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健美操有效教学的六大策略

2017-11-27 13:42陈淑华
体育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美的动作教师

文/陈淑华

提高小学健美操有效教学的六大策略

文/陈淑华

健美操运动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强烈的节奏性、广泛的适应性等特点,深受广大小学生的喜欢。基于自身专业,通过教学实践活动,采用游戏融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具辅助,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分层突破,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艺术熏陶,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升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健康美、形体美、心灵美,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全面健康发展。

小学生;健美操;教学策略

健美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身心的体育项目,它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深受广大学生的喜欢。近年来,健美操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各校将健美操运动渗透到阳光体育、大课间、体育课堂中。小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参加健美操运动能够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养成良好的锻炼意识,增强体质。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依据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作为出发点,进行健美操教学策略的研究,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心灵美、健康美、形体美,促进学生身体、技能、心理全面健康发展,让健美操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

一、游戏融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健美操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若干体育小游戏。如基本手型和基本步伐学习时的“石头、剪刀、布”,将枯燥的学习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套路学习时进行“斗舞”,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通过团队的形式展示动作;基本功练习时,用“劈叉接龙”游戏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抓尾巴”游戏,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仰卧起坐传球”比赛,促进腰腹力量的发展等等。将健美操的练习巧妙地融入到有趣味性、有竞争性的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感受快乐的同时学会了健美操动作,锻炼了身体,增强了自信心,达到身心融合的效果。同时,通过游戏比赛,还培养了社会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能力。

二、教具辅助,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健美操基本功练习比较枯燥,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不可能一节课都保持在学习和练习动作的热情状态,而教具的使用能有效吸引学生,帮助学生更迅速、有效地掌握动作。因此,在教学中要借助教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健美操技能的掌握。

1.巧用毛巾。在健美操教学中可利用毛巾学习基本步伐,将毛巾放于地板上形成一定的宽度,来控制学生步伐的大小,起到限制性的作用,形成动作大方的风格。根据练习的行进路线,用毛巾摆成标识,起到提示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

2.善用彩带。在基本手型学习时,可利用彩带帮助形成正确的手型。如实拳,健美的拳是拇指要扣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第二指关节上,而学生在练习中容易出现拇指翘起或扣的位置错误,所以可以将彩带放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第二指关节上,让学生扣住彩带进行动作的练习,用同样的方式还可以练习并掌握其他动作,起到固定性作用,为形成正确的动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妙用排球。在基本功练习和素质练习时,可利用排球来有效提高练习质量。一同学持球于练习者头顶上方,练习者双脚并拢,向上提踵用头顶球,用这种方式来提高脚踝力量,增加脚底弹性;仰卧起坐传球接力,可以锻炼学生腰腹力量,巧妙地起到了诱导性的作用。

通过教具诱导性、固定性、限制性的辅助教学,为健美操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小学生具有一定的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健美操教学实践中,打破了教师教、学生学的传习型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自学、互教互学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模仿、学会交流、学会指导。在掌握了知识技能、锻炼身体的同时,增进了情感,在互助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1.小组学练,共同进步。组内练习是合作学习模式的核心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进行分组(6~8人),每组挑选出一名小组长。“你能和同伴一起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看图自学动作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尝试、再讨论、再尝试,最终学会组合动作。通过这种小组内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探究、交流能力,促进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合作精神。

2.组组交流,共同提高。组组交流是合作学习模式的提高环节。教师在学生看图学会动作后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你能将你自学的组合动作教给另一组的同学吗?”于是展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小组间我教你学、你教我学的热闹场面。通过这种互助学习,培养学生观察、交流、指导能力。学生再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集体展示组合动作,进行小组打分,提出优点与需要提高的地方,共同提高动作质量。

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建立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学生在团队中互动、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学会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全部学生都愉快地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勤于动脑,有效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得到主动健康、全面有效地发展。

四、分层突破,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由于学生间接受能力、身体素质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学生学会健美操动作的速度有快有慢,因此,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出发点进行分层教学,让优秀的学生更上一层楼,成为领头羊;良好的学生脱颖而出,成绩优秀;学习较弱的学生有进步的动力,成为合格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平台上,通过努力登上新的台阶。

在健美操组合的分层教学中,对优等生设计有难度的目标,在要求他们准确、连贯地完成组合动作的基础上,强调要有力度、有表现力,提高对动作美的表现;对中等生设计难易适中的教学目标,即准确、连贯地完成组合动作,教师再适当加以指导;而对那些接受能力较差、技能水平不高、身体素质弱的学生,应该设计易完成、低起点的教学目标,可以降低力度、放慢节奏完成动作,在学习与练习的过程中,教师、组长、优生要多帮助他们,要及时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和闪光点,适时表扬鼓励,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潜在能力,激发他们的学练兴趣,增强自信心。这样有目的、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对取得预定的教学效果、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分层教学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关注他们在知识理解、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技能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发展机会,真正做到了好生“吃的饱”,中等生“吃的好”,能力欠佳的学生“吃的消”,有的放矢,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五、艺术熏陶,提升学生审美情趣

健美操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它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是追求人体健与美的运动项目。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体验其中的艺术性,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

1.培养学生的动作美。小学健美操运动作为融力和美于一炉的“运动”身体艺术,它所产生的作用是丰富多样的,尤其具有给人以健康向上和绮丽多姿运动美的享受。小学健美操运动的动作都是精心编排而成,既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又符合学生的运动规律。主要表现于节奏鲜明,舒展大方,动作自然流畅,是美学规律具体生动的展示。在健美操的教学中,利用毛巾来练习基本步伐,就是为了让学生形成动作大方的风格;在组合动作教学时,进行动作连贯性、力量性及表现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完成动作时自我体验美,同时给观察的同伴以美的享受。

2.培养学生的形态美。人的体态美,属于自然美的形态之一。美的表情、美的姿态、美的动作、美的造型等都要通过人体表现出来。健美操中的形体美是“健、力、美”三者的有机结合,它作为健美操肢体动作的载体,使练习者形成匀称的骨骼、美妙的身材,无不展现练习者的形态之美。在教学中,教师对每个手臂动作的力点都进行讲解,学生通过练习将力度美体现出来;对脚下动作进行诱导、限制练习,形成准确、轻巧、大方的风格;手臂与脚步的协调练习,形成动作的协调美。由于健美操动作舒展大方的特点,学生通过学练不断塑造出形体美。

3.培养学生的节奏美。节奏美与动作美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健美操中每个动作都有明显的节奏,都能激发人的音乐天赋和运动本能。当老师用有节奏的语言和节拍让学生跳动,或让学生跟随音乐运动的时候,这成为一种运动的、健康的、充满活力的美的享受。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在分解动作教学时,教师可用语言或打节拍让学生进行练习,当动作熟练以后,再配上动感、活力的音乐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便能体会到动作与音乐的美妙融合。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编动作自配音乐,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受健美操的美妙,有助于建立并增强灵活多变的健美操思维。

通过艺术的熏陶,给学生以美的体验、美的向往、美的享受,在培养艺术修养的同时,掌握了健美操技能,发展了身体素质,感受到体育特有的魅力,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

六、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而同伴间的交流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有利于正确判断同伴动作的准确性与美观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及时有效地进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合作学练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多启发学生对自己和同伴的练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通过交流讨论改进技术动作,共同进步。如,在健美操动作学习时,发现个别学生动作不协调,教师及时进行指导纠正,当看到学生动作进步时及时加以表扬鼓励,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就更有信心。在学生合作学练、互教互学中,通过观察同伴的动作进行相互评价;在自主学练时,对自己的动作进行自我评价,再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难度的练习方式。

通过多种方式的交流评价,学会自我分析、自我判断,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学练。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增进同学间、师生间的感情,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毛振明,万茹.小学体育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乔敏.小学低年级健美操教学策略探析[J].体育时空,2014(22).

G633.96

A

1005-2410(2017)11-0029-02

(福建省厦门市滨海小学 361005)

猜你喜欢
美的动作教师
最美教师
下一个动作
打破平衡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圆我教师梦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