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如何发挥县域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作用

2017-12-09 20:08
金融经济 2017年22期
关键词:澄迈县保险业县域

浅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如何发挥县域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作用

李自林林爱群

在当前形势下,保险在脱贫攻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灾减灾救灾等领域的运用不断走向深入,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已成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以澄迈县为例,围绕县域保险业发挥行业优势、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展开深入调研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县域保险业;服务经济

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急迫,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机构要回归本源,在服务实体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价值。当前,金融保险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金融保险业的重要性不断得到提升。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如何提升县域保险业自身竞争力,更好实现社会价值、推动县域实体经济发展值得关注。

一、县域保险业当前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以海南省澄迈县为例,从经济环境看,澄迈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27.65亿元,同比增长9.8%;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战略更好带动澄迈县经济较快增长,澄迈县加快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这也为县域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保险监管层面看,2017年4月以来,保监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讲话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出台了系列文件,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防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引导保险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彰显保险行业责任担当,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保障作用。

从保险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看,国家层面,《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出台进一步拓宽了保险业的服务领域。地方层面,澄迈县政府工作报告对保险业服务地方发展提出了要求,保险在服务县域实体经济及农业保险强农惠农富农作用日益凸显,得到了县政府的高度认可。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总要求。

二、澄迈县域保险业服务地方经济情况

截至9月末,澄迈县共有13家保险业金融机构,其中人寿保险6家,财产保险7家。近几年来,澄迈县保险业积极与县政府加强沟通对接,大力发展“三农”保险,积极推动农村保险改革创新试点,加快澄迈辖区保险营销队伍建设及加大保险产品创新,与县政府及县辖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围绕澄迈县特色农业产业,开发出农业保险菜单式服务,同时,各保险公司积极参与承接澄迈县民生保险,随着澄迈保险业为澄迈一批重点项目提供日益深入的服务,有力支持了澄迈县经济建设。2017年上半年,澄迈县保险业金融机构实现总保费收入10228万元。

(一)充分利用农村金融改革契机,积极推进农业保险改革。

近几年来,澄迈辖区保险业金融机构在澄迈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农业保险试点险种不断增加,其中种植保险类有15种;养殖保险类型有3种;农产品质量保证保险有9种;民生保险类有7种。澄迈保险业致力于开展惠农惠民保险业务,为澄迈高效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2017年上半年澄迈县保险业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2718万元。

(二)积极与政府对接,推进保证保险贷款项目开展。人民保险澄迈支公司积极与澄迈县政府加强沟通对接,开发适应澄迈县实际的保险产品,围绕澄迈县特色农业产业,开发出农业保险菜单式服务,2016年率先在全省开展新型农业保险试点,提供保险保障5498万元。由政府出资“以奖代补”资金500万元,参保瓜菜达1.5万亩,惠及农户近仟户。2017年人民保险澄迈支公司又积极与政府及银行进行对接,开展“政+银+保”模式,成功合作发放保证保险贷款,助力县域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三)充分发挥保险业在精准扶贫中作用。澄迈县各保险公司积极投入扶贫工作当中,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扶贫保险产品,从而提高贫困户抵御风险能力,通过对地方特色产业的支持,为地方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保险保障与支撑。

三、保险业支持县域经济中存在的瓶颈

(一)涉农保证保险贷款工作难以推广。虽然澄迈县域保险业致力于支持地方“三农”,积极与政府对接开展了保证保险贷款业务,旨在破解农户融资难的问题,但由于农民缺乏抵御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和农产品市场风险的能力,银行及保险公司都对农业保证保险业务的推开持谨慎态度。

(二)宣传力度不够深入,农民对保险投保意识不强。由于县域保险从业人员对保险业的宣传大多在县城或乡镇,甚少下到农村,农民普遍对保险认识不足,同时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民手中钱富余后,首要考虑的是储蓄及建房或者投资于农业再生产当中,并不愿意去投保,对于政府开展的农业保险也不积极配合。

(三)保险业开办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投入农业保险持续亏损。截至目前,澄迈县农业保险由人保澄迈支公司独家经营,但经营状况不甚理想,2014—2016年政策性农业保险签单保费为7286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赔付金额为12085万元,共亏损4798万元。农业保险难以盈利甚至大多处于亏损状态,保险业对农业保险缺乏主动性。

(四)保险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保险市场主体多,从业人员较多,业务素质和能力不一样,有时发生误导客户 投保,以贴费方式获取业务,造成了不公平竞争,影响了市场的正常培育。

(五)农业保险理赔环节多。一是关于育肥猪、能繁母猪在理赔时要求出具无公害化处理证明等相关证明,而找相关部门开取无公害化处理证明时手续及环节繁多,难以出示,造成理赔难。

二是水稻承保或理赔时,需要村委会配合出具证明,但是保险人员在实际办理理赔业务时,往往耗时耗力,进度缓慢。

四、促进县域保险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努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按照全国、全省金融工作会议要求,保险业要主动服务实体经济和保障民生,要创新发展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保险业的保障功能,抓好“政银保”项目,助力小微企业融资,围绕地方政府重点发展产业建设,支持保险资金参与产业投资,助力地方经济腾飞。

(二)要密切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保险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支持,要促进县域保险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必须取得地方政府和媒体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积极的宣传。如澄迈是农业大县,人保澄迈支公司已跟进推出“无籽蜜柚、福橙、香蕉、莲雾、柠檬”等“质量保证保险”。为了保证澄迈县热带水果的质量,此项保险应由政府财政出资,以分担保险业的风险。才能促使保险业得到快速发展。

(三)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险种,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县域保险业应从实际出发,探讨开发适合地方特色的保险产品,切实满足各方需求。如针对澄迈县品牌产品福山咖啡,保险业与政府及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为当地农户贷款进行保险,助推澄迈县福山镇依靠咖啡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并辐射全县特色产品开展,带动农民走上致富路。

(四)切实推进金融精准扶贫。保险业应加大对县域金融精准扶贫的支持力度,要实现农业保险对贫困地区优势特色农业的重点保障,进一步推进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的开展,为贫困户创业提供融资增信。并建议由政府出资为县域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购买保险。

(五)成立工作协调小组,明确有关各方职责。海南省绝大部分市县以农业为主,为此,开发农业保险势在必行,而农业保险自身特点决定难以商业化,需要政府助推,由政府这支看得见的手去组织、协调和推动农业保险顺利开展。建议政府牵头开展保险进学校及保险进农村、进社区等活动,扩大保险的宣传面及覆盖面,让更多的群众认识保险、认同保险及接受保险,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稳定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澄迈县支行,海南 海口 571900)

猜你喜欢
澄迈县保险业县域
澄迈县令丁斗柄及其《〔康熙〕澄迈县志》考述
到澄迈县调研海南省关工委主任陈玉益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论中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澄迈县热带特色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建设探讨
让保险业回归纯粹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海南省澄迈县耕地养分状况分析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