家长树立正确的体育功能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价值观。

2.2 优化课堂教学,重视课外活动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在加深人们对体育价值观认识基础上,注重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是当下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在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中提出:教学效果和教学时间的比列是衡量教学过程是否“最优”化的标准[4]。蔡宝来指出:有效教学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重点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5]。因此,可以从“保证效果、增强效益、提高效率”三方面来优化课堂教学。“保证效果”主要是教学目标的达程度,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就是保证教学效果。从“身体效益”看,体育锻炼能够塑造形体、增强体质、提高人的各项身体生理指标,但在心理效益方面,体育课缺乏应有的德育教导,忽视了寓德于体。从“提高效率”上看,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落后,体育器材缺乏,体育场地狭小,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因此,在实际运用中更应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将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

课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直观表达。农村地区因先天不足,本是培养学生各技能的时间完全被浪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应重视课外活动时间,利用有限的资源,根据学校师资力量,结合地方特色,打造体育特色项目。《意见》中也指出:“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的办学模式。因此,重视课外活动的利用,打造体育特色项目,既是增强学生体质,增强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更是推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力量。

2.3 加大“教育扶贫”的力度

“十三五”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如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争,是决定我国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针对农村中小学的状况,“教育扶贫”无疑是最精准的扶贫工作,它能让农村中小学逐渐缩小与城镇中小学的差距。2013年,国务院转发的《教育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硬件设施[6]。2016年,国务院颁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着重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力量,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7]。只有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扶贫,才能盘活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活力,才能保障教师的基本利益,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

除了国家政策,资金的扶持,还应集合社会力量。当前,我国教育的改革到了深水区,仅靠教育部门出台文件,督促落实是不够的,应该形成社会的合力,社会全体成员从思想上明白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才能使得教育的改革走的更快,落得更稳。

3 结语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全面深化改革,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站在历史高度,总揽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必须把握这一重大契机,构建以“立德树人,强身育心”为指导思想,以“优化课堂教学,重视课外活动”为手段,以“教育扶贫”为保障的三位一体的改革路径,最终实现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代化。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Z].http://news.xinhuanet.com/.

[2]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杨文轩.新常态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J].体育学刊,2015,22(5):1-4.

[5]蔡宝来,车伟艳.课堂有效教学: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J].教育科学研究,2013(1):12-17.

[6]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Z].2013,09(11)http://www.gov.cn/.

[7]国务院.“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Z].2016,12(2).

G807

A

2095-2813(2017)06(c)-015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8.151

①通讯作者:谭成清(1964,5—),男,汉,湖南邵阳人,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生方向:运动训练与实践,E-mail:512373531@qq.com。

唐太文(1992,1—)男,汉,湖南桂阳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颜星(1991,9—),女,汉,湖南人娄底人,本科,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改革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改革之路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新农村 新一辈
瞧,那些改革推手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