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高校学生育人功能研究

2017-12-05 15:20刘博
新一代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公益活动微时代综合素质

刘博

摘 要: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日益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价值观念,本文以兰州市五所高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学生及教师的走访和问卷调查,了解到目前大学生使用新媒体及其平台的特点,新媒体的表现形式,总结出新媒体的三大育人功能——思想育人功能,实践育人功能及文化育人功能,以期利用新媒体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微时代;新媒体;综合素质;公益活动

新媒体是指在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媒体形态,相对于报刊、广播、书信、电视、电话、电影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依托于数字技术、互联网、网络移动技术、非线性传播技术等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型媒体形式。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又被形象的称为“第五媒体”。

截止2017年6月,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显示,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9.32亿。整体网民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所占比例为41.5%。可以预测,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及其平台的发展,不久的将来中国将迎来全民在“微”的时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各种新媒体技术及平台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学习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为大学生的教育带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展示类、聊天类、论坛类三种。展示类新媒体是以网络平台作为载体的一种特殊形式,能够展示静态和动态的信息,以此来实现交流和传播的目的。例如博客、网站、数字电视等等。聊天类新媒体主要形式为个体聊天和交流。例如QQ、微信、电子邮件、MSN等。论坛类的新媒体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个体,在利用网络设定程序的基础上,从个人逐步扩展到班级和学校等单位,并且逐步形成多人参与的交流平台。主要包括QQ群、贴吧、校园BBS、校内网、直播软件平台等。

大学生应用新媒体的时间长,范围广。调查显示:98%的学生每天会通过手机或电脑上网;其中69%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大学生上网地点灵活多變,有宿舍、教室、餐厅、图书馆、校园等。91%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平时了解信息的媒体平台为网络,而传统媒体电视、广播、书籍、和报纸共占到9%;智能手机成为应用新媒体的主流工具,目前大约有98%的在校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

二、新媒体的育人功能

(一)思想育人功能

首先,新媒体对高校学生有道德导向作用。新媒体的高度开放性、虚拟性等特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满足教育主体跨时空的需要,而且能够满足教育主体个性化的需要,大大地提升了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育人功能。调查显示,48%的学生上网获取资讯及进行新闻评论;17%的学生亲自参与时政评论。学生自己主动通过观看视频,浏览论坛进行自我教育和思想上的自我成长;其次,学校借助新媒体手段易形成思想教育的合力。目前有11%的学生家长会关注学校老师的微博、微信,31%的学生会通过电子邮件及QQ等方式与班主任或辅导员交流学生的情况。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开辟了新领域,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手段。在构建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大学生道德自觉和精神满足上起了推动作用。

(二)文化育人功能

首先、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受教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查中发现已有高校开设了网络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在业余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据调查,有37%的高校学生会在课余时间利用手机、电脑等工具通过网络进行网上观看视频公开课及主动进行其它课程的学习,有41%的学生开始使用电子阅读方式,这使得传统被动的受教模式变为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了原有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一局面。

其次、新媒体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教育手段。课程教学中课件、案例经过教师精心准备,借助先进的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电子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提高教学传播速度和效率,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远程网络教育也深入教学中,通过微课、MOOC等学生获取信息资源时间周期变短、效率提高。新媒体教学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教材滞后的现状,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三)实践育人功能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宽阔的社交及实践平台。新媒体诞生以前,高校学生的交往范围是相对狭小和固定的,而新媒体的诞生极大地拓宽了高校学生的交往渠道。大学生可以通过QQ、微博、微信、网络游戏、博客等各种媒体方式与途径接触到各类人群,进一步扩大了高校学生的交往范围,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生依靠新媒体途径获取就业信息,兼职信息,实现多渠道就业、获得创业及兼职机会。大学生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关注公益活动,关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软件进行班务管理,在线开会,并在积极参加之后展示活动风采、交流参会及实践心得。通过这些新媒体平台,学生弥补了长期在学校扮演单一角色中造成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不足,让大学生处在一个真实且充满着矛盾及挑战的环境中,积累了社会经验,增加了人生阅历。

在微时代背景下,积极发挥新媒体正面育人的三大功能,进一步利用新媒体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曹凤才,田维飞.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6).

[2]丁慧民.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导向力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45-46.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益活动微时代综合素质
公益活动证书
手拉手,献爱心公益活动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