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若干问题探讨①

2017-11-28 05:39周中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7期
关键词:网球场参与者网球

周中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对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若干问题探讨①

周中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近年来,在国、内外网球比赛的带动下,网球运动逐渐被大众接受、喜爱。目前,网球运动在高校校园发展趋势良好,众多院校积极扩建或者修建网球场地,广大的高校师生参与其中。文章分析了网球运动的特点;概述了网球运动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工作经验,从基础设施、活动拓展、师资队伍、网络平台四个方面,浅谈对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问题思考。抛砖引玉,以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开展有所帮助。

高校 网球 问题 对策

作为一种时尚、高雅、动感的体育运动,网球运动具有哪些自身特点?第一,无差别性。网球运动的无差别性,又称之为适宜的普遍性。在同一块场地上,只要遵循相同的运动规则,无论参与者的年龄大小、性别差异均可以共同开展。第二,趣味性。网球运动,对阵双方的参与者,由于受到隔网限制,只能在己方区域击球。与传统的足球、篮球运动项目相比,网球运动没有激烈的身体碰撞,从而确保不会发生由碰撞而产生的身体损伤。双方发挥的空间相同,参与者可以结合实际,自由地做出各种击球动作,由此而产生的激情、喜悦,能极大地满足参与者需求。第三,无限制性。参与网球运动的双方,倘若实力、体质、水平相当,则需要长时间才能分出胜负(有时候长达几个小时)。在这漫长的比赛过程中,能良好地锻炼参与者的身体体能并培养其坚韧、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由于网球运动的这些自身特点,因而普遍受到高校师生的喜爱。在具体练习中,网球运动具有哪些重要的显著意义?

1 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重要性

1.1 增强体质

不言而喻,网球运动十分有利于参与者体质的提升,对参与者身体的各项机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外在的表现力来看,热爱网球运动的参与者,其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更高,心跳强劲而有力。一言以蔽之,网球运动对大学生群体的体质塑造十分重要。

1.2 缓解心理

网球运动大多是户外有氧运动,参与者能够呼吸新鲜空气、沐浴阳光。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能够促使参与者忘却生活、工作中的不愉快,释放内心的压抑、沉闷、消极因素。从身体的自由感,转化为内心世界的压力释放,提高参与者心理健康水平。

1.3 品德修养

从网球运动的发展历史分析,网球运动是诞生于西方上层社会的高雅运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衍变,网球运动中的行为规范,已经跟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恪守的道德品质相互融合、渗透。而在没有裁判的业余比赛中,更能培养参与者的诚信、公平素质。

1.4 审美情趣

高校教育的主旨之一,即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向上的价值观念,具备一定的感知及审美能力。网球运动,是力量、速度、技巧、速度的完美诠释,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引发羡慕、欣赏、对比的心理情绪,并在实践中获得美的感性体验。

1.5 智力水平

网球运动绝非单纯的身体素质比拼,而是身体与智慧相互结合的复杂活动。例如:参与者需要揣摩对方的心理,以此调整己方的战略、战术。通过准确的观察能力,发现对方的技术特点、优点缺陷。因此,网球运动十分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

2 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2.1 基础设施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网球运动,最基础的物质保障即是网球场地的规划、建设。现行高校网球场地基础设施不够完备,比如说,场地较少。原本是两个人进行的运动项目,往往有十几人参与其中。又比如,某些高校实行有偿网球运动制度,这无疑阻碍了学生的参与欲望。针对这种现状,应当从思想意识上重视网球运动的重要性,投入建设资金,加大对网球场地的设施建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空闲、平坦的空地修建网球墙。另一方面,可以在排球、篮球的场地上,合理设计网球场地,以此提高场地的利用效率。此外,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拓展资金的来源渠道。积极与社会其他单位、部门合作,共同规划、建设、管理网球场。

2.2 活动拓展

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一大弊端,即是网球活动竞赛稀少,从而在教学、实践、管理等方面缺乏借鉴的材料、依据。比如说,高校之间缺乏网球运动竞赛,甚至在校园内部,也很少组织网球运动竞赛。客观而言,这种“低调”的模式,不利于网球运动的全面普及。因此,需要以多元化的形式,扩大网球活动的数量比例。其中,以俱乐部、网球协会的形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网球俱乐部,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挖掘、吸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网球运动新生力量。而网球协会,则可以将区域性或者是封闭的校园网球运动,推向社会并与其融合在一起,实现“课内外一体”。此外,网球协会在对高校的决策、认识、普及网球运动等方面,均能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2.3 师资队伍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缺乏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既使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科学的运转理念、高校的管理方法,其工作效率均会大打折扣,难以发挥出应用的生产水平。同理,倘若缺乏专业过硬、技术性强、善于教学的教师队伍,高校网球运动也难以取得长足进步。现行高校的网球教学,教师的专业技能不够突出,教学方法也不甚适宜。对练习中出现的意外状况,如:水泡、抽筋、脱水、肌肉拉伤、扭伤等缺乏防范意识、补救能力。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第一,组织培训。有计划地组织网球教师进行培训,培训的时间、内容、步骤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安排,但要重视培训的长期性、持续性。第二,结构比例。体育院校的专业设置,要顾及到大众健身、学生授课的实际需求,实现合理配置。

2.4 网络平台

现行高校网球教学训练的研究方面存在低水平的重复现象,研究成果多为描述性研究,没有处理好描述性研究、关系性研究及实验性研究之间的关系。我国高校数量众多且分布不均,各所高校所处的地理环境、经济水平也大相径庭。某些高校由于专业配置及区域性问题,难以抽调人员外出开展调研工作。在制定网球运动的教学大纲设计、实践操作等方面缺乏科学性、完整性、系统性。某些高校通过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吸引了一些知名运动员前往参与教学、培训,其教学现状较为理想。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时代,互联网技术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针对这种沟通不便的情况,建立网络共享平台,能对教学资源进行补充、整理,从而提高了网球教学的高效性。

[1]魏玉琴.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可行性和发展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3):119-120.

[2]谢孟瑶.试论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分析[J].网络财富, 2010(10):154-155.

[3]林锋,余贞凯.普通高校网球教学质量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 2010,29(2):214-215.

G8

A

2095-2813(2017)03(a)-0062-02

周中(1990,7—),男,汉,湖南长沙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网球教学与训练。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7.062

猜你喜欢
网球场参与者网球
移动群智感知中基于群组的参与者招募机制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白宫建新网球场被批
占先
贵阳市奥体中心网球场钢结构安装施工研究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世界上最贵的五大住宅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