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新时期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2017-11-27 20:04万能艳朱凤江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430056
中国学校体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体育教师体育

万能艳 朱凤江 (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 430056)

如何改善新时期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万能艳 朱凤江 (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 430056)

一、学校改善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

2007年5月7日颁布实施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学校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要坚决贯彻执行这一意见,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尊重体育教师劳动成果,确保体育教师工作同工同酬,改革考评制度,突出对体育教师工作的考评和奖励机制。从《意见》来看,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要改善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首当其冲应该是学校。

1.改善体育教师发展环境,保证教师专业自主权

要改善体育教师发展生存、发展环境,首先是落实待遇保障,其次切实保证教师在教学、训练内容与方法的专业自主权,在专业发展上按需选择培训内容、方式、途径等自主权。创建适宜体育教师教学的工作环境。

第一,增加师资力量,切实减轻体育教师教学负担,在工作缺乏自主性、创造性,成就感低下,负面情绪增多是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如果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体育教师仍然保持原有水平,应从减轻体育教学负担入手,增加师资力量,减少教师的课时量,增加体育教师的教育科研、专业技能的培养时间和空间,促进体育专业水平、素质与素养的提高。第二,加强体育场馆建设,完善教学设施给体育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合理添置必要的体育器材设备,改善多人共同使用体育资源的状况,加强体育场馆建设,完善教学设施,改善体育教学环境,不能因为场地小器材不足而影响教学活动开展,从而给体育教师带来教学、训练的困扰,应该合理增建和改造体育场地器材,缓解职业倦怠,降低职业倦怠程度,实现自我价值感地提升。

2.多渠道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第一,提供学习研究平台促进专业发展。体育教学质量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研究,而教学研究的生命力则在于教学研究过程的创造性。学校应该组织各种活动,让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定期开展校本培训,引导他们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命的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目标。为他们提供科研的机会和平台,为骨干教师创建名师工作室,鼓励并支持名师工作室开展各项活动,带动、引领其他教师专业成长,做到从个人影响到学科,辐射到学科间、班级管理等。同时提供具有衔接、延续的课题研究,让体育教师一直走在科研的路上,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倦怠。比如:笔者和曾经所在学校体育、艺术教师的团队就经历了“九五”、“十五”的资源开发、“十一五”的体艺特色、“十二五”的体艺校本评价、“十三五”的“武·艺”整合等课题的研究,通过20多年的经历体会到:体艺教师通过不间断地做科研,阶段性的职业倦怠都会一晃而过,不会长期处在个体阶段性的倦怠中。这是可能就是科研的力量,是科研在陪伴成长。因此,科研是改善教师职业倦怠最有效的方式。

第二,建立对话平台缓解体育教师的压力。建立对话平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充分利用各种谈话、沟通等方式,让体育教师有说话,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来缓解压力,释放心情。还应该根据个人发展需要提供继续深造、锻炼、提高的平台,使他们有条件潜心研究,让他们憧憬职业、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增强自信心,不仅会收获工作兴趣与乐趣,更享受舒心、暖心、愉快而幸福的工作。

第三,提高待遇,缓解压力,提升工作积极性。体育教师在多年教学中产生职业倦怠后,苦于无法解决,直接影响到教学和个人生活,采用良好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来解决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引导体育教师主动面对职业倦怠,用正确的方法疏导职业倦怠带来的负面情绪。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待遇,建立合理评价体系。体育教师的课时是学校最多的,但因为学科的基数小,总课时量远远达不到文化课教师的,还有把承担运动队训练工作作为辅导员列入与班主任工作管理的同工同酬,通过建立奖励机制、增加课时酬金、课程系数等办法,调动体育教师主动参与教学、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当给体育教师增收和减负,是解决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根本。让体育教师满怀激情陪伴学生在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完成光荣的历史使命!

第四,立足实际做好保障,促专业成长。学校除了要根据本校情况,结合体育教师的实际,通过各种方法来改善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提升体育教师的工作激情外。还要立足学校体育发展的情况主动争取上级教育的行政、主管、科研、体育教研等部门以及继续教研中心的指导与支持,为体育教师制定切实可行、合理有效的评价与考核机制,提供良好的学习、科研、教研的平台。同时,学校还要指导、支持、监督体育组的建设与管理。记得一位资深的体育教研员在谈“体育学科教研组建设”的一次专题报告时,很睿智、深沉的说:一个人是难以承载几代人对体育教学研究的梦想境界,也难以实现对体育教学理想的完美追求,更难以为体育教学做出伟大贡献,需要团队的力量。因此,学校不仅要做好纽带为各部门的督促与监督提供便利,而且还要加强体育学科教研组的建设,引导体育组如何积极传播正能量,让他们的工作智慧和专业能力发挥到极致。

二、体育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1. 学会阅读,幸福成长

通过静心的阅读、悦读、慎读,让心灵复苏,培养高尚的精神境界。学习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理论基础,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精神原动力。让自己的学习与成长,能真正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从而使自己永远在学习、成长的路上,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唤醒和点燃成长的心路,让自己守住寂寞,耐心等待,在超越中重复、创新,力争自我开花结果,与同事、学生共同成长,去感受生命成长的力量。有尊严地去教学、做研究、做学问。让自己在“读书”中幸福的成长,在成长中享受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快乐,用心去感受职业幸福的那一种成长的“味道”。

2.加强锻炼,树立信念

身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本钱,虽然体育教师的身体大都没有问题,不能保证心理是否没有问题,身心健康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先决条件。参加体育锻炼来提高抗击打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通过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处事观,做到心灵健康、阳光;工作舒心、灿烂;关系纯正、明心。放平心态,以朴实、大气、开放心态去面对一切,努力使自己在自信、自醒、自悟、自主的状态下工作。与同事和学生建立合作、和谐的人文关系与创建具有活力、灵动校园的环境下快乐工作。

3.寻找支点,结伴同行

第一,建立“朋友圈”。体育教师社交能力应该强于其他学科教师,学会寻找适合自己的支点,建立工作、生活中的不同“朋友圈”,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与交流、共享与分享各种资源,共同建立网络数字化和个性化的交流体系。如:建立专业、学术共荣圈与共同体,打开学科界限,呈现“宽体育”、“宽体艺”等等方式促进专业成长与发展。

第二,智慧教学。体育教师不要当孤雁,应该与同事、同行、学生、家长相约一起成长,争取做一名智慧、幸福的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教育科研与课程建设,大力开放课程资源,创建特色课程,打造精品课程,与时俱进的形成独特的智慧、睿智的教学风格。传承体育文化,继承和发扬学校体育的优良传统,做最好的自己。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不仅树立安全为首,健康第一的理念,还要落实安全、健康原则下,用一颗温暖的心去守望操场与朝霞、守住课堂与学生、守护安全与健康,以自己专业成长的沃土和学生健康发展的理念,来支撑并开展合理有效的体育课堂教育活动,

[1]蔡慧君,雷玉英.论教师职业倦怠[J].教育探索,2004,(1):93-94.

[2]宋得香,郑昭佩.关于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11):102-104.

[3]何志燕,姚义.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2):94-95.

[4]王守恒.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消解策略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1393-1394.

[5]甘怡群,王晓春等.工作特征对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6,(38):92-98.

[6]刘维良.教师心理卫生[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218.

[7]孙利红.农村体育教师工作倦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理论与实践,2009,29.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体育教师体育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我们的“体育梦”
气象行业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