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7-12-08 07:48杨葵��
考试周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

杨葵��

摘要:积极健康的思想是让一个人奋发向上的根本保证,正所谓思想是行动的火车头,而创新意识是一个人思想积极程度的重要标志。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培养孩子们各种思维意识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始,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已然成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国家要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需要一批批具备良好道德素质与优异创造力的新型人才,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如何能够在品德与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创新思维;教学方法;实践能力

虽然近些年创新能力的培养引起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但是在品德与社会中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是较为薄弱的。品德与社会作为孩子们思想意识的塑造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我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是极其必要的。笔者经过对自己多年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经历进行反思,认为应该从下面几点来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

一、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以往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孩子们在下面被迫地听。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老师上课只需要依靠嘴和粉笔就能够完成整堂的知识灌输,这样不仅老师汗流浃背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且也抑制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忽略了他们自身主观能动性。另外这种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会使得师生关系不融洽,孩子们上课情绪低落。特别在品德与社会上,学生本来就觉得枯燥无味,如果老师再让孩子们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则会使学生产生较为强烈的抵触情绪。因此,老师应该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们,提升他们对课堂的参与度,倡导孩子们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积极学习意识,让他们多参与实践活动。例如:我在《生活中的快乐》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事,有的学生说今天他陪爸爸跑步跑得比以前更远了感觉很快乐,听完他的分享,我再告诉他这是汗水的快乐;有的学生和我说,她今天同桌忘了吃早餐,她把她自己的早餐分了一半给她的同桌,她因此感到快乐是因为她同桌不会饿肚子了,我则告诉她这是分享给予的快乐。通过让学生主导课堂,提升他们课堂的参与度不仅孩子们学习速度更快,而且气氛更为融洽,激发了孩子们的创新激情。

二、 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问题是实现创新的源泉,一个好的问题往往是一个伟大创新的开端,而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一个好的问题则是能够引起孩子们强烈的学习兴趣,然后在主动的学习、观察中实现自我的创新。因此对于上课过程中的提问,教师应该予以重视,精心准备紧紧抓住教材,通过巧妙设疑来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品德与社会教材上的内容本来就属于比较生涩难懂的,但如果老师能够在课前花费精力巧妙设计问题,让问题与生活实践相互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己实践能力提升的自豪感。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巧妙设疑,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与思考,在探索过程中发展自己。

三、 糅合多种元素,革新教学方法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品德与社会老师都只关注如何教,把主要精力花费在研究教学方法上,而忽略了学生该怎么学,忽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探究。然而学习方法是教学方法的起源,因为我们上课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听懂,让他们学会知识与技能。因此老师只有明白学生怎么学才能更好地学会,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上的改进。伴随着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敢于迈出步伐突破自我钻研教法的同时,敢于探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尽管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都逃离不了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因此教师应研究学生该怎么学,摸索学科知识的规律,把握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特点,引导孩子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养成他们自主学习和较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糅合多种元素革新教学方法,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实践中检验完善。例如:我在《陶器与青铜》一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学生学习陶器与青铜的知识通常都是从一些影视作品中接触而了解的。因此在该课的教学中我采用播放部分相关影视作品,配合幻灯片进行讲解,通过糅合多种元素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运用视觉、听觉上的多种冲击进行教学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 举办开放性活动,实践活动中实现创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实现创新的重要源泉,一个好的开放性实践活动往往成为创新发展的温床。现代教育的发展进步,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才能够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是当今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品德与社会上举办开放性活动,既能够提升学生对越来越严格的社会要求的适应能力,又能实现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趣的开放性活动课,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生活,提升自己的交際能力,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与此同时让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并观察问题尝试运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从而实现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我在《汉字与书》一课的教学中,我采取在课堂上开展“汉字模仿比赛”“谁是小书法家”等小比赛,通过比赛使孩子们对汉字有较为深刻地了解,而且还敢于创新创作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书法作品。

五、 结束语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一个民族兴盛不衰的根本保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而孩子是一个家庭未来的希望,孩子们的创新能力更是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命运,因此如何在小学课堂中培养孩子们创新能力尤其关键,特别品德与社会是对孩子们思维意识的养成,如何在品德与社会中培养孩子们创新能力是重中之重,这需要无数的品德与社会教育工作者奉献自己,共同探索一条崭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赵松涛.课堂涌动着生命——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中华少年,2015,(30).

[2]廖炎泉.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创新分析[J].新课程学习,2014,(03).

[3]李彪.《品德与社会》教学改革教师必须具备四个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6,(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