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传统体育“宣”舞文化生态演绎①

2017-11-28 02:23王若楠柳亚奇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苯教藏族生态

王若楠 柳亚奇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2)

藏族传统体育“宣”舞文化生态演绎①

王若楠 柳亚奇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2)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针对西藏阿里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宣”舞的文化生态从演绎经过、演绎内容、演绎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藏族传统体育“宣”舞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文化断裂与文化重构,“宣”舞文化的内容从器物层、精神层、制度层3个层面进行演绎。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演绎的客观因素有自然环境与区域差异、经济发展与项目不均衡。主观因素有主观意识与文化碰撞、生产与与生活方式。

“宣”舞 藏族传统体育 文化生态演绎 历史人类学

1 藏族“宣”舞传统体育文化历史脉络梳理

“宣”舞的遗传因子要追溯至古老的象雄记忆,其涵盖了宗教、礼仪、祭祀、风俗、节庆等象征仪式中的各种内容。文献记载“弦”舞在最古老象雄时期是接送苯教祖师顿巴辛饶传教而举行的带有宗教迷信性质的欢送仪式;到公元7世纪,吐蕃时期成为当地一种风俗性舞蹈;公元9世纪,在古格王国璀璨文明国度中,“鲜”舞走向繁荣,直到公元17世纪,第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宣”舞演变成为一种节日娱乐性舞蹈。据传现阿里地区的“宣”舞形态就是17世纪时期遗传下来。清晰可见“宣”文本称谓“弦-鲜-宣”的过渡,繁荣发展于古格王朝[1]。

2 藏族宣舞文化生态环境演绎分层探析

2.1 藏族“宣舞”文化生态器物层

“宣”舞器物层是“宣舞”文化生态的表面层,是真实物体的存在,是“宣”舞文化的载体呈现,为宣舞文化生态研究提供了基础保障。阿里地区恶劣环境影响了当地农牧业发展,并导致阿里地区传统体育发展出现断裂现象。藏族“宣”舞服装具有独特的风格。藏族“宣”舞舞者男性留长辫、用红色头绳扎起,项戴玛瑙,带耳环。女性头戴“根穷”,项套“町码”,胸戴“噶乌”,脚配“莫松”,从上至下都是由奇珍异宝构成[2]。

2.2 藏族“宣舞”文化生态精神层

藏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宣”舞在精神层面主要表现在:“宣”舞的舞仪内涵与文化生态核心力量是对宗教教义的精神诠释。“宣”舞的产生源于苯教的一种舞蹈形式,是从象雄时期演变而来。公元前5世纪,象雄王子敦巴辛饶弥沃佛根据原始宗教定立新的依轨,创建苯教。雍仲图符“卍”在“宣”舞队形中手叉手有体现教义永恒不变精神。队形“龙摆尾”有扫除鬼怪辟邪之意。队形坛城有“宇宙中心说”,苯教与佛教的宇宙观理论“世界卵生”内涵深奥更与象雄神鸟图腾象征相对应[3]。

2.3 藏族“宣舞”文化生态制度层

藏族“宣”舞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制度层面主要有表演程式与社会组织。早期“宣”舞出现在原始宗教信仰仪式以及民俗庆典中。苯教时期有两种形式,其一为20个女子穿着盛装左右臂交叉站成一排表演;其二为表演者分3组分别组合成圆圈进行。“宣”舞表演由“领舞者、头、尾、乐器”组成,其中“头”到“尾”按照对“宣”舞的熟练度以及年龄依次排开,领舞者手持牦牛尾为司仪身份[4]。

3 藏族“宣”舞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演绎的因素分析

3.1 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演绎的客观因素分析

特殊地理环境以及不同区域历史时期的变化下孕育传统体育文化的正能量,阿里圣地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体育项目,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经济发展带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阿里高原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由于区域下所特有的同一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不平衡,阿里地区“宣”舞主要分布在札达县与普兰县,同一经济类型下孕育出不同风格的传统舞蹈,表现出人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以及区域亲和感。

3.2 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演绎的主观因素分析

阿里地区自然生态圈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进入新常态促进人们经济效益提高,族群人民生活满意度增强都是导致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发生本质改变的重要因素。例如,现在更多的百姓都用现代化的机器代替了传统的石磨和水磨糌粑。今天即便是最传统的生活,生产工具使用上也有了太多的改变,人们也品味出了变革的味道[5]。可见,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与西藏阿里地区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环境适应都有密切关系。

4 结语

藏族传统体育“宣”舞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文化断裂与文化重构,即象雄时期苯教文化发展下的“宣”舞萌芽成型,古格文明佛教文化发展下的“宣”舞繁荣,近代时期“宣”舞文化断裂,20世纪80年代“宣”舞文化重构发展。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演绎的主要内容包括器物层、精神层、制度层。器物层包括:自然环境与生活方式、服装饰品与舞谱、文献与古物。精神层包括:宗教意识与价值观念。制度层包括:表演程式与社会组织。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演绎的客观因素有自然环境与区域差异、经济发展与项目不均衡。主观因素有主观意识与文化碰撞、生产与生活方式。

[1]何永才.西藏舞蹈概说[M].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38.

[2]桑嘎卓玛.西藏阿里“宣”舞蹈文化特征研究[D].拉萨:西藏大学,2015.

[3]闫振中.西藏秘境[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104-130.

[4]陈青.西北民族体育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2-96.

[5]丹增次仁.西藏民间歌舞概说[M].民族出版社,2014:128-140.

On the Cultural Ecology of "Xuan" Dance of Tibetan Traditional Sports

Wang Ruonan Liu Yaq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ltural ecology of the "Xuan" dance from th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project of Ali in Tibet from the aspects of deductive, deductive content and deductiv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Xuan" dance culture of Tibetan traditional sports has experienced the cultural rupture and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The content of "Xuan" dance culture is deduced from three aspects: object layer, spiritual layer and institutional layer. The objective factors of Tibetan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ecological deduction ar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ject imbalance. Subjective factors ar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collision, production and life style.

"Xuan" dance; Tibetan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G80

A

2095-2813(2017)07(c)-0134-02

王若楠(1992,9—),女,汉,山东禹城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1.134

猜你喜欢
苯教藏族生态
苯教音乐研究的学术前沿动态
The Light Inside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演变》《藏族少女》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论藏族传统生态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