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介融合下的医学图书增值服务

2017-12-04 08:10
现代出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立体化纸质医学

◎ 王 楠

多媒介融合下的医学图书增值服务

◎ 王 楠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传统纸质媒介纷纷向多媒体和全媒体转型。随着医学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形成了纸质图书与数字资源相融合的立体化出版模式。

图书增值服务;立体化出版;书网互动;二维码

一、“立体化教材”知识服务体系

为适应广大医学生及医务工作者的医学教育需求,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于2010年启动了“立体化教材”项目,并获批“十二五”国家重点数字出版项目。该项目将纸媒教材、多媒体资源及专业数据库相结合,通过互联网平台向读者提供增值服务。我社在传统医学图书出版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作者资源,其中大多数均长期处于教学一线,拥有大量内容资源。根据医学专业的学科性质及教育层次,我社逐步构建了系统、全面的医学教育资源体系,为数字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传统的纸媒教材通常以单纯的文字和图片为主,而医学专业的学科性质使得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储备,仅凭书本文字很难全面学习记忆,立体化教材的服务模式则恰好弥补了纸质教材的不足。具体来说,就是按照医学专业学科分类,以现有纸媒教材作为内容主体,进一步开发作者的优质教学资源,将模拟试题、教师课件、示例图片、音视频及动画等多种形式的资源相互整合,将我社医学教育网作为发布平台,将专业知识服务提供给广大读者。读者在购买我社纸质教材后,可获得附赠的网络资源激活码,登录医学教育网并输入激活码即可获得与纸质教材相对应的数字资源,进行在线浏览学习。

立体化教材可使知识的呈现更加丰富直观。例如,对于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基础学科,学生在阅读纸质教材的同时,配以作者的教学课件、图片库、模拟动画等不同形式的网络教学资源,可多角度地展现教材中原本静态、平面的内容,帮助学生清晰透彻地理解相关专业知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目前我社本科、大专、高职高专、成人教育等多套不同层次的医学教材均采用了此种增值服务模式。实践表明,这种书网互动形式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优质、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同时也为出版社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截至目前,我社已有注册用户6万余人,很多读者将增值服务作为其选购教材的标准,一些医学院校会优先选择配有增值服务的教材作为学生用书,而作者也愿意将教学工作中积累的珍贵内容资源加入参编教材中。

二、考试培训及考试书增值服务

我社在考试培训方面,出版了国家临床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和护理学专业资格考试等相关复习丛书。为满足考生的复习需要,我社也针对不同专业层次配套推出了考试培训和考试书增值服务。与教材增值服务类似,考生在购书后可获得相对应的网络教育资源和免费赠送的网上学习券,登录我社医学教育网即可在线使用。网络教育资源包括模拟试卷及历年真题解析,使考生在做题时能够正确把握出题思路,做到更有针对性地复习。利用随书赠送的网上学习券,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在线模考,以便于自测复习成果。另外,为了给广大考生提供更完善的教学服务,我社还推出了“名师讲堂”栏目,邀请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优秀教师对相关考试科目进行串讲,课程均为视频形式,内容涵盖考试大纲点评、考点分析、经典试题解析等,力求为考生进行全面透彻的考前冲刺辅导。不难看出,单纯的纸质图书已难以充分满足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需求,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正在向数字化教学模式转变,网络课程、在线模考等多种形式的增值服务已成为考试书的必要辅助和支撑,进而使考试书的出版价值得到有效提升。

相比于传统纸质图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更加灵活高效,这同时也需要出版社拥有强大的编辑力量以及专业的网络技术维护人员。由于考试书具有较高的时效性,且部分专业知识点还可能会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而发生变化,因而需要根据考试大纲及时调整,更新题库等学习资源,以保证为广大考生提供最新的考试信息和前沿的医学知识。

三、基于微信的书网互动服务

以上两种增值服务均以我社医学教育网作为平台,读者需通过电脑在线浏览教学资源。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纸媒图书纷纷融合了二维码技术,除了将其作为出版社的重要营销渠道外,还可用于为读者提供增值服务。

微信是专为手机等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为充分利用这一社交平台,我社正式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在为读者推送图书资讯的同时,也将增值服务模式扩展至移动终端设备,为读者提供基于微信的书网互动服务。读者购书后可刮开封底二维码,通过移动设备微信扫描后关注我社公众号并成功绑定,以激活相应图书的书网互动服务,之后只需利用公众号界面的“扫一扫”功能,扫描正文中的二维码即可访问与图书配套的图片、音频、视频或模拟试题等数字资源。

基于微信的书网互动服务与通过电脑登录网站获取增值服务相比,在服务模式上有较大创新和改善,这一点毋庸置疑。微信可支持跨平台发送文本、图像、语音和视频等多种类型文件,其中音频和视频已覆盖wav、mp3、mp4、rm、wmv、avi等主流媒体格式,这也保证了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能够通过微信平台得到良好的呈现。每本书的二维码只能与一个微信号绑定,因而起到了一定的版权保护作用。读者利用手中的移动设备,无需通过电脑,即可方便快捷地浏览相关数字资源,实现了移动设备与纸媒图书相结合的教育服务模式。

我社现有多部专著采用了此种形式,这同时也是其特色亮点,有效带动了图书销售。目前我社微信公众号的用户数量已突破4000人,并获得了读者广泛好评。以手术操作类图书为例,传统纸质书多采用文字叙述配以图片示意的形式将手术关键步骤一一呈现,相对缺乏连贯性与立体感,而随着二维码的引入,可直接将专家的手术操作录成视频,或制作手术步骤的模拟动画,读者在阅读书本的同时,只需利用手机扫描即可观看,更加便于深入学习和理解。考虑到微信的受众面较广,我社部分教材和考试书也利用此种形式在书中加入知识链接或试题,加强了不同媒介间的互联互通。

作为医学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在确保图书内容质量的前提下,出版社应时刻关注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的需求变化,重点突出“服务”二字。面对新的出版环境,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强大兼容性和高效性,通过互联网渠道提供优质全面的增值服务,力求最大程度地方便读者获取专业知识。一方面应创新出版理念,尝试将有机整合多种形式的资源,呈现灵活多变的教育服务;另一方面,出版社应配备专业人员,保证平台系统的稳定,以便读者安全访问网络资源。同时,还应通过后台及时监测对资源的具体使用情况,统计激活码的使用数量,分析激活频率较高或读者购买较多的网络资源类型,更好地把握当前的教育需求和方向,从而指导改善并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在出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出版机构的功能和定位也在不断变化。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带动传统出版转型,出版社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敢于突破传统,不断探索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融合发展的路径,实现全方位、立体化增值,不断优化教育服务质量,形成以纸媒图书为核心,多媒介融合的医学知识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广大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

(王楠,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有限公司编辑)

猜你喜欢
立体化纸质医学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
2021年家庭医学(下)总目录(1~11期)
《安徽医学》稿约
欢迎使用《安徽医学》在线投稿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为什么要读纸质书
电子疲劳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图书选题的立体化经营思路
浅议技工院校网页设计课程实训立体化教学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