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家园共育做好幼小衔接的研究

2017-12-06 06:12殷秀莲
成才之路 2017年31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习惯

殷秀莲

摘 要:幼小衔接教育,充分体现了家园合作的重要性。教师需要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要积极主动地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要通过时间衔接、意识衔接、习惯衔接、交往衔接、观念衔接等教育渠道,提高幼儿各方面能力,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准备,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衔接;习惯;意识 ;交往;时间;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1-0068-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与小学教育相互衔接。”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要为幼儿入学做好充分准备,让幼儿实现从学前教育到小学教育的顺利过渡。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幼儿和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孩子需要做什么准备,家长需要做什么准备,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将从时间衔接、意识衔接、习惯衔接、交往衔接、观念衔接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时间衔接——家园共育培养幼儿正确的时间观念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组织安排虽然时间比较紧凑,但是和小学有较大区别。幼儿园没有铃声提醒,幼儿的活动形式比较丰富,培养的侧重点和小学也不一样,因此幼儿的时间观念不强。为了能够和小学衔接更紧密,教师可在大班下学期对幼儿提出来园的时间要求,并让家长督促孩子按时到园,提高幼儿的时间观念。在一日活动中,幼儿园的活动较为丰富多彩,注重动静交替,集体活动一般为25分钟~30分钟。而学校上课时间是40分钟,并且集体教学活动时间长,幼儿升入小学后,肯定会有很多不适应。因此,教师可在活动安排上进行调整,适当延长教学活动的时间,让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做好准备,以适应学校生活。

二、意识衔接——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大班的幼儿没有任务意识,经常会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在老师询问的时候,幼儿经常会说“是妈妈忘记让我做作业了”“是爸爸没有给我带作业本”之类的话,往往会把责任推给家长。为了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教师可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轮流当小组长,并让他们记住每天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还要给幼儿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让家长帮助询问和督促,使幼儿养成记忆的习惯。教师要教导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小学学习任务比较多,幼儿主动记忆和倾听的能力尤为重要,一旦孩子不能养成记忆和倾听的能力,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三、习惯衔接——家园共育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进入小学后,要进行有规律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在大班中期,教师要对幼儿写字的姿势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主要指导幼儿在田字格中书写,让幼儿知道写字要规范。教师要利用家长会告之家长,错误的写字方法既影响字体美观,又影响写字速度,还影响孩子小肌肉和骨骼的发育,让家长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督促孩子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现在,很多家长在孩子写字的时候,都守在孩子跟前进行辅导,有了家长的大力配合,孩子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都非常端正,字写得也特别规范。

四、交往衔接——家园共育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面临着新的伙伴群,要使幼儿顺利过渡,处理好与新伙伴的关系很重要,因此,教师要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教师要告诉幼儿:“你们已经长大了,马上要上小学了,要学着将自己的事情处理好。当有小朋友发生争执的时候,要进行调节,也可以请别的小朋友来帮忙。只有当事情实在解决不了的时候,才请老师帮忙。”教师的话得到了幼儿的赞同,可在做的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每次幼儿之间发生争执,他们都会找老师解决。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对幼儿进行鼓勵:“老师相信你能处理好这件事情,你去试一试好吗?”在老师的鼓励下,幼儿想出了很多好方法。比如对于大家都想玩的游戏,他们会用石头剪子布的方式做决定。幼儿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再碰到类似的事情,他们都试着自己解决,很少再来找老师。

五、观念衔接——家园共育激发幼儿对学校的向往之情

由于幼儿园和小学生活有较大差异,教师和家长十分担心孩子会不适应学校生活而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幼儿园应开展以小学生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组织幼儿到小学参观升旗仪式和早操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课堂,参观小学学习活动和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欲望。回园后,教师要引导幼儿以“我心中的学校”为主题,设计出学校的样子和学生在校园里生活的图景,使幼儿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增强他们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教师还要指导家长为孩子做好入学准备,要让孩子知道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到了小学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小朋友,从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要让家长告诉孩子,学校是学习成长的地方,有美丽的校园和和蔼可亲的老师,避免孩子对学校产生恐惧心理。

六、结束语

总之,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转折和过渡时期。教师只有让幼儿具有一定克服困难的能力,既愿意上学,又喜欢上学,才能顺利让幼儿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使他们成为优秀的小学生。

参考文献:

[1]孟繁慧,张代玲.国内幼小衔接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7).

[2]杨文.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3(08).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习惯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绿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