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观察

2017-12-11 02:06李成发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9期
关键词:胆结石开腹胆囊

李成发

(龙州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广西 龙州 532400)

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观察

李成发

(龙州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广西 龙州 532400)

目的:分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龙州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0例胆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患者施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研究组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术毕至排气的时间、手术的时间及术中的出血量。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术毕至排气的时间及手术的时间均较短,其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缩短其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的时间,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胆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

胆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此病患者的病程较长,其病情可持续进展,并可发生较多的并发症。实施开腹手术是治疗胆结石的常规疗法,但其疗效较不理想,而且创伤性较大。本次研究主要分析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80例患者均为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将这些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21例,女19例,其平均年龄为(53.1±6.2)岁。在研究组患者中,有男22例,女18例,其平均年龄为(53.8±5.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施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方案是: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其右侧肋缘下做一个10 cm长的切口,逐层切开腹壁各层,离断胆囊动脉与胆囊管,剥离并切除胆囊,放置引流管。对研究组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方案是: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建立CO2人工气腹,将气腹的压力控制在10~12 mmHg之间。采用三孔法或四孔法置入腹腔镜及其他手术器械,探查腹腔,明确胆囊发生粘连及炎症的情况。分离胆囊周围的粘连组织,解剖Calot三角,分离胆囊颈管,在距胆总管0.5 cm处放置钛夹或进行缝扎处理,然后缝扎胆囊动脉。从胆囊的底部开始将胆囊从胆囊床上逐步进行电凝剥离,对胆囊床进行电凝止血,在术后酌情放置引流管[1-2]。在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1.3 指标判定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术毕至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的分析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的分析[n,(%)]

2.2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的分析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术毕至排气的时间、手术的时间均较短,其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的分析(±s)

表2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的分析(±s)

组别 例数 住院的时间(d) 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h) 术毕至排气的时间(h) 手术的时间(min) 术中的出血量(ml)研究组 40 5.5±2.1 12.1±4.3 10.2±3.2 50.6±4.6 41.5±11.3对照组 40 8.5±1.8 28.7±8.5 25.8±9.2 78.9±12.2 69.8±18.4 t值 6.8599 11.0214 10.1290 13.7275 8.2890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胆结石主要由胆道系统的生理解剖结构或胆汁的成分发生异常改变,胆道受阻所致。此病患者若未进行及时的治疗可发生黄疸、胆管炎、胰腺炎等并发症。根据此病患者胆结石所在的部位、大小及其临床症状,可对其进行用药保守治疗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等手术治疗。与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对胆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较优,且手术的时间较短,术中的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术毕至排气的时间、手术的时间均较短,其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的结果与凌杰等报道的研究结果相一致[3-4]。

综上所述,对胆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缩短其手术的时间及术后恢复的时间,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崔鲜锋.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66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 2013,32(6):30,32.

[2] 毛协良.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疗,2016,35(29):93-94,100.

[3] 凌杰,葛海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9):1693-1695.

[4] 徐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比较[J].医药前沿,2016,6(34):66-67.

R575.6

B

2095-7629-(2017)9-0036-02

猜你喜欢
胆结石开腹胆囊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