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训练在射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①

2017-11-28 05:39王宇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7期
关键词:体校射击教练员

王宇

(鹤岗市体育运动学校 黑龙江鹤岗 154100)

心理训练在射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①

王宇

(鹤岗市体育运动学校 黑龙江鹤岗 154100)

作为一名合格的射击运动员,追求比赛的胜利是奋斗的最终目标,因此,夯实能力赢取胜利至关重要。然而,射击运动员获取比赛的胜利并非巧合,一方面需要良好的能力素养;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健康心理状态的支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射击运动员及时修正比赛的状态,承受更多的比赛压力。体校射击运动员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要想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必须采取科学的训练方式。该文立足于射击运动员在体校接受心理控制培训的现实情况,研究探讨心理控制培训的价值,并根据射击运动员情绪不稳定的影响因素,提出心理控制训练的有效方法,希望为以后射击课程中心理训练的研究提供参考。

心理控制 射击课程 科学训练 训练方法

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浮躁喧哗充盈着人们的生活,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人们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关系着人们生活的质量。射击运动员们在比赛场地上通过努力和拼搏赢取最终的胜利,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他们来说必不可少,甚至决定了整个比赛的结果[1]。射击运动对心理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当射击运动员知晓上一轮成绩后,必须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以平和的心理展开新一轮的射击,追求更好的成绩。因此,对于射击运动员来说,加强心理控制训练非常重要,体校射击运动员处于心智发展不成熟的阶段,尤其需要加强科学训练。

1 心理控制训练的意义

首先,情绪强度较高导致紧张。作为射击运动员普遍具备的心理状况,紧张对比赛结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方面,适当的紧张能够激发射击运动员的潜能,帮助射击运动员创造较好的成绩;另一方面,过度的紧张容易导致射击运动员心理失衡,降低技术能力,影响最终的比赛结果[2]。比赛开始前,射击运动员过于紧张,承受的精神压力过大,导致内心情绪出现波动,影响自己运动水平的发挥。

其次,消极情绪导致比赛不主动。一名优秀的射击运动员不仅能够抵抗外界的干扰,还能根据比赛的实际推进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射击运动本身对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紧张情绪容易导致射击运动员精力分散,从而降低比赛的效果[3]。同时,如果射击运动员没有及时调整比赛过程中的紧张情绪,那么就很容易滋生消极比赛的情绪,严重影响射击运动员的自信。射击运动员对自己的能力没有形成较全面的认识,容易导致消极情绪。另外射击运动员个人的生活状态也会影响射击运动员的比赛情绪。

最后,适度的紧张情绪利于比赛。情绪是射击运动员完成比赛的重要影响因素,积极的情绪能够刺激射击运动员的运动神经,帮助射击运动员提高动作完成质量。比赛场上,优秀的射击手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状态,通过有效的手段实现自我情绪调整,从而保持较好的状态完成比赛。

2 射击运动员比赛情绪不稳定的原因

(1)射击运动员自身原因。首先,身体素质的差异导致情绪不同[4]。身体素质对射击运动员的情绪有一定影响,身体较好的射击运动员情绪平和,发挥稳定,比赛表现较好;其次,训练目的不同造成情绪的差异。针对比赛展开的训练,都有着较为明确的目标,比赛过程中射击运动员的情绪会随着比赛目标的变化而变化;最后,性格差异导致射击运动员出现不同情绪。

(2)教练员的影响。作为射击运动员的指导者,教练员的情绪对射击运动员的情绪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状态,那么接受指导的射击运动员也将受到感染,从而保持良好的训练情绪。讲解动作要领时,教练员应该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5]。同时,教练员还应该结合每个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因材施教,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射击运动员的训练激情,提高训练效果。

3 射击运动员心理控制训练的方法

作为射击运动员训练中的重要项目,心理素质的培养不能指望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教练员和射击运动员在漫长的相处过程中逐渐磨合。因此,为了提高体校射击运动员心理控制训练的效果,该文总结出以下几个方法。

(1)培养乐观的情绪。体校射击运动员,情绪多变,要想帮助这个年龄阶段的射击运动员获取良好的训练效果,必须督促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乐观情绪的成功培养,离不开良好的生活环境。老师与家长都应该积极引导射击运动员建立乐观的情绪,帮助他们正确区分情绪的好坏,并教会他们合理利用乐观积极的情绪提高学习的效果,同时,还要提醒射击运动员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挫折。

(2)优化射击运动员的认知。体校射击运动员正处于成长阶段,他们对身边的人或者事物充满了好奇,因此,应该合理利用这个年龄阶段射击运动员的好奇心理,引导他们学习实用的知识。另外,还要在射击运动员们的日常学习中加入适当的心理学知识辅导,帮助他们进行系统的学习。还可以结合射击运动员学习射击的实际情况,展开射击理论知识的相关教学,引导射击运动员对射击运动建立更加全面的认识。当射击运动员了解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后,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射击运动,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

(3)开展暗示训练。体校射击运动员还处于心智发展不成熟的年龄阶段,这个时期的射击运动员情绪并不稳定,容易受到外面环境的影响。因此,为了提升体校射击运动员心理培训的效果,必须根据射击运动员的年龄阶段特征以及射击运动项目培训要求,开展暗示训练。比赛开始前或者过程中,射击运动员一直处于高度紧张或者兴奋的状态,那么就可以通过暗示训练帮助自己完成不良情绪的疏导,从而让自己放松,集中精力完成相关的比赛。

(4)进行放松训练。比赛过程中,如果射击运动员一直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则不利于射击运动员发挥。因此,必须时刻关注射击运动员的情绪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展开有效的放松训练。比如,通过一些暗示性的言语,引导自己进入放松状态。射击开始前,选择自己舒服的姿势,调整情绪,展开心理暗示,帮助自己顺利完成比赛项目。

(5)集中注意力训练。作为一项技能性较强的运动,射击对射击运动员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射击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射击技能;另一方面还需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必须对射击运动员展开适当的心理控制训练,提高他们控制情绪的能力,从而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获取比赛的胜利。

(6)强化赛场心理训练。比赛过程中,每个射击运动员都在努力展示自己最好的状态,然而,竞技体育的激烈竞争加剧了射击运动员们的紧张情绪,严重制约了射击运动员们水平的正常发挥。因此,射击运动员们要想保证自己在比赛过程中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平时必须加强比赛的心理培训。比赛心理的训练,以竞技体育的特征为基础,结合射击运动员们的实际情况,分为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分别采取对应的措施。

4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现代竞技体育的重要项目之一,射击运动对射击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提升国家射击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必须加强体校射击运动员的心理控制训练。

[1]白笑鹏.论体校学生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5):162-163.

[2]关爱军.浅谈体校学生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运动人体科学,2013(5):17-19.

[3]李冰峰.浅析体校学生射击运动员的初级训练及恢复技术[J].学周刊,2012(5):118.

[4]蒲欢.试论射击运动员比赛期的心理调整[J].运动训练学,2014 (6):21-22.

[5]游秀霞.浅探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问题[J].湖北体育科技,2011(5):614-616.

G807

A

2095-2813(2017)03(a)-003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7.036

王宇(1980,4—),男,吉林德惠人,鹤岗市体育运动学校教练员,研究方向:射击训练教学。

猜你喜欢
体校射击教练员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画与理
打靶训练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