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研究

2017-12-09 11:49张言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网络背景高校辅导员

张言

摘要:如今来到网络时代,移动网络和智能网络迅猛发展,信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的教学和管理面对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了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内涵,探索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可提升空间,提出有效可行的提升办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价值,才能保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才能构建出新时代下的和谐校园。

关键词:网络背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

2017年5月,在中国乌镇围棋峰会上,世界排名第一的世界围棋冠军柯洁迎战智能机器人阿尔法围棋,最终以0比3的总比分完败。这个根据“深度学习”构建的智能机器人已经超越人类最顶尖的围棋选手,让人大吃一惊,网络时代的发展已经早已超出了人类的预期,它正在悄然渗入到社会中的各个行业,所以在很多行业都有了“互联网+”的全新探索。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高等教育自然也要迎接网络的冲击和挑战,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阵地,高校辅导员则应该最快做出改变,提升职业能力,保证学生管理的科学性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塑造和谐健康的文化校园环境。

一、网络时代的特征

(一)信息更新速度快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种类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高校是培养学生新思维、学习新知识的摇篮,迅速了解和接受新的信息形式和内容十分重要,这样也能将最前沿的知识和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尤其是理工学科,例如计算机类,技术革新非常迅速,今天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到毕业时,很可能是已经淘汰的技术。而且根据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信息的更新速度只会不断加快。

(二)信息传送速度快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手机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地位日渐重要,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新闻,通过各种社交软件,例如微博、微信、QQ等,可以隨时随地了解新鲜事,联系到亲朋好友,信息传送速度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能够达到的最高值。信息传送速度快对高校的日常管理帮助很大,可以有效地将各种通知及时传达,帮助高校的辅导员开展工作,也可以收到学生的及时反馈,对于一些校园突发情况也能及时了解和处理,快速的信息传送速度推动着高校管理的快速反应。

(三)信息共享速度快

网络时代的第三个特征就是信息资源共享,除了国家一些机密文件信息外,几乎所有的公共信息资源都可以在网络中找到,并且可以迅速共享,通过下载或者转发可以将信息的传播的范围不断扩大。现在无论是“好事”或者“坏事”,都可以迅速传千里。资源共享的最大受益者就是高校,很多高校都建立起了数字图书馆,学生通过账号登录就可以共享图书馆信息资源,无论是下载论文还是浏览典籍都十分方便。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我国很多城市都推出了共享单车,只需要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共享单车,这就是利用信息共享创造的社会价值。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主要内容

(一)专业理论能力

作为我国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国富强发展的理论基础,是指导全国人民的行动方针,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角色,对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起着重要的作用,引导我国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是高校辅导员的核心任务。在此基础上,辅导员还应该了解国家关于高校的各项政策法规以及学校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课时记录、请假外出、考试违纪、毕业派遣等),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劝诫,防止学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出现偏差。

(二)沟通协调能力

在各行业中,沟通协调能力都十分重要,能够做到有效地上传下达,综合协调是完成工作的重要保障。尤其在高校辅导员这个特殊职业中,沟通协调能力更是不可或缺,高校辅导员的日常主要工作就是与学生进行生活和学习上的沟通,并且组织安排学生的课余活动,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和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这就需要辅导员有着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只有工作安排得清楚,学生才能完成得清楚,当出现问题时,需要辅导员各方面协调,排除障碍,保证学生工作和学校工作的圆满完成。

(三)管理教育能力

辅导员的职业在日常工作中扮演着亦师亦友的角色,既要对学生像朋友一样谈心沟通,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充分信任和理解辅导员的工作,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动态,从而灵活地管理;又要保持作为老师的威严,时刻注意言行举止,做到以身作则,严明公正,使学生对辅导员有敬畏之心,这样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教育,发挥辅导员职业的作用。管理教育能力是辅导员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因为辅导员兼具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属性,需要对两种属性做到平衡规划,并且根据不同的情况发挥各自的能力,审时度势,做到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精益求精。

(四)心理辅导能力

很多刚进大学校门的学生都是刚刚成年,甚至有些还未成年,初离家门,没有了家长的庇护和宠爱,一时之间还很难融入集体生活,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寝室同学相处问题、专业学习问题、感情生活问题等等,尤其是情窦初开的大学生,很容易因为感情问题产生困扰,这就需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要留心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当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辅导员应该不断学习和补充心理学知识,在日常的工作中加以实践,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学习。

(五)自我调节能力

辅导员的职业决定着他们的工作纷繁复杂,琐碎事极多,突发情况不断,使得辅导员的生活也会时常被工作影响,这就导致了辅导员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消极工作,除了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开导帮助,最重要的是辅导员应该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使自己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让自己精力充沛,心态乐观,人际关系和谐,这样才能达到辅导员的职业要求,才能让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endprint

三、网络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可提升空间

(一)自我学习能力

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的教育和管理也随着时代的浪潮不断发展和进步,作为高校辅导员,更要跟上时代步伐,因为他们管理着站在时代最前沿的大学生。网络不仅是一种工具,人们在与它密切的接触中,已经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网络思维,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离开网络就等于蒙上了他们的眼睛和耳朵,无法前行。这就需要辅导员不断学习网络知识,在自我提升的同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并且根据时代的需要,正确引导学生的网络行为,使其形成健康的网络思维。可是并不是所有的辅导员都能够坚持学习,了解时代的脉搏,很多辅导员与时代脱节,放弃学习,只是机械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不能够学习和利用网络知识来辅助管理,例如有些辅导员不会使用微信,也不知道什么是微博,虽然这些不是教育工作者传统意义上的必备工具,可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它们的作用甚至远远大于传统的管理办法。

(二)危机处理能力

高校的学生人数多,相对集中,是集中人群危机发生概率较高的群体,大学生还处在心理不是很成熟的年龄,无论是认知能力和价值观还都没有完全形成,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尤其是网络世界。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很容易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例如大学生“裸贷”问题日益严重,很多大学生都是因为分不清网络世界的真伪上当受骗,有的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还有的被骗人传销组织,很难脱身,这里的根源在于网络的虚假宣传和扭曲价值观的传递,使大学生急功近利,盲目地追求快速致富造成的。高校辅导员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还应该不断提高危机的处理能力,目前这些危机的发生一部分是学生的自身问题,还有一部分就是辅导员面对网络危机认识不足的原因,没能在平时对学生的网络生活加以劝诫和指导,使得危机得以发生。对于网络危机的潜伏、扩散和制止等方面,辅导员对于这类危机的处理能力还十分欠缺。

(三)职业认同能力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上催生出很多新兴行业,对年轻人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追求刺激和财富的观念也甚嚣尘上,很多专职辅导员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在这个浮躁的网络世界影响下,很容易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怀疑和不能认同,工资低,工作繁琐,时刻警惕学生的突发情况,要做学生的老师,教育管理他们,要做学生的朋友,疏导关心他们,要做学生的保姆,照顾服务他们,对于这样复杂的工作属性,很多辅导员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就会产生抵触情绪,有的甚至逃离这个岗位,这就是辅导员对于自己职业认同能力不足的表现。每个职业都有其特有的属性和意义,不能所有职业都用收入来统一衡量,高校辅导员旨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健康的价值观,有着深远的作用和意义。不能对辅导员职业认同,也就无法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样认同,无论身处什么岗位,也都不能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网络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

(一)国家重点培养

国家逐步完善关于辅导员职业的政策和各项法规,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关于辅导员的政策法规,例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位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等,但目前的政策法规还不能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全部概括,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只有系统的制度支撑,辅导员队伍才有前进的力量和保障,在国家层面承认辅导员队伍的重要意义,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当下的网络时代,政策和制度的保障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开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也会提供有效指导。

(二)建立专业队伍

从辅导员的选拔、录用到考核,应该建立一支专业技能过硬的辅导员队伍,尽量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心理学等专业的教师担任辅导员,有了专业作为基础,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升更为快速,更能符合高校对于辅导员的时代要求。而且在网络时代,可以着重选择有计算机基础的毕业生担任辅导员,他们更了解网络时代的语言和思维,更容易接近学生想法,也可以通过网络手段辅助日常的管理工作。建立一支专业能力强,政治觉悟高的辅导员队伍是提升整体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明确角色定位

明确辅导员的多重角色,可以有效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辅导员既有教育的教师角色,也有管理的行政角色,既有教育管理学生的责任,也有引导帮助学生的义务。作为教师,应该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而在当代,辅导员就应该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作为管理者,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和活动都要加强管理,明确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无论是班级干部评比,还是奖助学金发放,都要严明公正,正确行使辅导员的行政权力。在网络时代,辅导员甚至担任了“网络管理员”的角色,通过网络,辅导员在班级群里转发各种正能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的文章,并且及时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各种动态,这种“网络管理员”的角色可以将教育和管理有效地结合到一起,大大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

(四)强化在职培训

在职培训是提升职业能力的最佳途径,无论在各个行业都是如此,高校应该建立起层次分明的辅导员培训机制,聘请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或者是有丰富教育经验和管理经验的辅导员作为讲师,进行专业和系统的培训,这样不但可以加强辅导员的专业能力,也有利于辅导员之间教育管理经验的交流。尤其是对网络安全和网络危机处理的培训,个人信息安全和网络欺诈等问题在高校都是重灾区,这是伴随网络发展的衍生品,只有辅导员首先对网络安全和危机能够了解掌握,才有可能引导学生避免网络伤害,才能让学生在网络大潮中形成正确的网络思维。

(五)坚持自我学习

学习是自我提升的终极途径,无论是教育者或是管理者,高校辅导员都要不断的学习新理论、新政策、新方法,时刻保证自己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学校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要求。在网络时代,辅导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网络知识,完善自己的网络思维,深入了解网络世界的内在規律。作为教育者,网络可以成为辅导员的教学元素,使教学活动更富有乐趣,作为管理者,通过网络了解和关注学生的真实状态,更有利于辅导员的日常管理。网络时代过去可能还会迎来下一个时代,只有坚持自我学习,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才会不断地提升,永远满足时代的需要。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背景高校辅导员
基于网络背景的英语生态化教学方式分析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高中生物微课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分析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