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课堂探究性自主学习

2017-11-30 06:33吴凌云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4期
关键词:发现探究性学习自主

吴凌云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探究性的自主学习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生物教学的探究主要依循五个步骤,活动形式分类多样:从过程可分为完全探究和部分探究;从活动内容可分为发现式、推理式、实验式和体验式;从组织方式可分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与小组活动等。在探究活动中,还要注意一定的原则。教师要站在课改新的高度上,提供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探究,构建独特的知识空间。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自主 活动 发现 问题 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4-0145-02

在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的冲击下,国内外纷纷进行课程改革。新课程是开放、民主、平等的,其实质是重建“学校文化”。新理念必然要求新的教学方式。探究性学习以其特有的培养学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优势,成为适应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主要手段。如何运用恰当的活动形式,使探究性学习的优势发挥至最高限度,是目前课程改革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探究性自主学习的活动依据

在当今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浪潮中,inquiry(探究)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关键词之一。《牛津英语词典》中“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

这里所指的“探究”一般是指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而非科学家的探究。也就是说,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树立科学精神。

二、探究性自主学习的活动步骤

学生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提出问题)。

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假设、实验等探究活动,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获取证据)。

学生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形成解释)。

学生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评价解释)。

学生通过表达和交流,论证或修正他们自己的解释(交流解释)。

三、探究性自主学习的活动形式

(一)从过程来划分:根据探究性学习在生物课堂上的占用时间比例分类。

1.完全探究(即全程探究)。探究性学习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主导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教师很少发言,课堂上基本都是由学生的探究活动构成,有动手实验、发言、辩论等各种方式。前提是学生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可以用竞赛的方式进行。

2.部分探究活动。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分量只占课堂的一部分。整个课堂可以由一项或多项探究活动构成,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探究交替进行。这样的形式对学生课前的预习要求不高,主要在与培养学生现场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思维。

(二)从活动内容来划分:根据学生在生物学习中运用探究性学习的不同角度进行划分。

1.发现式探究:是以学生本身观察和经验为基础,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自我发现学习的主要内容。这就是常说的发现教学法。

2.推理性探究:是“没有动手做”而应用探究方法的探究,主要是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教学过程往往包括教师讲述、师生共同讨论、学生运用推理方法形成概念等。

例如在讲述泌尿系统时,在尿液形成的过程中,有三种液体出现,列出成分,要求学生根据知识点进行探究推断,并且述说理由。

学生根据上面的数据探究推断出:液体一为血液,原因是有大分子蛋白质;液体二为原尿,原因是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没有大分子蛋白质,但是有葡萄糖的存在;液体三为尿液,原因是全部的葡萄糖都已经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没有了葡萄糖,同时,尿素的量最多。

3.实验式探究:是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包括从问题的提出到最终的解释报告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经历发现问题、辨别变量、形成假设,根据控制变量的原则自行设计实验、执行实验,验证假设,并完成实验报告这一系列过程。

4.体验式探究:它的核心理念就是经由精心设计过的活动(体验)来训练单个或多个学生,以此达到锻炼他们认知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的目的。体验的内容要浓缩。体验之后要落到学生的感悟上。活动要适当。动静结合,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为宜。

(三)从组织方式来看:根据探究性学习中活动开展时采用的不同方式进行划分。

可以假定一个探究主题《预防艾滋病的传染》,看看不同的组织方式会有何不同效果。

1.角色扮演:学生模仿专家讲座。其中让部分学生作为专家,其他学生是听众,“专家”讲解部分基础知识,并接受“听众”的咨询。由于学生对这种形式较为感兴趣,所以学生课外的探究能力被唤起,做了大量的准备。教师临时决定“专家”的名单。想当好“专家”和想考倒“专家”的学生在模拟扮演中都十分活跃,达到了探究的目的。

2.頭脑风暴:让学生做“滴水实验”:1)全班每个同学有一个装满无色液体的烧杯和滴管,其中只有一到两个同学的烧杯中是氢氧化钠,其余都是水;2)每个同学可以互相用滴管把自己杯里的液体滴入别人的烧杯中;3)几分钟后,将酚酞滴入烧杯中,观察烧杯中颜色的变化。学生可以看到,原先只有一两个同学拥有能让酚酞变色的氢氧化钠,现在是变成了绝大多数同学杯中液体都变色了。这是通过实验,先给学生的一个认识上的冲击。紧接着就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的资料片:如“直面艾滋病”、中央台的“艾滋病晚会”等,再一次强化学生对艾滋病的强传播性和危害性的认识。通过这样的头脑风暴,学生就会体会到,只有自律,才能预防艾滋病的蔓延。

3.小组活动:学生可以自发形成小组,,每一小组挑选“预防艾滋病”的一个论题,如传染源追踪、传播途径探究、如何对待艾滋病人等等,针对性的去准备材料。在生物课堂上,各小组就自己研究的论题进行阐述,课后可以挑出优胜组的资料,举办一次展览。

四、探究性自主学习的活动原则

1.应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教师尽量让学生表达观点,要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及其相互促进,在多样化的科目中开展探究活动,强调多样化设计模式;把探究性学习与现代技术(如多媒体与互联网)相结合

3.问题的设计应首先关注“儿童的问题”,要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不同学段对探究水平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4.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挫折与成功。不仅强调活动中的动手,更重要强调动脑。

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学生从课堂上的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由过去从学科的概念、规律开始学习的方式变为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学习方式;教学模式也发生着根本的改变。对于生物课堂来说,探究性学习更多则体现在学生的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站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观的高度,创设探究性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创新,让每个学生去主动“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宝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俞志斌.生物教学中引发学生探究的策略[J].中学生物学.2004(1).14—15.

[3]徐仁静.中学生物创新教法 [M].学苑出版社.北京.1999.8.

[4]邱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目标及设计思路.福建师范大学.2005.10.

猜你喜欢
发现探究性学习自主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