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之我见

2017-12-05 16:32赖益萍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10期
关键词:低年段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赖益萍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正所谓,得阅读者得语文。而小学低段作为基石,其阅读培养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同时,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就对小学各年级的朗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以朗读为基点的阅读教学将成为教好语文的标准之一。

【关键词】小学生;低年段;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改变阅读方式,点燃学习的火苗

根据多年的教学观察,小学低年段的孩子对阅读的概念极其模糊,直到二年级,还有一部分孩子以为大声地喊出来就可以了,我们把这称为“喊读”。有些老师为了营造朗读气氛,都喜欢让学生齐读。一遍遍地机械重复、无目的地读书,慢慢地磨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一部分学生有口无心地念书,甚至闭口不读。还有一些学生只能在齐读中滥竽充数,没有信心独自朗读。慢慢地,学生与文字的距离渐行渐远,束缚了思维,浇灭了读书的热情。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大声齐读,不仅会使学生因为噪音干扰而使思维受到影响,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学生为了阅读速度的同步,以致读的速度一致而缓慢,因而易于造成孩子读书时拖音扬声,毫无生气。因此,从低年级起就应该注意控制大声齐读的时间,提倡轻声自由地朗读。

二、扫除阅读障碍,迸射兴趣的火花

自信心是学生冲破阅读障碍的一把利剑,而教师持续地激励赏识是关键之处。小学生对自己实力的评估及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基本来自外部,及教师、家长和同学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在小学生眼里权威度尤其高。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体现人文关怀,满足学生渴望自身才能和价值被发现、被重视和被赞扬的需求。在大力宣扬教改的今天,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搭建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鼓动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一朵小红花、一次掌声、一抹微笑等都是催化剂。这样,让一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先动起来,带动平时胆子较小,缺乏自信的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积极地思考探索。其次,教师的激励评价是学生快乐阅读的双桨。《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教师充满激励的评价能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可建立每一个孩子的阅读档案,设立一套阅读激励机制,积累孩子的信心值,让孩子在阅读的赛道上竞相追逐,快乐发声。教师平时要注意语言表达技巧,学会用正面的、欣赏性的言语来评价学生,如“你真是个小小播音员!”“你的声音像百灵鸟一样动听!”“相信你明天读得会更好!”“你的朗读让我感动!”等等。

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教师要还文字于活动,还课堂于生活,还仪式于实践。以下介绍几种学生喜欢的活动:(1)讲故事比赛。讲故事比赛适合各个年级段,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信,锻炼勇气,学会倾听,丰富体验。“故事大王”的荣誉足以点燃学生对阅读的热情。(2)小小朗读者。《朗读者》节目之所以风靡全国,是因为人们感受到朗读者的内心情感,受到情感熏陶,感悟及身。参与的学生会积极地翻阅书籍,扩大阅读量。他们必会反复诵读、不断揣摩语句,这无形中与文本进行了对话,积累了语感。(3)晨间播报员。晨读时光本是最美好的,笔者每天让学生轮流当播报员,播报内容可以是当天的新闻,可以是自己积累的好句段,也可以是心得体会等等。无论什么内容,都能让学生主动地吸取课内外文本中的营养,促使阅读量的积厚。

三、培养阅读习惯,点燃思想的火把

《语文课程标准》给阅读教学提出了两大任务: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一场自觉、持久的阅读实践,并逐步内化为阅读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

其一,强化正确的读书姿势。读书时,书斜立,脚放平,身坐正。朗读时要注意,不添字减字,词语连读,遇到标点符号要停顿,不要唱读,读破句重读等。这需要教师每节课关注学生的朗读,以随时提醒学生,并要求家长在家里强化鼓励。

其二,养成思考的习惯。阅读是高度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钻研文本,由疑促思,由思促读,由读启悟,由悟达情。所以,思考是一把钥匙、一串密码,可以帮助学生通往阅读的最高意境。

其三,养成认真倾听和主动交流的习惯。阅读交流不仅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还是学生和作者、文本之间思想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参与者,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投入与教师、同学,包括与文本的交流,才能更快捷、更有效地建构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所谓:“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明智。”真正的阅读课堂应是自由畅谈、愉悦润泽的,处处有回應,满室闪着思维碰撞的火花。而这场互动盛宴离不开认真倾听习惯的养成。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作则,专注倾听每个孩子的话语,不打断,不驳斥,不暗引学生根据自己的预设讲话。只有经过长期训练,学生才会内化成习惯。

其四,养成反复朗读的习惯。语言文字训练的重心是训练语感。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读得多了,文章的语言、节奏、格调等自然而然地就能浸润学生的内心深处,不知不觉中就能达到“熟读深思子自知”的境界,就能轻松驾驭文字。

四、授与阅读之“渔”,舞动心中的火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最重要的,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语感训练的必由之路。但不要忘记读写不分家,勤动笔墨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剂良方。

(一)运用丰富的阅读方法

学会用笔圈点自己遇到的生字、生词及不理解的内容,通过查字典、网络搜索或询问把不会的地方弄懂。初读会标自然段、小节,虽然是二年级,笔者要求学生学会做批注,或一个词,或一句话,可以是感受、见解,亦可以是疑问。

制作“花式”读书卡片。语文老师都习惯于让学生准备一本漂亮的笔记本,用来写读书笔记,用于随手摘抄文章里的好词佳句、精彩语句等。可笔者任教的二年级学生对此反应不大,只把它当成一项任务,大部分学生敷衍了事。在教授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时,学生聊得好开心,在愉悦的状态中笔者捕捉到了他们的兴趣点。于是,笔者提示他们可以找一张漂亮的卡片,记录下感兴趣的动物资料,可配图、照片等,展示在教室里。第二天,出乎笔者的意料,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上交了作业,硕果累累:有自制的卡片、文艺范的贺卡。且图文并茂——手绘的、剪裁的、照片等。笔者特意买了照片夹,把它们一张张地挂在教室后面,他们非常兴奋,也带动了平时较懒的学生,效果不错。之后笔者在课堂生成中记下他们的兴趣点,布置了相应的任务。

故事再创作,续写等。朗读的意境在于读中有所悟,读中有所思。孩子们在悟、思中受到思想启迪,得到情感熏陶,获得人性体验。检验学生是否有收获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故事续写,故事再创作。

(二)开设多彩的阅读平台

毕竟,低段学生的能力有限,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既不能放任学生自己杂乱无章地读,也不能一味地沉浸在作品讲解分析中,夺走学生宝贵的朗读时间。

1. 给予充足的阅读时间,选准读的内容

教师要大胆放手,精讲多读,一节课中学生的阅读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以读促悟。而要保证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就应该选准读的内容。一篇文章,重点语句读一读,重要内容读一读,好词佳句读一读。文章读熟了,则内化成自身的思想。

2. 多措并举,打造绚烂的阅读舞台

教师除了用范读和引读来引导学生探究领悟外,为了让学生乐读,还应根据课堂情况加入多种朗读形式,如轻声或大声自由朗读、默读、小组读、吟诵读、配乐读、评比读、看图想象读、分角色表演读等。“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低段的老师要学会运用各种资源和媒体来激发孩子的阅读能力。我班学生最喜欢角色表演,如《坐井观天》一课,让学生自制头饰先小组演读,再推选优秀代表组上台表演。学生热情高涨,笔者顺势而为,推出续集表演,加深了孩子对这个寓言故事的理解。剧场般的氛围让学生忘情投入,朗读者已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一起燃烧。endprint

猜你喜欢
低年段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谈低年段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
低年段儿童“唱读”的原因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