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代人们体育观念与户外运动项目选择①

2017-11-28 02:23夏凉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户外运动观念体育

夏凉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昆明 650500)

不同时代人们体育观念与户外运动项目选择①

夏凉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昆明 650500)

随着社会转型,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体育的对外开放使得户外运动这一新兴项目得以进入中国,社会的转变促使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变化,因此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体育观念,对户外运动项目的选择也存在差异。户外运动逐渐成为人们改善生活、追求更高的精神世界、提升生活品质的新型方式,被越来越多的的人所喜欢。

体育观念 户外运动 项目选择

在不同的年代,随着人们的体育观念变化,对于户外运动的项目选择存在一定的变化性。户外运动可以有效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改善民生环境。信息技术高科技的发展,不断改善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城市化进程减弱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使人们的心理状况出现很大问题。享受自然,寄情山水,成为了现代都市人的需求。

1 户外运动、体育观念的概念界定

李红艳对户外运动的定义,人们在闲暇时间,为了满足自身身体健康、放松和休息、人际交往以及刺激和冒险等多方面的需要,采用体育运动的方式(步行、滑雪、登山、骑自行车等)在山地、水域、荒漠、高原等各种特定自然环境下进行的各种户外体验活动类。马克思曾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类”。所以,可以通俗地理解,“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进而,体育观念就可以通俗地定义为: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

2 户外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现在所了解到的户外运动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早期的户外运动其实是一种生存手段,采药、狩猎、战争等活动,那时的这些活动无一不是为了生存或发展而被迫进行的活动。二战后,随着战争的远离和经济的发展,户外活动开始走出军事和求生范畴,成为人类娱乐、休闲和提升生活质量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随着西方户外运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现代户外运动的大众化发展由此产生。

3 户外运动种类

当前我国开展的主要户外运动项目有登山、攀岩、攀冰、绳降、蹦极、漂流、冲浪、滑翔、滑水、穿越、野外生存、定向、远足、滑雪、潜水、滑草、高山速降自行车、山地自行车、热气球、溯溪、拓展、飞行滑索等。

4 户外运动进入中国后不同时代人们的体育观念与项目选择

4.1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

伴随着登山探险运动的引入,户外运动在中国开始慢慢发展起来,当时主要的运动项目就是由登山探险运动。这一阶段是中国户外运动的探索和学习阶段。这一时期,登山运动的兴起,体现人们因地制宜、随时变迁,以客观需要为准则的体育观念。因为想要攀登珠穆拉玛峰以及进行高山探险活动,征服大自然,对神秘的生物圈产生好奇心态,促进了户外运动的发展。当时的户外运动被人们认作是一种“挑战生命,挑战自然,挑战自己,勇攀高峰”的运动,这也是体现了一种冒险探索精神。另一项兴起的户外运动是攀岩,在一定技术程度上与登山有相似性。当时的人更多注重生存,想获得更好的生活,体育、户外运动对于绝大多数的民众来说是奢侈。

由于发展条件和观念的限制,这阶段人们对户外运动项目的选择多在登山与攀岩上。

4.2 20世纪90年代至2003年左右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当时的中国体育处于对外交往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体育观念、健身方式、体育项目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体质锻炼和身体健康成为民众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大众的生活中出现了健康的体育理念。在这之中,就包括户外运动的兴起。这一阶段,人们觉得户外运动是一项时尚的都市活动,在生活工作之余,也应走出去与大自然相处融合。

受制于国家政策与引导、经济的发展和大众体育观念的转变,这一时间段人们对户外运动项目的选择主要是健身性户外运动,比如,登山远足;消遣娱乐性户外运动:包括爬山、野营等。

4.3 2004年至今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现代社会的人们生活条件变得翻天覆地,都市和城镇居住地硬件设施条件也变得更便利,但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生活的机械化和沉重感,都市环境的喧嚣、快速的节奏、繁忙的工作,都让人们感到窒息和渴望逃离。因此,现代人们渴望接触和了解自然环境以及摆脱一成不变的生活状态,成为进行户外探索活动的主要动机。“健康”一词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健康追求己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中心内容之一。和谐体育观念成为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观念不断被提出。年轻一代的成长,体现了个性、标新立异的特点,他们选择户外运动的项目,也反映了他们的特征,包括冒险刺激性户外运动:蹦极、漂流;探险性户外运动,包括丛林探险、探洞等;挑战性户外运动,包括极限越野、野外生存、荒漠穿越等。参与者在进行户外运动过程中,所有的情绪和感想都离不开自然环境而生,而用运动的方式表达内心,人在不自觉中就进入一个纯粹的状态。这种状态让人摆脱生活的环境以及生活的感受,在另一个真实的环境里,回到自己的本真状态,原始简单的感受和反应,同时也无比地轻松和快乐。真实地感受到自己内心爆发的力量,理解人生命真正存在的意义,接触和融入到那个熟悉却又陌生的世界。现代人群“健康、环保、友谊”的观念也给户外运动的迅速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支持。信息时代高科技的发展,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无法像以前那样亲密。绝大多数人进行户外运动都不是独自一人进行的,往往需要团队合作,群体成员之间密切配合和相互信任,共同努力,凭借团队精神去完成活动,对于参与者来说,这是一种考验,同时也是一种满足,一种克服困难后的自信与成就感。

5 中国当前户外运动发展现状

(1)当前我国户外运动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逐渐呈现大众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为参与户外运动人群大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所以对于户外运动专业知识、技能的认识和掌握相对滞后。

(2)如何区分户外运动与休闲体育的概念与关联,对于户外运动参与者来说难度还是最大,户外运动与自助旅游、体育旅游、极限运动三者之间的界定是人们比较混淆的。

(3)户外运动参与者往往通过俱乐部组织、网络召集以及个人自助活动等形式进行户外运动。参加户外运动的人群,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不能到位,遇上意外事故往往束手无策,无法自救。

(4)户外运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代,而与之配套的相应发展策略,比如户外救援力量却还没有跟上户外运动的发展速度,这成为了各个户外运动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国各地虽已陆续组建了高原,山林环境的应急救援组织,但这些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都达不到与之配套的水平。国内目前根本没有大众的专业救援体系和救援队伍,遇到紧急事故,通常还是依靠公安、武警等方式来获救。

[1] 张志坚.户外运动的健身意义及其规范化[C].国家登山运动管理中心.

[2] 李红艳.户外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06.

[3] 王立平,孙妍,王磊.当前我国大众户外运动发展现状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4):19-23.

[4] 刘维红,潘仲秋,潘建华.“第三状态”与现代体育观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7(2):270-272.

[5] 秦双兰,齐宁.20世纪30年代我国体育观念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11(8):137-139.

G807.4

A

2095-2813(2017)07(c)-0186-02

夏凉(1994—),女,汉,浙江义乌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1.186

猜你喜欢
户外运动观念体育
维生素的新观念
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及其影响作用
坚持系统观念
冬季户外运动
户外俱乐部提升户外运动者环保素质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
观念摄影
无忧踏青清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