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外币一体化清算视角下的外币支付清算监管

2017-12-09 20:08
金融经济 2017年22期
关键词:本外币外币外汇

本外币一体化清算视角下的外币支付清算监管

王诏惠

本外币一体化清算已成为我国金融机构清算发展的趋势,然而,相对于人民币支付清算,外币支付清算监管存在不到位的现象,部分金融机构侵害客户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文从本外币一体化清算视角,探讨外币支付清算的管理。

本外币一体化清算;外币支付清算;监管

我国目前已建成完整的本外币支付清算系统,国内不少金融机构已实现本外币一体化清算,进一步提高了清算效率。为保障现代经济高效的运转,我国先后出台了《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然而,相对于人民币支付清算,外币支付清算监管存在不到位的现象,部分金融机构侵害客户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应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一、外币支付清算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业绩优先,保护客户合法权益滞后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本外币支付清算业务的不断增加,外币支付清算业务已成为金融机构收益的重要来源。经营性金融机构的商业属性决定了它在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有的金融机构过分看重自身利益,将完成业绩放在第一位,主观上存在重经营轻管理、重考核轻合规这一思想。遇到自身利益和客户权益冲突时,不惜侵害客户合法权益来满足自身业绩考核需求。

例如某商业银行在季度末,预计业绩考核指标已完成,为减轻下个季度的业绩考核压力,便拒绝为客户汇入的巨额美元款项入账,私自做挂账处理,次日未经客户同意,又擅自将款项原路径退回,严重损害了客户的合法权益。违反了《支付计算办法》第十六条关于“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的办理支付结算业务必须遵守的原则,同时应承担《商业银行法》第七十三条中关于“非法查询、冻结、扣划个人储蓄存款或者单位存款”的民事责任。

(二)金融责任意识淡薄,影响恶劣

金融机构是支付清算业务重要的参与者,为维护正常的清算秩序,人民银行制定并出台了《支付计算办法》,要求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的各方都必须遵照执行,共同营造良好的支付结算环境。然而个别商业银行大局意识淡薄,只考虑经营业绩,忘却社会责任,致使正常的清算秩序遭到破坏。

在前述例子中,该商业银行的做法不仅损害客户利益,还发生绕开管理机构,与业务发起行开展场外清算的事件,致使参与该笔业务各方对账不平,严重破坏了正常的清算秩序,造成恶劣影响。

(三)割裂支付清算管理与外汇管理,逃避监管

在我国现行外汇监管政策体制下,国家外汇管理局是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主要监管机构,而我国目前出台的《票据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以及《支付结算办法》都以境内人民币的支付结算为规范对象,未涉及外币支付清算,客观上形成了监管模糊地带。

而在商业银行内部,外汇业务过去主要由国际业务部门运作,但近年来较多商业银行已实行本外币一体化清算,将外汇清算业务从国际业务中分离出来,由运营部门操作。虽然商业银行已将外币清算纳入到支付结算中,但是遇到监管或与客户发生争端时,便会从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出发,故意割裂支付清算和外汇管理内涵,将外币支付清算管理模糊化,逃避监管。

二、相关政策建议

(一)夯实法律基础,实行外币支付清算管理与外汇管理协同监管

从外汇管理的内涵来看,广义上指一国政府授权国家货币金融当局或其他机构,对外汇的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间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等兑换实行一定的限制。狭义上是指对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控制和管制行为。随着我国外汇管理的逐步放开,目前外汇管理的重点工作:一是推进外汇监管方式改革,弱化事前审批,完善事中事后管理,提高国际收支监测分析的准确性和前瞻性,提升监管效能;二是进一步优化外汇管理服务,深化经常项目便利化改革,完善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加快外汇市场发展;三是加强风险防控,指导银行按照“展业三原则”要求办理外汇业务,严格履行真实性、合法性审核责任,打击外汇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外汇市场秩序;四是做好国家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工作,统筹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的各项目标,完善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

从本外币一体化清算的发展趋势看,外币支付清算应尽 早纳入支付结算监管范畴,应适时修订《支付结算办法》等法规,明确凡在中国境内发生的外币支付清算业务,同样适用于《支付结算办法》,防范因外币支付清算监管责任不明确带来的清算风险。结合我国目前外汇管制的现实,构建外汇管理与支付结算管理协同监管机制,应是当前加强外币支付清算监管的当务之急。

(二)强化支付清算监管,维护正常的外币清算秩序

外币支付清算与国际贸易,跨境融资、结算密切相关,因而更加市场化,同时存在境内、境外多个清算渠道,大型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形成的业务优势和清算渠道优势明显,如若放任某一市场主体利用自身优势,为所欲为,不但会阻碍外币资金的高效清算,损害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更为严重的是会恶化外币清算市场环境,使得国家花费巨大投入建立的公平、高效、安全的外币清算体系,沦为不良市场主体的谋利工具。

因此必须规范商业银行市场化运作,切实维护正常的外币清算秩序,外汇管理部门和支付结算管理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对故意破坏外币清算秩序的行为,一查到底,绝不姑息。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落实责任人,切实整改。

(三)多项并举,切实保护支付清算参与者合法权益

作为市场主体的商业银行,有追求经营业绩的诉求,更应有其承担的金融服务责任和社会责任。要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能仅依靠商业银行自律来实现其利益和责任之间的平衡,必须多项并举,完善相关管理措施:一是建立和完善结算举报制度,设立规范的举报受理和处理程序。二是建立结算咨询制度和规范的结算咨询程序。三是建立辖区金融机构支付结算工作考评机制,实行量化考核,规范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进一步提升其经营合规意识,保护支付结算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管部,江苏 南京 210002)

猜你喜欢
本外币外币外汇
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同比增10.9%
2020年河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
个人本外币兑换业务监管探讨
经常项下境内外汇划转相关业务
不辱使命的中国外汇人
跨境外币清算:从“走出去”到“连起来”
中小银行外币清算困局与应对
外币清算困境与未来发展
外币清算变局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