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业大赛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2017-12-09 21:40高莎莎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大陆桥视野 2017年16期
关键词:双创职业院校大赛

高莎莎/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创业大赛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高莎莎/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创业大赛已经得到了高校的广泛重视,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学生之后的创业或者就业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文章探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于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探究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工作中,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应用的方式与方法,以期为后续高职院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创业大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思考

1. 导言

在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国内宏观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异常之大。以创业大赛为载体,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近几年,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与创业实践和研究,在各高职学院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因而,对现阶段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探讨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2.创业大赛的作用

创新精神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升已经成为我国各个高等院校对于当代大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以创业大赛为载体,可以看出学生创业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例如个人能力问题、心理素质问题等。因此,教师应加强实践意识,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合理地将探究性教学融入到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转化教学模式,由传统教学模式转化为以问题为出发点的教学模式,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并且树立创新与实践并行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参与进一些科研项目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政府也应加大对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一些专门针对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学生也要不断拓宽自身知识储备,摆正心态,在课余时间积极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来增强实践锻炼,培养自身的创新和实践爱好,在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注意关注市场需求的最新动态以及消费者的心理变化,并且积极参加大学校园内举办的创新创业竞赛、市场调研大赛等,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3.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3.1 体制创新不足

高职院校在体制上虽然有所创新,但由于改革时间短,加上传统观念和模式的束缚,使得体制创新受到制约。教学管理、授课方式、招生就业等方面仍然沿用已有模式,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流形式,难有突破和进展。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到处存在。

3.2 缺乏初始的平台资源

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必须要有基本的平台资源,包括房屋、实验设备、生产设施、信息平台等。如果这些平台资源不能事先提供并实现配套,必然使得大学生进行双创一开始就会遇到极大的困难。同时,大学生要获得这些平台资源以及开始初始的双创活动,也必须要有初始的资金支持,得不到资金的支持,对大学生来说,双创活动就成为了“无米之炊”。所以,无论是大学生就读的大学,还是休学和毕业以后进入社会,只要大学生有双创的愿望,都应该为其提供资源平台。这种资源平台可以通过政府直接投资予以建立,也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由民间机构建立。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双创可以凭借虚拟平台以及信息体系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的一切可用资源,特别是剩余资源,为大学生双创所用。

3.3 团队合作意识薄弱

作为一个创业团队,各成员由于自身和专业原因,普遍存在思维方式、性格特点等方面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密切合作、相互协调、积极沟通、各司其职。但大学生创业往往是凭着一股热情和冲动,几个想干点大事的年轻人凑在一起就开始行动。在团队合作中很难做到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反馈求同存异。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团队成员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导致谁都想让团队执行自己的想法,矛盾越积越深,效率低下。

4.有效开展创业大赛,切实提升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途径

4.1 建立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应当抓住有力的资源,学习成功的经验,切实开展创业课程的理论教育体系,从理论上保障创业知识的全面性,从而对学生创新创业理论基础的培养提出理论指导。如:2011年11月,“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园”在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建宁路校区正式启用,这是该院与省教育厅、下关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第一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实践及孵化基地。2012年,准备与正在招商中的“金川国际科技园”形成互动机制,促进人才、技术和资本的集聚,构建教育培训、科技研发和成果孵化“三位一体”功能体系,为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提供良好的平台。这对以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途径为研究目标,构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指导体系,结合上述“两园”的政策导向、功能定位、运行机制、经费保障、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研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为高职院学生开展以实践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高职院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

4.2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打破原有的专业限制,实行全校实训室开放共享,畅通无阻的使用,向师生开放基础实训室和专业实训室,保障实训室的开放率和使用率,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模拟实践,提高创新创业能力。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校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等。建设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和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形成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4.3 有效发挥竞争作用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一种赛事,其拥有竞争的本质属性。在竞赛的各个环节,不同的学生针对自身的所遇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案进行应对,以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取良好的名次,检验自身的学习成果。在这一过程中,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竞争属性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实现高职院校学习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的有效提升,保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科学实践,需要赛事组织部门,通过对比赛流程、比赛项目等相关方面进行合理化设置,增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争的激烈程度,使得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够激发自身的潜能,提升能力与水平,促进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5. 结论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在技术人才的挖掘与培养方面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是使高等职业教育充满活力及打造特色的动力。而且在社会经济形势普遍还处于低迷的大环境下,无论是大学生还是社会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难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上文就创业大赛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出简析。

[1]汤伟伟,梁瑞兵.大学生创业竞赛活动的发展与教学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

[2]聂群华.职业技能竞赛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促进研究[J].科技信息,2013.

项目来源:

黑龙江省青年专项课题——职业技能大赛对促进学生就业及创新创业的研究——以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课题编号:ZJD1316004。

猜你喜欢
双创职业院校大赛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