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限对沙芥属植物种子寿命及贮藏物质的影响

2017-12-01 06:57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自治区野生特有蔬菜种质资源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0009内蒙古赤峰和润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内蒙古赤峰04079
种子 2017年10期
关键词:年限发芽率寿命

, , , , , , ,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自治区野生特有蔬菜种质资源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呼和浩特 0009;.内蒙古赤峰和润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内蒙古 赤峰 04079)

不同年限对沙芥属植物种子寿命及贮藏物质的影响

龙金飞1,郑清岭1,杨忠仁1,郝丽珍1,张凤兰1,常瑞青2,张红霞2,王艳慧2
(1.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自治区野生特有蔬菜种质资源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呼和浩特 010019;2.内蒙古赤峰和润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内蒙古 赤峰 024079)

以1~10年的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为试验材料,观测种子萌发和主要贮藏物质的变化,探讨沙芥属植物种子寿命及贮藏物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贮藏2~4年时数值较高,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分别从第5年和第7年开始发芽率低于50%。随着年限的增加,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逐渐降低,沙芥种子粗脂肪含量有所下降,而斧形沙芥种子粗脂肪含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沙芥种子平均寿命为4~5年,斧形沙芥种子平均寿命为6~7年,均为中命种子,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年限为2~4年。

沙芥; 斧形沙芥; 种子寿命; 贮藏物质

种子作为重要的繁殖器官,与植物的其他活有机体一样都要经历从发育、成熟到逐渐衰老、死亡的寿命终结过程[1]。种子寿命是指种子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生活力的期限,即种子存活的时间,实际上,每1粒种子都有它一定的生存期限,但现在尚无法测定每1粒种子的寿命[1]。目前,所指的种子寿命是一个群体概念,指一批种子从收获到发芽率降低至50%时所经历的时间,即该批种子的平均寿命[1-2]。作物种类、种子本身遗传特性及环境因素等会影响种子寿命长短。Ewart根据植物种子寿命的长短将种子分为短命种子(3年以内)、中命种子(或常命种子,3~15年)和长命种子(15年以上)[3]。十字花科蔬菜大白菜和芥菜种子均为中命种子(种子寿命均为4~5年[2]),沙漠植物驼绒藜种子为短命种子(种子寿命为2~3年[4])。

沙芥属(PugioniumGaertn)为亚洲中部蒙古高原沙漠沙地特有属[5],是典型沙生植物类群[6],包含沙芥(P.cornutum(L.) Gaertn.)和斧形沙芥(P.dolabratumMaxim.)2个种[7],集菜用、饲用、药用、保健、防风、固沙等多种功能于一体[8-9],以种子繁殖为主。沙芥属植物是生长在荒漠、半荒漠地带流动或半流动沙地上的十字花科植物[10-11],目前,沙芥属植物种子主要研究集中在种子的萌发[12-14]、发育与休眠[15-16]、超干贮藏[17-18]、脱水耐性[19]等方面,而关于沙芥属种子寿命的研究未见报道。由于种子寿命会影响种子资源的贮藏及利用,更会影响播种量及成苗情况,进而会影响经济效益,因此,本试验以室温贮藏1~10年的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其不同贮藏年限下的种子萌发及主要贮藏物质变化的测定,探讨沙芥属植物种子寿命类型及贮藏物质的变化规律,以期为沙芥属植物种子在农业生产上的利用和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以1~10年内(分别采收于2006—2015年)的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室温贮藏)为试验材料。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的长度、宽度、厚度分别为(8.47±1.05)mm、(2.96±0.31)mm、(1.95±0.24)mm,(5.40±0.36)mm、(2.31±0.14)mm、(1.44±0.08)mm。

1.2 萌发试验

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用2%的NaClO溶液消毒10 min,用蒸馏水清洗数次,均匀摆放在铺有2层湿润滤纸的90 mm培养皿中,在20 ℃/30 ℃(12 h/12 h)黑暗条件的培养箱中进行发芽试验[8]。以胚根突破种皮为发芽标准,每隔24 h统计发芽情况,并及时补充蒸馏水。发芽试验在第10天结束,并称取所有发芽种子鲜重和干重。计算发芽指标[20]:

发芽率(%)=发芽终期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总数×100%;

发芽势(%)=第5天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总数×100%;

发芽指数(GI)=∑(Gt/Dt)(式中,Dt为发芽日数,Gt为与Dt相对应的每天发芽种子数);

活力指数(VI)=GI×S(式中,GI为发芽指数,S为发芽种子幼苗鲜重)。

1.3 主要贮藏物质测定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采用蒽酮试剂法[21];还原糖含量测定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20];淀粉含量测定采用硫酸蒽酮法[2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21];粗脂肪含量测定采用索氏提取法[21]。

1.4 数据处理

SPSS 21.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方差分析,样本间差异显著性用Duncan’s检验,用Excel 2010软件制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贮藏年限下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大小及含水量的变化

由表1可知,沙芥和斧形沙芥果实千粒重范围分别为45.07~91.16 g、28.71~54.17 g,种子千粒重范围分别为17.94~34.11 g、8.32~10.64 g,沙芥果实和种子的千粒重均大于斧形沙芥;沙芥种子含水量变化范围为4.95%~6.16%,斧形沙芥种子含水量变化范围为5.26%~6.98%,同一贮藏年限的斧形沙芥种子含水量略高于沙芥。

2.2 不同贮藏年限下沙芥和斧形沙芥幼苗干鲜重变化

由表2可知,沙芥和斧形沙芥幼苗干重和鲜重均以第2年的值最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沙芥和斧形沙芥分别在第7年和第9年降为0。沙芥幼苗的干物质比在0.11~0.18之间变化,而斧形沙芥则在0.06~0.09之间变化,可见沙芥幼苗干物质比大于斧形沙芥。

2.3 不同贮藏年限下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活力变化

由表3可知,贮藏1年的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发芽率较低,在第2年迅速升高,并在2~4年内保持高发芽率后下降;沙芥种子从第5年开始发芽率低于50%,第7年之后失去萌发能力,而斧形沙芥种子从第7年开始发芽率低于50%,第10年发芽率为0。

随着年限的增加,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贮藏2~4年时数值较高,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分别从第5年和第7年开始发芽率低于50%。其中斧形沙芥种子在第9年时仍有一定的发芽率和活力,而沙芥种子在第6年时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已降为0,说明斧形沙芥种子活力保持的年限要高于沙芥。

表1 沙芥和斧形沙芥果实、种子千粒重及含水量的变化

年限(年) 沙 芥 斧形沙芥 果实千粒重(g)种子千粒重(g)种子含水量(%)果实千粒重(g)种子千粒重(g)种子含水量(%)191.16±0.74a34.11±2.44a5.10±0.04f54.17±0.57a10.64±1.05a6.06±0.01d271.85±5.44b30.49±2.12bc5.40±0.13d34.38±0.19b10.44±0.86a5.55±0.10f372.99±1.12b30.58±1.33bc5.31±0.10e29.08±0.08e8.45±0.76b5.26±0.39g470.95±4.33b28.77±1.64c6.16±0.24a28.71±0.61e8.39±0.71b6.47±0.19b573.22±0.60b31.04±0.68b5.87±0.19b———662.11±0.04c26.11±0.96d4.95±0.49i29.96±1.48de9.50±1.28ab5.62±0.07e751.07±0.84d19.78±2.40e5.83±0.05c29.65±0.70de9.88±0.85a6.26±0.61c845.08±0.49e17.81±0.97e5.02±0.02h———945.63±1.14e18.46±1.24e5.05±1.92g30.71±0.75cd8.32±1.18b6.98±0.37a1048.17±0.36de17.94±0.94e5.04±0.12g31.76±1.54c9.90±1.15a6.24±0.05c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表示没有数据;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性显著。下同。

表2 沙芥和斧形沙芥幼苗干鲜重变化

年限(年) 沙芥幼苗 斧形沙芥幼苗 鲜重(g)干重(g)干物质比鲜重(g)干重(g)干物质比12.48±0.96b0.45±0.15ab0.18±0.01a1.47±0.15b0.13±0.02b0.09±0.02a24.06±0.47a0.48±0.03a0.12±0.01c2.41±0.23a0.15±0.01a0.06±0.01c32.72±0.50b0.39±0.05b0.14±0.02b1.45±0.20b0.10±0.01c0.07±0.01bc43.99±0.12a0.42±0.06ab0.11±0.02c1.50±0.16b0.11±0.02c0.07±0.01bc51.15±0.67c0.14±0.10c0.12±0.04c———60.06±0.01d0.01±0.01d0.14±0.03b1.25±0.28b0.12±0.02bc0.09±0.01a70d0d0d0.54±0.24c0.03±0.01d0.07±0.02bc80d0d0d———90d0d0d0.14±0.02d0.01±0.01e0.08±0.01ab100d0d0d0d0e0

注:干物质比为幼苗干重与鲜重的比值。

表3 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活力的变化

年限(年) 沙芥种子 斧形沙芥种子 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157±13b19±2c8.23±1.91c29.39±5.97c59±3c35±5c14.91±4.24d20.13±4.49d291±7a85±7a27.19±5.01a111.21±8.12a91±5a91±6a39.80±2.76a96.02±9.44a390±10a84±13a17.93±2.83b99.42±9.32b81±13ab67±8b24.54±4.21b67.19±5.54b494±3a88±3a28.02±1.96a111.81±7.75a80±6ab64±10b21.00±5.59c61.81±6.81bc539±7c24±7c8.24±2.23c12.47±2.05d————62±1d0d0d0d67±6b40±7c16.53±1.53d52.79±5.60cd70e0d0d0d44±6d6±2d4.35±1.71e1.93±0.93e80e0d0d0d————90e0d0d0d3±2e0d0.75±0.12f0.11±0.01e100e0d0d0d0f0d0f0e

2.4 不同贮藏年限下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寿命比较

由表4可知,沙芥种子寿命为4.8年,而斧形沙芥种子寿命为6.7年,可见在室温条件下斧形沙芥种子寿命长于沙芥种子。

表4 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寿命

材料T1(年)G1(%)T2(年)G2(%)Tx(年)沙芥种子4945394.8斧形沙芥种子6677446.7

注:参考胡小荣等[22]的计算方法,Tx=T1+(G1-50)×(T2-T1)/(G1-G2)。Tx为种子寿命;T1为发芽率降至50%前种子贮存的时间(年);T2为发芽率降至50%后种子贮存的时间(年);G1为发芽率降至50%前的种子发芽率(%);G2为发芽率降至50%后的种子发芽率(%)。

2.5 不同贮藏年限下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主要贮藏物质的变化

由图1可知,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可溶性糖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均在第3年达最大值,其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2.86%~3.48%、2.87%~3.55%。

图1 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由图2可知,贮藏1年后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还原糖含量均下降。沙芥种子还原糖含量在1.10%~5.60%之间变化,其中在2~4年时处于稳定状态,之后下降。斧形沙芥种子还原糖含量在1.50%~5.50%之间变化,在3~4年也处于稳定状态,之后下降。同一年限沙芥种子的还原性糖含量基本上要大于斧形沙芥。

图2 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由图3可知,随着年限的增加,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淀粉含量的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沙芥种子的淀粉含量在1.34%~2.14%之间变化,斧形沙芥种子淀粉含量在1.25%~2.31%之间变化;1~3年沙芥种子的淀粉含量小于斧形沙芥,但4年后沙芥种子的淀粉含量要大于斧形沙芥。

由图4可知,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为8.15%~8.56%、8.30%~8.79%,且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年限的增加总体上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同一贮藏年份沙芥种子的蛋白质含量要低于斧形沙芥。

图3 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淀粉含量的变化

图4 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由图5可知,沙芥种子粗脂肪含量在34.49%~41.90%之间变化,斧形沙芥种子粗脂肪含量在32.93%~38.19%之间变化;沙芥种子粗脂肪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减少,而斧形沙芥种子粗脂肪含量总体变化不大,可见斧形沙芥粗脂肪含量受贮藏时间影响较小。

图5 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粗脂肪含量的变化

3 讨 论

3.1 沙芥属植物种子寿命的探讨

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是影响种子在贮藏期间生活力和活力保持的关键因素[23-24]。赵鹏研究表明,不同含水量、不同贮藏温度贮藏的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均以自然含水量且以室温贮藏的条件下其种子寿命最长[25],说明自然含水量的沙芥属植物种子室温贮藏的环境条件对种子寿命的影响较小,本实验所选用的材料均贮藏于相同的室温条件,即该条件对沙芥、斧形沙芥种子寿命的影响较小,其种子寿命长短及发芽率高低主要受贮藏年限的影响。

种子寿命是种子保持生活力的时限,种子生活力是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种子寿命影响发芽率的高低。发芽率可以反映出种子是否具有生活力,其高低可以衡量种子寿命。沙芥种子在2~4年时发芽率能达到90%以上,5年之后低于50%;而斧形沙芥种子2年时发芽率高于90%,3~4年时高于80%,7年之后低于50%。沙芥种子第4年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显著高于第5年,斧形沙芥种子第6年的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第7年。而根据种子寿命计算公式得知,在室温贮藏条件下,沙芥种子寿命为4.8年,斧形沙芥种子寿命为6.7年;沙芥种子平均寿命为4~5年,斧形沙芥种子平均寿命为6~7年。Ewart将种子分为短命种子、中命种子和长命种子[1],沙芥属植物的种子平均寿命分别为在4~5年和6~7年,均为中命种子。贮藏2~4年的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的发芽率在80%以上,且其种子活力较高,建议为生产用种。

3.2 沙芥属植物种子贮藏物质的变化与种子寿命的关系

糖类、蛋白质、脂肪是种子三大类主要贮藏物质[3]。有研究报道在油菜、向日葵、、棉花等油性种子贮藏过程中,种子中的脂质总量逐渐下降[26],黄瓜种子[27]、辣椒种子[28]、油菜种子[29]随贮藏时间的增加,淀粉与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Basavarajappa等在研究玉米种子时发现,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物质能量代谢受到影响,蛋白质合成及糖类物质代谢能力下降,从而造成种子活力下降[30]。Kalpana等报道,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木豆种子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31]。在洋白菜、大豆与豌豆种子研究中,也有相同的报道[32-33]。本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种子内糖类的含量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这可能主要用于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呼吸代谢消耗。在种子的贮藏过程中脂肪较蛋白质和糖类物质容易水解和氧化,常因酸败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对种子生活力造成威胁[3],因此含油量高的脂肪类种子难耐贮藏,种子寿命短。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作为脂肪类种子[8,12],室温贮藏的寿命也较短,平均只有4~5年和6~7年。沙芥属植物种子寿命要短于蛋白质种子如豌豆种子[34](其种子寿命为15年左右)、苜蓿种子[34](其种子寿命为30年左右)以及粉类种子如水稻种子[35](其种子寿命为11年左右)。杜燕等[36]报道在昆明自然条件室温贮藏的甘蓝型油菜种子寿命为8~9年,可知同为脂肪类种子的油菜种子寿命也大于沙芥属植物种子。

4 结 论

在室温贮藏条件下,沙芥种子平均寿命为4~5年,斧形沙芥种子平均寿命为6~7年,均属于中命种子。建议生产中应以2~4年的沙芥种子和斧形沙芥种子为播种材料。

[1]高荣岐,张春庆.种子生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蔬菜栽培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毕辛华,戴心维.种子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4]乌仁其木格,易津.不同贮藏条件对驼绒藜种子寿命的影响[J].种子,2008,27(10):6-9.

[5]周世权,蓝登明,赵杏花,等.沙芥属(PugioniumGaertn.)植物的分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1):179-182.

[6]赵一之.沙芥属的分类校正及其区系分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0(2):197-199.

[7]卢琦,王继和,楚建民.中国荒漠植物图鉴[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8]宋兆伟,郝丽珍,黄振英,等.光照和温度对沙芥和斧翅沙芥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0,30(10):2 562-2 568.

[9]张凤兰.沙芥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10]唐志红,王倩,何芳兰,等.沙芥属(十字花科)的起源、分类与进化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14,34(8):1 714-1 720.

[11]贺晓,周世权,闫洁,等.沙芥和斧形沙芥营养器官的解剖学观察[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8,12(2):97-101.

[12]张卫华,郝丽珍,王彦华,等.沙芥种子吸水和发芽过程中几种贮藏物质的含量变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4):528-530.

[13]徐世才,张治科,李延清,等.不同温度和不同浸种时间对沙芥种子萌发的影响[J].种子,2007,26(1):9-11.

[14]张凤兰,杨忠仁,郝丽珍.光照对沙芥种子萌发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11,47(6):625-629.

[15]韩海霞.沙芥种子发育及休眠生理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

[16]杜永光,郝丽珍,王萍,等.沙芥生长发育及种子产量形成与播种期关系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6,21(5):118-122.

[17]赵鹏,张凤兰,张轶婷,等.贮藏温度和超干处理对沙芥属种子萌发及解剖结构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13,33(7):1 378-1 387.

[18]赵鹏,张轶婷,郝丽珍,等.超干处理对沙芥属蔬菜种子活力及抗氧化代谢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334-342.

[19]孔德娟,郝丽珍,张凤兰,等.沙芥种子发育过程中的脱水耐性[J].植物生理学报,2014,50(3):324-330.

[20]宋松泉,程红焱,龙春林,等.种子生物学研究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1]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2]胡小荣,陶梅,卢新雄,等.油菜种子贮存最适含水量与贮藏寿命研究[J].种子,2006,25(10):22-26.

[23]汪晓峰,景新明,郑光华.含水量对种子贮藏寿命的影响[J].植物学报,2001,39(6):551-557.

[24]申丽霞,王璞,张软斌.种子寿命与超干贮藏[J].种子,2004,23(2):45-47.

[25]赵鹏.沙芥属蔬菜种子超干贮藏生理生化基础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

[26]Priestley DA. Seed Aging:Implications for seed storage and persistence in the soil[M].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6.

[27]崔鸿文,王飞.黄瓜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某些生理生化规律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0(1):51-54.

[28]刘月辉,王登花,黄海龙,等.辣椒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分析[J].种子,2003,22(2):51-52,87.

[29]王煜,田廷亮,扶惠作,等.油菜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异[J].中国油料,1994,16(3):11-14.

[30]Basavarajappa BS, Shetty HS, Prakash HS. Membrane deterioration and other biochemic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accelerated ageing of maize seeds[J].Seed Science amp; Technology,1991,19(2):279-286.

[31]Kalpana R, Rao KVM. Protein metabolism of seeds of pigeonpea (Cajanuscajan(L.) Millsp.) cultivars during accelerated aging[J].Seed Science amp; Technology,1997,24(3):475-483.

[32]孟祥栋,李曙轩.菜用大豆种子活力与DNA,RNA及蛋白质合成的关系[J].植物生理学报,1992,28(2):121-125.

[33]黄上志.人工老化处理的卷心菜种子的热激蛋白合成[J].植物生理学报,2000,36(1):8-11.

[34]梁国玲.室温下不同贮存年限豆科牧草种子寿命的研究[J].种子,2011,30(6):80-82.

[35]胡群文.延长水稻种子室温贮藏寿命的生物学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36]杜燕,蒋海玉,严远鑫.油菜种子贮藏特性的研究[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1,37(4):290-293.

Effect of Seed Longevity and Storage Material inPugioniumGaertn at Different Storage Years

LONGJinfei1,ZHENGQingling1,YANGZhongren1,HAOLizhen1,ZHANGFenglan1,CHANGRuiqing2,ZHANGHongxia2,WANGYanhui2
(1.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gricultural College,Inner Mongolia Key Laboratory of Wild Peculiar Vegetable Germplasm Resource and Germplasm Enhancement,Huhhot Inner Mongolia 010019,China;2.Inner Mongolia Chifeng Kernel Agricultural High-tech Industries and Development Co.,Ltd, 024079,China)

The germination indexes and main storage material of seed inP.cornutum(L.) Gaertn.andP.dolabratumMaxim. storage for 1 to 10 years were investigated,and discussing the seed longevity and the change of storage material.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seed germination rate ofP.cornutum(L.) Gaertn. The seeds germination rate,germination force,germination index and vigor index increased at first and kept for 2 years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extension of time.The content of soluble sugar and starch increase at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extension of time.The content of reducing sugar and soluble protein reduced gradually.The content of crude fat ofP.cornutum(L.) Gaertn. also declined,but there was no obvious change in theP.dolabratumMaxim.The seed average longevity ofP.cornutum(L.) Gaertn.was 4-5 years,while the seed average longevity ofP.dolabratumMaxim.was 6-7 years,both of them belong to medium longevity,the workable lifetime was 2-4 years i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cornutum(L.) Gaertn.;P.dolabratumMaxim.; seed longevity; storage material

2017-03-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1541;3116039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04);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15 MS 0359)。

龙金飞(1997—),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沙生蔬菜种质资源与创新研究;E-mail:929337974@qq.com。

张凤兰,副教授,主要从事蔬菜种质资源与创新研究;E-mail:zhangfenglan041105@163.com。

10.16590/j.cnki.1001-4705.2017.10.015

Q 945

A

1001-4705(2017)10-0015-06

猜你喜欢
年限发芽率寿命
人类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化学诱变剂EMS对知母种子萌发的影响
马烈光养生之悟 自静其心延寿命
探讨低温冷冻条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关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标准的探讨
人类正常寿命为175岁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
外地参保年限可连续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