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6年四川重点原种猪场猪瘟病毒感染及其抗体监测分析

2017-12-07 08:06李英林陈弟诗陈斌任玉鹏邱明双
四川畜牧兽医 2017年11期
关键词:种猪场猪只四川省

李英林 ,陈弟诗 ,陈斌 ,任玉鹏 ,邱明双

(1.四川省凉山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西昌 615000;2.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3.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2012~2016年四川重点原种猪场猪瘟病毒感染及其抗体监测分析

李英林1,陈弟诗2,陈斌2,任玉鹏3,邱明双2

(1.四川省凉山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西昌 615000;2.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3.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根据2012~2016年度中国动物疫控中心对四川省5个重点原种猪场垂直传播性疫病的监测结果以及四川省动物疫控中心对猪瘟流行病学的跟踪调查结果,笔者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显示:四川省重点原种猪场的猪瘟免疫抗体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免疫效果达到较高水平,且所有猪场均无猪瘟野毒感染,特别是种公猪无猪瘟野毒带毒情况,表明近年来四川省原种场在猪瘟防控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

原种猪场;猪瘟病毒;抗体水平;免疫;监测

近年来,以慢性、非典型特征为主的猪瘟在我国不间断的出现,影响母猪繁殖性能,并引起猪体免疫抑制,从而加重种猪场的经济损失[1]。虽然国内大部分规模化猪场通过规范疫苗免疫程序和逐步完善综合防控措施,使猪瘟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仍然不能彻底清除[2]。猪瘟的计划免疫在我国已实行多年,特别是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将猪瘟免疫纳入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范畴,使得猪瘟的免疫步入科学化、规模化的轨道。原种猪场对推动我国良种猪繁育、品种改良、现代养殖技术以及生猪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原种猪的生产不仅影响商品猪的安全,而且影响肉品供给和食物链的其他环节[3]。对原种猪场疫病的持续监测将有助于提高原种猪场的综合防控能力,降低疫病的暴发风险。本研究根据2012~2016年度中国动物疫控中心对四川省5个重点原种猪场垂直传播性疫病的监测结果,结合四川省动物疫控中心对猪瘟流行病学的跟踪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精准掌握了四川省原种猪场的猪瘟流行状况,为研究制定本省种猪猪瘟净化策略,加强种猪场防疫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 猪瘟病毒野毒株实时荧光 RT-PCR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世纪元亨动物防疫技术有限公司;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爱德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2012~2016年,每年度在四川省绵阳、乐山、德阳、南充、遂宁5个地区5个重点原种猪场采集猪只扁桃体及对应血清样品40~50份/场,并随机采集种公猪精液样品5份/场,进行病原检测和抗体监测(见表1),5年共检测血清样品1081份,扁桃体样品1094份,精液样品125份,总计2300份。

表1 2012~2016年样品采集情况 份

扁桃体样品用专用采样器进行采样,样品装入无菌离心管,-20℃保存。用无菌注射器采集猪只前腔静脉血,分装于无菌离心管中,室温放置1~2h后,以4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转入新的无菌离心管,4℃保存备用。

1.3 病原学检测 猪瘟病毒检测按照猪瘟病毒野毒株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首先提取扁桃体样品RNA,同时设立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RT-PCR 反应体系为 25μL:RNase-free H2O 6.6μL,RT-PCR反应液12.5μL,酶混合液1μL,荧光探针2.9μL,模板 RNA 2μL。反应程序为:42℃ 5min、95℃10s,循环 95℃ 5s、60℃ 35s,共 40次,在每个循环第二步收集荧光信号(报告基团“FAM”,淬灭基团“NONE”)。若阳性对照Ct值≤30并出现特定的扩增曲线,阴性对照无Ct值且无特定扩增曲线,则结果成立。被检样品Ct值≤30并出现特定的扩增曲线,判定为CSFV阳性;30<Ct值<37并出现特定的扩增曲线,则需重提样品RNA扩增后判定,若仍为可疑,则判定为阳性;当Ct值≥37时,判定为阴性;对于某些未呈现S型曲线,但本底较高的样品,应判为阴性。1.4 血清学检测 血清样品的猪瘟抗体检测按照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采用阻断ELISA原理。根据检测结果计算被检样品的平均OD450(ODTEST)、阳性对照的平均值(ODPOS)、阴性对照的平均值(ODNEG),再根据公式计算被检样品及阳性对照的阻断率。

当阴性对照的平均OD450大于0.50,阳性对照的阻断率大于50%时,试验结果有效。若待检样品阻断率≥40%,则判为CSFV抗体阳性;若待检样品阻断率≤30%,则判为CSFV抗体阴性;若待检样品阻断率介于30%~40%之间,则判为可疑。

2 结果

2.1 CSFV病原检测结果 猪瘟病毒野毒株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2012~2016年,5个原种猪场1094份扁桃体样品的Ct值均大于37,表明这些抽检样品中均未检出猪瘟野毒;125份种公猪精液样品中也未检出猪瘟野毒。

2.2 血清学检测结果

2.2.1 不同年份血清样品抗体总阳性率比较 2012~2016年,所有原种猪场血清样品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2012 年 72.19%(95%CI:66.8%~77.2%),2013 年64.77%(95%CI:57.2%~71.8%),2014 年 79.05%(95%CI:72.9%~84.3%),2015 年 86.43%(95%CI:81.2%~90.7%),2016 年 95.50%(95%CI:91.9%~97.8%)。在2013年后原种猪场抗体总阳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到2016年抗体总阳性率高于90%,远超国家规定的70%标准,表明这几个重点原种猪场的猪瘟疫苗免疫情况较好,免疫效果达到较高水平(见图1)。

图1 不同年份样品总体阳性率变化趋势

2.2.2 不同来源、不同年份样品阳性率比较 对2012~2016年采集的1 081份血清样品进行ELISA检测,结果显示:2014年后各原种猪场血清抗体阳性率均高于75%,而在2015、2016年抗体阳性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部分猪场甚至达到100.00%(95%CI:91.2%~100.0%),但不同群体间的数据差异较大(见图2和表2)。2012年B场猪只的抗体阳性率为96.08%(95%CI:86.5%~99.5%),显著高于其他四个猪场;此后4年的检测数据显示,B场抗体阳性率变化趋势相对稳定,且一直处于较高水平。A场和C场的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尤其是2013年A场的抗体阳性率仅为 7.69%(95%CI:1.6%~20.9%),推测原因可能与采样猪只的免疫时间、疫苗因素、免疫程序以及其他免疫抑制疾病等有关,但也不完全排除部分样品运输保存等原因。2016年检测结果显示,5个猪场抗体阳性率均达到90%以上(95%CI:76.3%~99.5%),表明这些原种猪场猪瘟免疫的整体效果很好。

图2 不同来源、不同年份样品抗体阳性率比较

2.2.3 不同来源样品平均阻断率比较 对5个重点种猪场的样品平均阻断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不同猪场、不同年份样品平均阻断率的变化趋势与抗体阳性率趋势基本一致。2012~2015年的数据显示,血清样品中CSFV抗体阻断率的离散程度均较高,其标准差值在0.163~0.262,表明此期间猪群中不同个体的CSFV抗体水平差异较大。因此,不能单纯用平均阻断率或平均抗体阳性率作为唯一判定标准,在对CSFV监测过程中,还应对其阻断率数据的离散度进行分析。到2016年,所有猪场平均阻断率标准差均小于0.1(见图3),表明这5个重点种猪场群体免疫稳定,猪瘟风险压力很小。

表2 不同来源、不同年份各种猪场抗体阳性率比较

图3 不同来源、不同年份样品抗体平均阻断率比较

3 讨论与结论

规模化猪场稳定生产与持续发展是以种猪的健康稳定为前提,猪场猪瘟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种猪群的健康状况[4]。种猪群携带猪瘟病毒或机体免疫受到抑制,会造成仔猪先天性感染猪瘟或新生仔猪得不到母源抗体的充分保护而感染上包括猪瘟在内的各种疫病,成为猪场的隐患[5]。饲养管理不规范,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注射方法不当,甚至猪只个体差异都会直接影响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6]。因此,规模化养殖过程中通过严格引种,从源头上降低猪瘟感染风险,是预防、控制、消灭和净化猪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本研究调查了2012~2016年四川省5个重点原种猪场的猪瘟流行情况,对猪瘟病毒感染情况和抗体水平进行了监测分析。

3.1 2012~2016年度调查了5个代表性的省重点原种猪场,其中乐山检测扁桃体222份,精液25份;绵阳检测扁桃体228份,精液25份;德阳检测扁桃体217份,精液25份;遂宁检测扁桃体201份,精液25份;南充检测扁桃体226份,精液25份。结果表明,5个年度所调查的5个重点原种猪场均未发现猪瘟野毒,特别是种公猪无野毒带毒情况。原种猪是养猪界传播疫病的关键载体,尤其种公猪精液带毒是目前造成临床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广西部分中小规模种猪场的种公猪精液有16.94%(42/248)感染携带CSFV野毒,与该省临床上CSFV发病率升高吻合[7],而四川省抽检的重点原种场均未发现野毒感染,表明四川省原种猪场的猪瘟防控已经取得较好成效,能有效控制和降低其他环节商品猪的疫病风险。

3.2 本次调查中,乐山检测猪只血清207份,绵阳检测猪只血清200份,德阳检测猪只血清225份,遂宁检测检测猪只血清219份,南充检测猪只血清230份。结果表明,除2013年外,其余4个年度所调查的原种场猪瘟免疫合格率均达到《国家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中群体免疫合格70%的要求,且均达到了相对较高的水平。各年总体阳性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2年总体平均阳性率为72.19%,到2016年达到95.50%,且所有抽样场抗体阳性率均高于90%,表明5个原种猪场的猪瘟免疫效果总体较好,猪群具有较好的群体免疫力,这大大降低了猪瘟的易感性和传染性,同时降低了其他疫病感染的风险,此外也间接反映出持续的抗体监测会促进猪场疫病防控意识和水平不断提升。

3.3 在对抗体水平分析的同时,本研究还对猪瘟抗体阻断率及同群样品的标准差进行了分析,反映出数据的离散度,并通过离散度来评价群体免疫整齐度。结果表明,不同猪场、不同年份样品的平均阻断率变化趋势与抗体阳性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2012~2015年间5个场的猪瘟抗体阻断率离散度均较高,其标准差值在0.163~0.262,表明猪群抗体整齐度较差,存在不稳定的风险。到2016年猪场平均阻断率标准差均小于0.1,表明这些原种猪场在不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的同时,可能根据抗体监测数据科学地调整了免疫程序,并通过筛选使用优质疫苗、开展CSFV净化、强化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防控等措施,使得CSFV群体免疫水平越来越稳定,免疫效果越来越好。

综上,近年来四川省按照国家政策大力推行猪瘟强制免疫,已经取得较好成效,加上原种猪场不断健全防疫制度、严格生物安全管理,使用高效养殖设施设备,保持良好的猪群健康水平和合理的饲养密度等,使得猪瘟防控水平走上了新台阶。同时,规模化猪场定期开展猪瘟病毒和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及时掌握猪瘟群体免疫力,对于猪瘟的预防、控制和净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张志,李晓成.我国猪瘟流行现状和防控建议[J].中国动物检疫,2015(8):8-12.

[2] 张双,郭慧,徐浩,等.新型猪瘟疫苗的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杂志,2015(1):72-75.

[3] 李强,曾仰双,朱砺,等.四川种猪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畜牧杂志,2015,51(14):12-14.

[4] 卢凤君,彭涛,朱鹤岩,等.中国生猪健康养殖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畜牧兽医,2009,36(9):192-196.

[5] 于吉锋,李江凌,王文贵,等.川藏黑猪与长白猪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比较研究[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5,23(3):61-64.

[6] 南文金,黄健强,吴静波,等.猪瘟免疫程序优化及免疫效果评价[J].猪业科学,2016,33(8):68-69.

[7] 姜佳佳,李美珍,覃绍敏,等.种公猪精液中与繁殖障碍有关的5种垂直传播病毒的检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2):102-104.

Monitoring Analysis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in the Representative Pig Breeding Farms From 2012 to 2016 in Sichuan Region

Li Yinglin1,Chen Dishi2,Ren Yupeng3,et al.
(1.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of Liangshan Prefecture,Sichuan Xichang 615000;2.Animal Disease Preventio and Control Center of Sichuan Province,Sichuan Chengdu 610041;3.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Sichuan Chengdu 610041,China)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s monitoring results of several vertical transmission diseases in five representative pig breeding farms in Sichuan,and the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of Sichuan Province′s investigation results of CSFV′s epidemiology,the author had made som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tibody level of CSFV increased from one year to the next,at the same time,all the pig farms were free of CSFV,especially in boars.It indicated that the Sichuan province had achieved good results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CSFV in recent years.

Pig breeding farm;CSFV;Antibody level;Immune;Monitoring

S852.651

B

1001-8964(2017)11-0028-04

2017-08-15

李英林(1971-),男(彝族),四川美姑人,大学本科,兽医师,现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通讯作者:陈弟诗(1981-),男,预防兽医博士,高级兽医师,现从事动物传染病病原分子生物学研究。

猜你喜欢
种猪场猪只四川省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