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理念下中国体育电影的梳理与思考①

2017-11-28 05:39张茂泉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7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理念体育

张茂泉

(太原师范学院体育系 山西晋中 030619)

“体育+”理念下中国体育电影的梳理与思考①

张茂泉

(太原师范学院体育系 山西晋中 030619)

随着国家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体育与各行业、领域融合跨界发展,“体育+”概念下的产品层出不穷,而有着百年发展历程的中国体育电影,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体育+”理念的指导下,也需要走出一条“体育+电影”新的发展模式。

中国体育电影 现状 展望

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46号文件)正式发布,提出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第24届冬奥会,中国体育产业驶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伴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全民健身的火爆,“体育+”概念逐步走入了我们的视野,体育与各行业、领域融合跨界发展, 取得了丰硕成果。“体育+旅游、体育+互联网、体育+综艺娱乐”都已成为当前的市场热点,而有着百年发展历程的中国体育电影,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体育+”理念的指导下,也需要走出一条“体育+电影”新的发展模式。

1 中国体育电影的历史梳理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体育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当中一种独特的类型,开始于中国电影早期、贯穿了整个电影发展的历程。中国体育电影从无到有、从纪录片到故事片、从无声到有声,也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轮回。

1.1 旧中国体育电影的兴起(1927—1934年)

中国体育电影起源于体育纪录电影。最早可以追溯到1918年商务印书馆拍摄的《东方六大学运动会》《第五次远东运动》和《女子体育观》三部体育记录片。直到1927年,张石川导演拍摄了影片《一脚踢出去》,这是我国最早的体育故事片,中国体育电影才真正诞生。1933年张石川导演的另一部影片《二对一》,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声体育电影。1934年孙瑜导演的影片《体育皇后》,成为中国体育电影史上一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影片。

1.2 新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1949—1966年)

新中国的成立,赋予了中国体育电影强烈的时代特征。这个时期,关于体育题材的影片主要有:《两个小足球队员》《球场风波》《女篮五号》《冰上姐妹》《水上春秋》《大李、小李和老李》《球迷》《小足球队》等,其中不乏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如谢晋导演的《女篮五号》,这是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体育题材的彩色故事片,影片通过主人公曲折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新社会的歌颂和对旧社会的控诉。

1.3 中国体育电影的恢复(1977年-1989年)

1966年到1976年文革时期,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停滞不前。直到文革结束后,中国体育电影才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中国体育电影在内容、主题、表现形式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涌现出大量的体育题材影片,代表性作品有:《乳燕飞》《排球之花》《沙鸥》《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足球风波》《高中锋、矮教练》《帆板姑娘》《加油,中国队》《同在蓝天下》《京都球侠》《棋王》《拳击手》等,涉及的体育项目有篮球、足球、排球、帆船、曲棍球、花样游泳、自行车、摔跤等多达15个。

1.4 中国体育电影的回落(1990—2000年)

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中国社会处于市场经济转型过渡期,中国电影走向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电影市场下滑,影院亏损,中国电影一下子从辉煌的高峰跌入了低谷。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虽然中国竞技体育继续突飞猛进,在世界体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中国体育电影却也面临着空前的生存和发展危机。在这十年间,具有代表性的体育电影有:《来吧、用脚说话》《球迷心窍》《世纪之战》《滑板队之梦》《黑眼睛》《冰上小虎队》《防守反击》等,与80年代相比在数量上有所减少,在主题表达、内容创意上也没有新的突破。

1.5 新世纪的中国体育电影(2001年至今)

新世纪伊始,借助着北京申奥成功,体育题材电影再次成为创作的热点。这一时期,出现了3种不同类型的体育电影:一是传统的体育故事片;二是为奥运献礼的影片;三是融入体育元素的商业大片。其中的代表作有:《神枪手》《我是一条鱼》《女足九号》《棒球少年》《隐形的翅膀》《12秒58》《买买提的2008》《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跑出一片天》《翻滚吧阿信》《激战》《破风》等。这一时期的体育电影在选材上更加宽泛自由,在主题表达上逐步从为国争光、弘扬民族精神的宏大主题转向了对生命个体的关注,突显了人文精神的关怀,更加符合大众群体的心理认知。比如有表现小运动员的“成长”经历的,有颂扬残疾运动员自强不息精神的。同时在拍摄手法上和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更加多种多样,大大提高了中国体育电影的观赏性和冲击力。

2 中国体育电影的现状和分析

2.1 数量不足,精品稀缺

通过对中国体育电影的历史梳理,我们不难看出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体育电影的数量严重不足,据不完全统计,自中国体育电影诞生以来总数量不超过100部,其中能让人记忆深刻的精品就更加屈指可数了。直到现在,人们一提起中国体育电影,能让人记忆犹新的还是《女篮五号》《沙鸥》等早期的作品,近年来能够引起大家普遍关注和良好市场效应的作品少之又少,能让人留下印象的也就只有《激战》《破风》等少数几部。在中国百部优秀电影的评选中,影片《沙鸥》成为唯一一部体育题材的获奖影片。

究其原因,一是对于体育类题材影片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深刻挖掘体育电影的深层次价值和内涵;二是对于体育电影的主题表达,表现形式把握的不够准确,体育电影既要有紧张、激烈的竞技场面以增强其观赏性,又需要对体育背后人生和精神的挖掘以提升其思想境界;三是体育电影的拍摄难度大,既需要有专业的拍摄团队又需要合适的演员才能胜任。

2.2 体育电影市场冷清

据《2016年度中国电影产业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电影总收入为440.69亿元,仅次于北美地区的693亿元,继续保持全球第二的水平。2015年全年中国共有48部国产影片票房过亿元,在如此大的电影市场环境下,对中国体育电影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是,能够获得成功的国产体育电影却是少之又少,近年来,获得较好口碑和票房的也就只有《激战》(1.17亿元)和《破风》(1.43亿元)两部作品。

究其原因,一是体育电影市场的受众相对较小,体育迷不等于电影迷,如何让更多的体育迷走入影院,让更多的体育人口转变为体育电影人口,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二是体育电影在发行、宣传、营销等方面明显不足,无法迎合市场和观众的需求。

3 “体育+”理念下中国体育电影的展望

中国体育电影百年发展的现状与中国目前体育产业的爆发、全民健身的火爆、竞技体育的辉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体育电影也必将在时代的推动下,做出改变和调整。

3.1 “体育+电影”的理念顺应国家政策的导向

中国体育产业的梦想是到2025年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与体育相关的产业都会成为受益者,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体育+”概念下的产品层出不穷,例如,体育+旅游、体育+互联网、体育+综艺、体育+娱乐等等都已成为当前的市场热点。而“体育+电影”的模式是在过去中国体育电影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之后,在当前政策支持和产业带动下所做出的理念上的更新和战略上的改变。

3.2 “体育+电影”的理念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在新的发展时期,中国体育电影需要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加强宣传,注重营销,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电影市场的需求。因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改变和努力:一是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参与体育活动人群的数量和需求日益提高,体育电影的受众群必定会加大,因此,我们的体育电影一定要锁定目标受众,找准电影的切入点,更加迎合大众的心理需求;二是要发挥明星效应,让更多的体育明星和影视明星加入到体育电影的创作和拍摄之中,以吸引更多的“粉丝”来观看体育电影;三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和影视媒体的作用,加大体育电影的宣传力度和广度,以吸引更多的关注度,比如可以创办专门的体育电影节,在电视台进行体育系列电影展播等等。

3.3 “体育+电影”的理念更加符合体育电影自身的发展

中国体育电影需要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在电影内容、主题、表现形式上有所突破和改变。过去的中国体育电影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背负了太多的社会功能,从而失去了体育电影本身对于“体育”二字的解读和对体育精神的阐释。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体育+电影”的理念指导下,体育电影首先要回归到体育的轨道上来,无论是从内容的选择,还是主题的表达,都要充分展现出对于体育本身的深刻理解,对体育精神的无尚追求。同时,在体育电影的题材选择上,可以对体育界热点和真实事件进行捕捉和改编,比如拥有“梦之队”称号的中国跳水队、乒乓球队,拥有辉煌战绩的郎平指导等等,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陈可辛导演的《李娜》传记电影虽还未曾开拍,但已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现实例子。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体育+电影”理念的指导下,中国体育电影必将迎来自己发展的黄金时期。

[1]李金宝.体育影像传播——百年中国体育电影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2]李倩坤.中国体育电影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电影评介,2014 (21):71-74.

J905

A

2095-2813(2017)03(a)-022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7.223

张茂泉(1978—),男,汉,山西忻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及体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理念体育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