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在鉴别诊断稳定型心绞痛与变异型心绞痛中的应用价值

2017-11-30 07:47杨少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3期
关键词:变异型导联稳定型

杨少玲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心电图科 海南 昌江 572700)

·检测与诊断·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在鉴别诊断稳定型心绞痛与变异型心绞痛中的应用价值

杨少玲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心电图科 海南 昌江 572700)

目的: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在鉴别诊断稳定型心绞痛与变异型心绞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2015年某院收治的40例心绞痛患者根据病情的不同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变异型心绞痛组。对两组患者进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然后对比分析其动态心电图的特点及发生ST段抬高、T波高耸、室性早搏及U波倒置的情况。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动态心电图的特点是:在其心绞痛发作时,在其心电图中以R波为主的导联上可出现水平型ST段压低gt;0.1mv或水平型ST段延长gt;0.2秒、T波低平或倒置的情况。变异型心绞痛组患者动态心电图的特点是:在其心绞痛发作时,其心电图中Ⅱ、Ⅲ、aVF 导联的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抬高0.4 mv以上,有时可与其后的T 波融合而形成单向曲线),对应的Ⅰ、aVL 导联ST 段下移;V 5、V 6导联的ST 段抬高,对应的V 1、V 2导联ST 段下移。待患者的心绞痛缓解后,其心电图的ST段可较快恢复原位。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相比,变异型心绞痛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中ST段抬高、T波高耸、室性早搏及U波倒置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进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在鉴别诊断稳定型心绞痛与变异型心绞痛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心电图鉴别

心绞痛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是:该病可在任何时间发作,但主要在清晨发作。此型心绞痛患者病情发作的诱因主要包括进行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受凉等。此型心绞痛患者在病情发作时会出现心前区压迫感、紧缩感或发闷感,在原地休息一段时间或含服硝酸甘油1―2min其症状可得到缓解。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情发作的持续时间一般在3至15min之间,很少会超过15min。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疼痛的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后,其疼痛部位约有拳头或手掌大小,其疼痛可放射至颈部、左肩部、左臂内侧或上腹部[1]。变异型心绞痛是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主要类型,其发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和血栓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是:其发作无明显诱因,可在休息时发作,在夜间发作的几率较高。此型心绞痛患者在病情发作时可出现剧烈的疼痛且疼痛持续的时间较长。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常合并有心功能不全,其发病与心肌耗氧量的增加无关,而是由冠状动脉暂时性痉挛造成的一过性心肌缺血所致。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病情未发作时均无明显的不适症状,因此对其病情进行鉴别诊断的难度较高。本次研究主要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在鉴别诊断稳定型心绞痛与变异型心绞痛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40例患者均为2014-2015年某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这些患者在进行临床检查后,有35例患者被确诊患有稳定型心绞痛,有5例患者被确诊患有变异型心绞痛。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心脏病协会于1997年提出的稳定型心绞痛和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2)患者有稳定型心绞痛或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3)患者对临床检查与治疗的依从性良好。(4)患者无肺、肝、心、肾等器官的器质性疾病。(5)患者无恶性肿瘤病史。(6)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加此次研究且签署了对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将这些患者根据病情的不同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变异型心绞痛组。在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中,有男性20例,女性15例,其平均年龄为(58.72±5.34)岁。在变异型心绞痛组患者中,有男性3例,女性2例,其平均年龄为(58.69±5.6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所用的仪器为美国Mortara公司生产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仪。为两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仪进行24h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 [2],对比分析其心电图的特点及发生ST段抬高、T波高耸、室性早搏及U波倒置的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最新的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动态心电图的特点是:在其心绞痛发作时,在其心电图中以R波为主的导联上可出现水平型ST段压低gt;0.1mv或水平型ST段延长gt;0.2秒、T波低平或倒置的情况。变异型心绞痛组患者动态心电图的特点是:在其心绞痛发作时,其心电图中Ⅱ、Ⅲ、aVF 导联的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抬高0.4 mv以上,有时可与其后的T波融合而形成单向曲线),对应的Ⅰ、aVL 导联ST 段下移;V 5、V 6导联的ST 段抬高,对应的V 1、V 2导联ST 段下移。待患者的心绞痛缓解后,其心电图的ST段可较快恢复原位。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相比,变异型心绞痛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中ST段抬高、T波高耸、室性早搏及U波倒置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对比

3 讨论

变异型心绞痛是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主要类型之一[4]。此型心绞痛主要是因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出现暂时性的痉挛而引起心肌供血减少所致。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常在夜间发病,其发病诱因常不明显,在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时没有特异性的表现。对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可较长时间地监测其病情的变化情况,进而能明确诊断其病情。

目前,临床上对变异型心绞痛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相比,变异型心绞痛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中ST段抬高、T波高耸、室性早搏及U波倒置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可见,进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在鉴别诊断稳定型心绞痛与变异型心绞痛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1]秦瑞丽,董志强,吴振霞.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15(06):73-74.

[2]李军丽,曹昕.动态心电图诊断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2,12(05):189-190.

[3]刘婷,黄淑娟.诊断变异型心绞痛时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14,22(36):8127-8128.

[4]沈世进.动态心电图检测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电图分析与其临床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16,18(04):405-406.

R541.4

B

2095-7629-(2017)3-0130-02

猜你喜欢
变异型导联稳定型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及预后的价值
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其他导联心电图的比较与应用
多索茶碱辅助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观察
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诊断标准的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