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金融扶贫利益联结机制面临的四大矛盾与对策思考
——基于重庆金融扶贫的调查与思考

2017-12-09 20:08
金融经济 2017年22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贫困户重庆

建立金融扶贫利益联结机制面临的四大矛盾与对策思考
——基于重庆金融扶贫的调查与思考

董晓亮

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剖析了当前在贫困地区实施金融精准扶贫、构建与贫困人口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面临的四大矛盾和难点,分析了贫困地区建立利益联结的典型案例,并围绕构建有效的金融扶贫利益联结机制提出对策。

金融;精准扶贫;矛盾;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了含金量非常高的金融精准扶贫20条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对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寄予厚望。为此,必须要把握好金融精准扶贫的服务模式,着力解决金融资金供给与贫困户脱贫之间存在的脱钩和矛盾,探索构建密切有效的金融扶贫与贫困人群脱贫的利益联结机制,走精准式、穿透式金融精准扶贫之路。

一、金融扶贫与贫困人群脱贫利益联结的四大矛盾

贫困地区贷款快速增长与金融支持脱贫贡献之间的矛盾。近年来,随着扶贫开发的持续推进和金融服务的不断深化,贫困地区金融总量快速增长。以重庆为例,截至2017年6月末,重庆市18个贫困区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但在实际工作中,有关各方依然反映贫困人群融资难,金融可获得性不足。归根到底,这种矛盾是金融扶贫与贫困人群脱贫之间利益联结机制特殊性的反映,如金融扶贫通常以扶贫龙头企业、重点项目等为承载主体,但由于贫困人口基础信息不充分等因素制约,金融扶贫与贫困人群的利益联结未能有效穿透。

利益联结多层次性与脱贫攻坚精准性之间的矛盾。从联结渠道来看,金融机构面向扶贫的各类经济组织和基础设施项目提供的金融支持,与贫困人群的利益联结是错综复杂的,特别是产业经济组织与贫困人群之间务工、产销等关系呈现季节性、跨地区性特征时,以及基础设施项目整体改善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等生产生活条件时,难以按照当前脱贫攻坚精准到人的要求。从利益联结过程来看,金融扶贫包括从政策部门到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到承载主体、承载主体再到贫困对象等重要节点,但在实践中,各金融扶贫参与主体由于目标和约束的差异,使得金融扶贫与贫困人群之间利益联结不够通畅,难以有效传导到贫困户。

金融扶贫可持续性与贫困人群承载力弱之间的矛盾。商业可持续性是金融扶贫的重要原则。但从实践来看,贫困人群承载能力较弱,与金融扶贫商业可持续性原则之间存在诸多矛盾:一是非资金因素致贫的贫困人口多。从重庆市调查看,18个重点贫困区县因病、因灾等非金融原因致贫户数占比达87.4%,因缺资金致贫的户数占比仅12.6%。二是有本地生产基础的贫困人口少。对重庆14个贫困村的调查显示,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占比高达67.1%,承包土地流转给农业大户经营或撂荒,在本地无生产经营项目,缺乏基本的经济承载基础。三是有贷款有效需求的贫困人口少。贫困户大都自主发展能力弱,外出务工收入基本满足日常生活开支,家庭养殖在财政补贴下基本实现正常运营,普遍缺乏生产性和投资性融资需求。

金融扶贫政策目标与金融机构商业利益之间的矛盾。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提出,金融扶贫要“以发展普惠金融为根基,全力推动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到村到户到人,努力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都能按需求便捷获得贷款,让每一个需要金融服务的贫困人口都能便捷享受到现代化金融服务”。但在实践中,金融机构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对贫困人群开展摸底调查、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增加金融服务设施的积极性不足。从融资成本来看,扶贫再贷款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极低成本的资金,但金融机构运用扶贫再贷款发放的贷款存在基准利率上限的规定,普通贷款对扶贫贷款势必产生挤出效应。

二、金融扶贫与贫困人群脱贫利益联结机制的重庆实践

金融扶贫示范村——黔江区黄溪镇共林村。金融扶贫示范村共林村是由人民银行黔江中心支行推动创建形成的“央行+政府+银行+企业+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其主要做法:从利益联结主体看,由重庆银行黔江支行作为金融扶贫主办行。从利益联结载体看,引进重庆三东科技公司作为肉牛养殖产业扶贫项目龙头企业。从利益联结渠道看,企业为建档贫困户免费提供能繁母牛和养殖技术支持,待母牛繁殖牛犊后,牛犊归贫困户所有,企业收回能繁母牛后按市价支付增重部分;企业在共林村组建专业合作社,没有饲养能力的建档贫困户可委托养殖,享受分红。从利益联结保障看,当地设立金融扶贫风险补偿基金100万元,银行按照基金规模的5-10倍提供信贷支持,企业统一购买保险用于防范贫困户养殖过程的风险。目前,该村共承接银行贷款580万元,贫困户已签约领取可繁母牛34头,产犊20余头,带来纯收益10万元;专业合作社已吸纳30户贫困户入社,户均分红收益4000元以上。

金融扶贫示范企业——开县春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作为重庆金融精准扶贫的主体力量,在开县竹溪镇春秋村创建的金融扶贫示范企业,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其主要做法有:从利益联结主体看,重庆农商行将参与扶贫的公司、贫困户有机联结。从利益联结载体看,凡是参与扶贫的企业,重庆农商行积极提供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支持。从利益联结渠道看,重庆农商行向开县春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贷款1600万元,支持其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建立智能温室,流转周边农户5000亩土地,建设蔬菜生产基地,在安置周边5户贫困户就业的同时,带动周边50户贫困户种植蔬菜,平均每年给贫困户增加收入6000元。

石柱县金融精准扶贫的六方联动模式。重庆市石柱县在金融精准扶贫过程中逐渐探索形成 “央行再贷款+村镇银行贷款+财政扶贫资金+产业发展资金+企业自筹资金+商业保险、政策性保险”的利益联结模式。其主要做法:从利益联结主体看,与扶贫再贷款投放对象重庆石柱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有机结合。从利益联结载体看,凡事符合扶贫再贷款支持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同时都是利益联结的载体。从利益联结渠道看,以大歇镇双会村“兵哥辣椒专业合作社”为例,通过辣椒收购的方式,带动周边1500多户贫困户种植辣椒,帮助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从利益联结保障看,石柱县政府将财政扶贫资金、产业发展资金进行整合形成金融扶贫担保基金500万元,人民银行丰都支行提供再贷款资金7500万元加以配套并定制推出“央行再贷款+欣农贷”扶贫信贷产品,石柱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按照不超过担保基金的10倍向支持贫困户脱贫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户投放贷款。

三、建立金融扶贫与贫困人群脱贫利益联结机制的对策思考

金融扶贫与贫困人群脱贫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联结对象、主体、载体以及利益来源、渠道、形式等要素,全面完善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体系。

科学定位利益联结对象,精准对接脱贫攻坚金融需求。要深入分析贫困人群特点,科学定位利益联结对象,解决好“联结谁”的问题。对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贫困人口,如有劳动能力、有脱贫愿景、有贷款意愿、有一定收入保障、遵纪守法好、信用记录好,并参与产业扶贫开发的贫困户,转移就业、自主创业的贫困人口等,找准金融扶贫直接利益联结对象。

广泛动员利益联结主体,全面增加脱贫攻坚金融供给。国开行、农发行要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的作用,着力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服务联结“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大中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要着力延伸服务网络,通过支持发展生产来联结贫困人口。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等要发挥根植贫困地区、贴近贫困人群的优势,通过更加灵活的金融服务来联结贫困人口。保险机构要积极打造符合贫困人口特点的健康保险产品。担保机构要积极开发符合贫困户生产需求的担保品种。证券机构要推动带动贫困户脱贫成效显著的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股权和债券融资。

积极培育金融扶贫载体,着力拓宽脱贫利益联结渠道。就载体而言,应积极培育有创业意愿、发展生产的贫困户和贫困家庭学生,有效吸纳、带动贫困户脱贫攻坚的特色产业、现代农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为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营主体。就渠道而言,一是利用扶贫小额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加大对贫困户的直接金融支持;二是通过支持吸纳就业、供销带动、入股分红、技术辅导等扶贫经济组织,以增强造血能力带动贫困户脱贫;三是通过支持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增强承载能力带动贫困户脱贫;四是完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在贫困乡镇增设银行网点及金融服务点,提高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

探索创新金融扶贫模式,高效整合脱贫攻坚利益资源。一是创新政策协作模式。对具有一定经营现金流和商业可持续性的扶贫企业和扶贫项目,中央银行通过扶贫再贷款为金融机构投放贷款提供资金支持,财政资金通过资本投入、费用补贴、担保放大、风险分摊等方式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扶贫,形成金融扶贫合力。二是创新资源配置模式。指导金融机构建立向扶贫领域倾斜资源的系统性制度安排,如倾斜信贷投入、实施差异化信贷授权、实行绿色审批、完善业务渠道布局等。三是创新金融扶贫产品。例如推出“政府+贫困户”“担保公司+贫困户”“公司+贫困户”等专项信贷扶贫产品等。

建立金融扶贫统计制度,穿透监测脱贫利益联结绩效。建立金融扶贫统计制度要综合考虑脱贫攻坚要求和金融扶贫特性。一是突出对象精准性,只有直接支持或通过合理路径与贫困人群存在利益联结的金融支持才纳入统计。二是突出渠道全面性,形成统一的“银证保+服务+产品”的统计报表,解决各部门、各渠道、各方式金融扶贫信息割裂的问题。三是突出方式多样性,按照“四类途径”细化对贫困户、产业经济组织、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基础金融服务的分类统计。四是突出信息联动性,会同相关部门定期更新贫困户、扶贫企业、扶贫项目等基础信息,实施“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第三方数据平台”的数据采集方式。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重庆 401147)

[1] 鄢红兵.创新“金融+”实施金融精准扶贫[J].武汉金融,2015,(9).

[2] 石勇.普惠金融理念下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探析[J].金融经济,2016(20).

[3] 赵丹丹、丁建臣.金融精准扶贫障碍、经验与政策建议[J].黑龙江金融,2017(4).

[4] 郭春松.银行精准扶贫制约因素[J].中国金融.2016(22).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贫困户重庆
重庆客APP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隐形贫困人口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在这里看重庆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