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有效复习 提升核心素养

2017-12-05 02:18武汉市黄陂区前川第六小学
成才 2017年11期
关键词:结构图木棒整理

■ 武汉市黄陂区前川第六小学 张 剑

引领有效复习 提升核心素养

■ 武汉市黄陂区前川第六小学 张 剑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的教与学过程中应当特别关注的基本素养,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能力。东北师大的马云鹏教授将数学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10个核心词联系起来。如何在复习课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引领学生进行有效复习,以适应新课程改革,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

复习课既不同于新授课,更不同于练习课。新授课目标集中,只需攻下知识上的一个或几个“点”;练习课是将某一点或一部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而复习课一方面要关注的是“整理”,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对比梳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容易模糊的知识清晰化;另一方面要落实的是“复习”,达到温故而知新之目的,是学生对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再学习,加深对知识理解,理清知识间联系,进一步提高数学知识掌握水平,提高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和学生不喜欢上复习课,都觉得复习课难上、枯燥、乏味。因此,笔者立足自己的课堂教学,以“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理念为指导,对小学数学复习课进行了尝试与探索。

一、创设有趣情境,“趣”中显应用

复习课就是对已学过知识的再学习,由于学生学习内容已失去新鲜感,加上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无味,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想要扭转这种局面,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寓教于乐,寓学于趣,大大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复习《乘法口诀》时,借创设学校组织去儿童乐园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列乘法算式求图中小朋友的人数。让学生列出不同的乘法算式来解决问题。这样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数学从学生的生活中走出来,使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课堂上学习的气氛更加浓厚、每个孩子都参与了进来。小学生最喜欢游戏,也最需要游戏。愉快的游戏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如,在复习《圆的认识》时,我创设了“猜一猜”的游戏环节:今天我们来玩个藏宝游戏,要求宝物藏在离这棵树3米的地方,宝物可以藏在哪里呢?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想到用圆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创设有趣的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系统梳理知识,“理”中建模型

复习课要求把平时相对独立、零散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连成线、织成网、组成块,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有助于促进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也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因此,在复习时,应该将知识的梳理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来思考。

在学生梳理建构的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参与,注意观察,并适时、适当地进行点拨与引导,引导学生根据知识的特点灵活选择知识结构的呈现方式。知识间是按一定逻辑顺序发展的、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这些知识的梳理适宜采用网络结构图、树状结构图等结构图来理清知识发展的脉络。如《因数倍数的整理复习》中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各种概念间的逻辑联系,《平面图形面积的整理复习》中各种平面图形面积间的生长关系,采用结构图的形式呈现,更易让学生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平面图形面积的整理复习》中学生整理出下面的树状结构图,从下往上看,是知识的生长过程,长方形是学习各种图形的基础;由上往下看,是学生学习的方法——转化的渗透。

若知识间没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更多的是并列关系,那么这些知识的梳理适合采用图表式。如《圆柱与圆锥的整理复习》涉及到特征、表面积、体积等知识,通过列表呈现会更加清晰。又如在复习《常见的量及计量单位》时,牵涉到长度、面积、体积、容积等计量单位的概念、名称与进率,通过列表呈现,学生一目了然。

还有的知识间存在包含关系,可用集合图呈现。如:在《四边形的整理复习》中复习四边形的分类时就可用集合图来表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总之,在整理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能根据知识结构特点灵活选择呈现方式,构建模型思想。

三、精心设计练习,“练”中求创新

数学复习课不只是知识再现的舞台,还是知识再创造的平台。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练习题设计应该体现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例如,在《圆柱和圆锥的复习》教学中,我出示了一根底面直径是20厘米,长3分米的木棒让学生根据条件提问。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提出了这样的8个问题:(1)这根木棒的体积是多少?(2)这根木棒的表面积是多少?(3)如果把它削成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多少?(4)这根木棒滚动一周的面积是多少?(5)把这根木棒沿横截面锯成两段,表面积增加了多少?(6)把这根木棒沿底面直径锯成两半,表面积增加了多少?(7)把这根木棒竖起来占地面积是多少?最后教师引导提出问题;(8)把这根木棒沿横截面斜着切成下图,体积是多少?

这样的设计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达到解一题、通一类、带一串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铺垫基石。又如在《立体图形的整理复习》中,学生归纳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从上到下大小相等,它们都可以用底面积×高计算体积。从而猜想只要是从上到下大小一样的直柱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高计算,还有学生用一样的椭圆形叠加的方法加以验证。看到这层知识的外延的同时,让我欣喜地感受到学生们能学会思考、大胆猜想、触类傍通、有理验证,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核心素养反映了数学的本质与价值,反映了数学知识所蕴涵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也可以说反映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灵魂。因此,在引领学生进行有效复习的同时,应有意识地体现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复习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真正成为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有效数学复习活动的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责任编辑 郑占怡

猜你喜欢
结构图木棒整理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组织结构图
挑木棒
挑小木棒(节选)
概率知识结构图
第十九届中共中央组织结构图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聪明的木棒
整理“房间”
整理房间
P-3C“奥利安”反潜机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