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理念的有效渗透①

2017-11-28 02:23夏宏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理念

夏宏

(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西宁 810007)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理念的有效渗透①

夏宏

(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西宁 810007)

在素质教育体制要求之下,高校体育教学应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融入人文理念,以此来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该文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人文理念的重要性为主要切入点,分析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在人文理念渗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探讨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理念有效渗透的途径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做出一定的借鉴指导,从而更好地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高素质优秀体育人才。

高校 体育教学 人文理念 渗透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攻坚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各项事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和建设当中,社会对高校体育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朝着综合型、复合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纵观当前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师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缺乏人文理念的科学渗透,从长远发展角度而言,这对人才的全面培养极为不利。对此,采取何种积极有效的方式实现高校体育教学与人文理念的融合渗透,成为相关研究人员亟待思考的重要难题。

1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人文理念的重要性

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今天,时代形势的转变必然会对高校体育教育产生深刻影响,更会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与以往不同的全新要求。从培养目标上来看,传统化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注重对人才专业技能的强化与巩固,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为主[1]。但是现在社会更加注重人才的综合能力,在具备较高专业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价值观,掌握多种技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人文理念,则可以扭转当前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实现人才专业能力与人文能力培养的并驾齐驱,进而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

2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在人文理念渗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在人文理念渗透应用中存在相关人员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正是因为思想观念的不合理,进一步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提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对人文理念给予高度关注,将学生体育知识水平提升、体育技能强化为主要教学目的,进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素质培养、人文素养提升[2]。换言之,高校将体育教学看作是学生技能强化训练的方式,突出专业性,无形之中导致学生团结意识、奋斗精神、集体荣誉感等方面的培养质量不高,难以最大限度的体会体育运动的精神内涵。

2.2 教师人文素养不高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在人文理念渗透应用中存在教师人文素养不高的问题,难以为高校体育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人才。教师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其自身素养、综合能力将对学生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当前高校中的部分教师是退役运动员,尚未接受系统化的教师职业资格培训,虽然具有较高的体育专业水平,但是人文精神相对匮乏。因此,在这类体育教师的思想认知中没有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人文理念渗透教育更是无从下手。

2.3 教学方式落后单一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在人文理念渗透应用中存在教学方式落后单一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保证体育教学的各项方案能够充分落实和具体践行在实际工作之中,极易使得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大打折扣。当前绝大多数高校体育课的课时设置相对较少,通常以每周2课时为主,甚至某些高校将体育课纳入选修课的范畴,这将进一步导致高校体育教学水平不高[3]。

2.4 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在人文理念渗透应用中存在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人文内涵尚未充分与体育教学评价相结合,其具体精神更是无处彰显。高校体育教学的评价绝大多数是按照学生体能测试的分数来进行评判,将此列为学生成绩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加之,人文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程不长,考核范围较为宽泛且抽象。因此,难以从根本上将人文评价思想运用在教学评价体系之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效果不佳。

3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理念有效渗透的途径策略

3.1 积极转变高校教学思想,增强重视程度

高校相关人员要积极转变自身的体育教学思想,充分利用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来实现人文理念的科学渗透,强化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切实有效地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对此,高校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强化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精神培养、素养提升给予高度关注和广泛重视,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同时,高校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通过人文理念的有效渗透来将其更好地覆盖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培养的重要目标。

3.2 全面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提供人才支持

高校要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通过教师自身综合能力的强化、思想意识的提升来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人才。一方面,高校在体育教师人才招聘过程中,要从专业能力、人文素养两方面入手,将应聘者的体育专业能力与人文素养放在同等突出的位置。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培训再教育机制,对高校现有的体育教师进行人文素养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通过对自身教学行为的规范调整来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起到言传身教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3.3 创新变革体育教学方式,注重人文渗透

高校教师要创新变革体育教学方式,将人文理念与生本内涵进行紧密联系,巩固体育教学主阵地,更好地实现人文渗透效果的最大化。首先,教师要逐步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将民族体育项目纳入其中,在巩固学生基本体育技能的同时,通过民族体育项目的学习来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这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与学生保持朋友关系,能够耐心解读学生存在的疑惑顾虑,通过游戏、比赛的方式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团结意识和拼搏精神。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幽默的方式来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通过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来激发学生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欢声笑语中掌握体育技能。

3.4 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强化人文内涵

高校要建立健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将人文理念、人文评价等内容融入其中,使得教学评价体系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以便对教师体育教学方案的优化调整提供准确客观的教学依据。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体育教学评价方式来更好地展现体育教学质量,做到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得教学方案有的放矢。同时,高校体育教学要在对学生进行体能、身体素质评价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共创学生人文素养与体育专业素质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若想实现人文理念的有效渗透则需要从教学思想转变、教师素养提升、教学方式变革、教学评价体系健全4方面入手,从而实现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复合型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新发展。

[1]赵蓉.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人文精神的价值及途径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6(10):52-53.

[2]卢爱国,云鑫.人文理念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效果的量化研究[J].商,2016(8):296.

[3]陈世伟.谈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中渗透“人文理念”的路径分析[J].科技视界,2016(25):136.

G807

A

2095-2813(2017)07(c)-0075-02

夏宏(1971—),女,满族,辽宁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体育教育。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1.075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