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调查研究①

2017-11-27 11:21陈国红葛炎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8期
关键词:东南大学课外身体素质

陈国红 葛炎

(东南大学体育系 江苏南京 210008)

东南大学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调查研究①

陈国红 葛炎

(东南大学体育系 江苏南京 210008)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东南大学在校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她们锻炼的形式,锻炼的方法,锻炼的时间频率等,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为高校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理论借鉴。

东南大学 女大学生 课外体育 锻炼现状

随着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以及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学生不仅是注重文化课的学习,而且把提高身体素质也作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女大学生就像一个特别的群体,她们没有男同学那样的积极和好动。田径场上、球场上她们的身影比男生少得多,该文就东南大学在校女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时间和频率以及锻炼的场地、形式和影响因素等进行全面分析,以期找出能够促进在校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合理化建议。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东南大学女大学生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为了该文研究的需要,在东南大学图书馆以及在中国知网查询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为该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东南大学女大学生共400人并向她们发放问卷,回收问卷386,回收率为96%,有效问卷354份,有效率为91%。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数据通过Excel进行加工处理以获得科学有效的结论。1.2.4 逻辑分析法

对所获得的调查数据通过归纳、整理、分析从而获得结论并以此提出相对应的合理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东南大学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

调查得出,东南大学女大学生参与课外锻炼的目的主要以强身健体、增强身体素质为主。其中约63%的女大学生是为了强身健体,近40%的女大学生是为了预防疾病。此外,有17%、10%和19%的女大学生是为了进行社会交往、消遣娱乐和个人爱好,可见东南大学女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课外体育锻炼不仅是学生生活中提高身体素质的有效方式,也是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女大学生在课余有更多自主安排的时间,要多把时间放在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上面,而体育锻炼在促进人际交往、维系个人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2 东南大学女大学生课外锻炼持续时间

调查显示,东南大学有65%的女大学生锻炼时间小于30 min,而还有30%的女学生课外锻炼时间是在30~60min之间,仅仅只有5%的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可见东南大学女大学生的活动时间远远达不到提高自己身体素质的必要时间要求。活动时间是对于课外体育锻炼的注视程度的另外一种体现,也是想要提高自己身体素质,抵抗疾病的必要的客观条件。

2.3 东南大学女大学生课外锻炼频率

数据显示,近一半的女大学生在课外安排1次体育锻炼,有36%的女大学生课外进行2~3次体育锻炼,而只有15%的女学生课外体育锻炼4次以上。根据表上数据反馈,女大学生对于课外的体育锻炼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及重视,仅仅是依靠在体育课上进行身体的锻炼,而在课外并没有将锻炼身体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女大学生并没有足够重视课外体育锻炼。

2.4 东南大学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内容选择

调查显示,东南大学女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类型主要是跑步类、舞蹈类、球类、娱乐休闲类、水上运动类和其他六大类。而女大学生选择舞蹈类占了整体的83%,课外跑步占整体的77%,选择其他形式锻炼身体的女生占18%。由于女生的性格和生理条件的限制,大部分的女生喜欢选择舞蹈类和跑步类的运动形式作为自己的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手段。如慢跑,中距离跑和各种舞蹈。而球类运动则需要一定的基础及力量上的条件,女大学生没有这种身体上的条件,所以选择的人数较少。而水上活动由于受到场地限制,不能为女大学生提供很多的锻炼机会 。

2.5 东南大学女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形式的选择

由数据可知,东南大学女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形式中,单独锻炼的占总体的28%,和朋友一起占47%,参加锻炼社团占25%。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女同学还是比较喜欢与人一起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单独的课外体育锻炼并不是她们最喜欢的选择。一方面,人类的集群性是促成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另一方面,与他人一起锻炼可以互相督促,互相鼓励达到共同提高的锻炼效果。

2.6 东南大学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场所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东南大学女大学生主要的课外体育锻炼的地点是学校操场、健身俱乐部、公共体育场所以及闲置空地。其中在学校操场锻炼的人数达到了79%,一方面学校操场距离较近,锻炼上时间比较方便;另一方面,学校操场的空间很大,没有障碍物,为锻炼的空间上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健身俱乐部的人数占到了17%,这是因为在学校的附近有几个健身俱乐部,可以提供给女大学生锻炼的场所以及器械。而在公共体育场所锻炼的女大学生占4%。由此可见,在学校操场锻炼是女大学生选择的最佳场所。

3 结语与建议

3.1 结论

(1)东南大学女大学生参加的课外体育锻炼目的具有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但还是以强化健体,提高抵抗力为主,社会交往、消遣娱乐及个人爱好的元素占锻炼动机的少部分。并且大多数的女大学生是在学校操场上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公园广场,健身俱乐部,城市公共场所及闲置空地的人数明显较少。

(2)东南大学女大学生更多的是采用和朋友一起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方法,其次是单独进行,运用参加锻炼社团的方式锻炼的人数最少。

(3)东南大学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项目多样,主要是以跑步类,舞蹈类和娱乐休闲类为主,球类次之,参与较少的为球类,水上运动等。

(4)东南大学女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时活动频率大多为一周1次,其次为一周2~3次,4次以上的人数明显极少。并且持续时间在小于30 min的人数占全部调查人数的65%,30~60 min的人数占全部人数的30%,而大于60 min的人数只有5%。

(5)体育场馆及设施不足是制约着东南大学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进行的主要因素,解决以上影响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问题刻不容缓。

3.2 建议

(1)学校要继续宣传体育锻炼知识,强调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提高女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2)学校和社区经常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积极健康适合女大学生课外锻炼的竞赛,提高他们对于课外锻炼的积极性。

(3)邀请体育指导员,对女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进行合理的指导,指导他们科学合理有效地锻炼。

(4)配备和完善体育器材和设施,保障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为女大学生提供空间以及时间上的保障。

(5)积极促进女大学生的锻炼方式多样化,不要局限于一种或两者的课外体育锻炼方式,要尽量多的去尝试各种各样不同样式的体育锻炼活动。

(6)进行系统的课外体育锻炼时应当适当的延长锻炼时间。体现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以激发女大学生的锻炼兴趣。

(7)进行课外锻炼时应注重锻炼的频率,切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强调坚持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1]梁建平.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思想及行为状况分析[J].体育科学,2010(2):20-23.

[2]张中豹.女大学生体育现状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3):20-23.

[3]李依军,孔祥武.论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14-17.

[4]赵一平,马力.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7):5-8.

[5]吴晓芳.关于不同女大学生群体体育理念的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5):4-7.

G807

A

2095-2813(2017)06(c)-015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8.152

陈国红(1967-),女,汉,河南郑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葛炎(1975-),女,汉,江苏南京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东南大学课外身体素质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锻炼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