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和蒙脱石散治疗急性肠炎的效果观察

2017-12-11 02:06李健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9期
关键词:酪酸散剂二联

李健梅

(云南昆钢医院药学部,云南 安宁 650302)

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和蒙脱石散治疗急性肠炎的效果观察

李健梅

(云南昆钢医院药学部,云南 安宁 650302)

目的:用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和蒙脱石散治疗急性肠炎的效果。方法:选取云南昆钢医院收治的130例急性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LY组和DY组,每组各有65例患者。为DY组患者使用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进行治疗,为LY组患者使用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和蒙脱石散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LY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临床疗效均优于DY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用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和蒙脱石散治疗急性肠炎的效果较为理想。

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蒙脱石散;急性肠炎

急性肠炎是一种具有明显季节性的肠道疾病。此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发热。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和蒙脱石散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肠炎的首选药物[1-2]。为了研究用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和蒙脱石散治疗急性肠炎的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云南昆钢医院收治的130例急性肠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LY组和DY组。在LY组中,有男性33例,女性32例。他们的年龄为8~42岁,平均为(22.54±7.25)岁。他们腹泻的频率为2~8次/d,平均为(5.7±2.7)次/d。在DY组中,有男性34例,女性31例。他们的年龄为6~44岁,平均为(22.79±4.34)岁。他们腹泻的频率为3~9次/d,平均为(5.5±1.7)次/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DY组患者使用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进行治疗,此药的用法是:于早晚饭前服用,1.5 g/次,2次/d。为LY组患者使用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和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的用法与DY组患者相同。蒙脱石散的用法是:将此药放到温水中混匀后服用,3.0 g/次,3次/d。对两组患者均治疗3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3]中的相关标准制定了本次研究的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治疗后,患者腹痛、腹泻、发烧、呕吐的症状均消失。②有效。治疗后,患者腹痛、腹泻、发烧、呕吐的症状均有所改善。③无效。治疗后,患者腹痛、腹泻、发烧、呕吐的症状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的例数+有效的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腹泻的频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

经治疗,LY组患者退烧、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恢复正常、呕吐及腹痛症状消失的时间均早于DY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s)

注:*与DY组患者相比,P<0.05。

分组 退烧的时间(d) 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恢复正常的时间(d) 呕吐症状消失的时间(d) 腹痛症状消失的时间(d)LY组(n=65) 1.57±0.54* 2.73±0.47* 1.48±0.47* 2.48±0.92*DY组(n=65) 2.68±0.98 4.94±1.48 2.79±1.05 5.03±1.02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经治疗,LY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DY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在进行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急性肠炎是一种发生于肠粘膜的炎症性疾病。此病多由细菌感染所致。沙门菌、嗜盐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此病常见的致病菌。急性肠炎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的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腹部绞痛、机体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的主要成分是酪酸梭菌和双歧杆菌。酪酸梭菌能分泌酪酸,此物质不仅可以促进肠粘膜的再生和修复,还能促进双歧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的生长,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生长,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双歧杆菌是肠道的优势菌群,对抑制肠道内病原菌、腐败菌的活性均有显著的效果。急性肠炎患者服用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后,这些菌群会在患者的肠道内定植、生长,改善其肠道的功能,从而改善其腹泻、腹痛的症状。研究发现[4],酪酸梭菌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酸性代谢产物,这些酸性代谢产物会降低肠道的pH值,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因此,为急性肠炎患者使用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进行治疗,能有效地抑制其肠道内致病菌的活性,恢复其肠道的功能。

蒙脱石散是一种消化系统粘膜保护剂。此病对病毒、细菌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使其丧失致病能力[5]。蒙脱石散进入人体后,能与消化系统的粘液蛋白相结合,增强粘液的粘弹性内聚力和对致病因子的防御力,从而促进急性肠炎患者肠道内受损粘膜的修复和再生。蒙脱石散能有效地减少急性肠炎患者肠道内水和电解质的流失,这对改善其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效果。因为蒙脱石散不会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所以急性肠炎患者在使用此药进行治疗期间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和蒙脱石散治疗急性肠炎的效果较为理想。

[1] 张湘玲,杨慧湘,伍永娥,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加蒙脱石散联合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小儿腹泻62例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16,40(4):381-382.

[2] 王新辉,张健,刘坤,等.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急性肠炎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 35(1):46-47.

[3] 方海明,王佳佳,章礼久,等.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急性肠炎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3,17(7): 1207-1209.

[4] 田卫红.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1):1419-1421.

[5] 钟利春,李昌平.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急性肠炎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7(10):34-37.

R57

B

2095-7629-(2017)9-0112-02

李健梅, 女,白族, 1971年出生,大专学历,职称为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为:药学

猜你喜欢
酪酸散剂二联
散剂源流探述*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影响
中草药散剂对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观察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3“S”让自主教育在队建中发力——二联小学提升少先队员主体能力的探索
高举队旗跟党走——上海市杨浦区二联小学红色教育活动
《鸡新城疫(基因Ⅶ型)、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aSG10株+G株)在蛋鸡上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研究》图版
两种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研究
一种富含酪酸菌发酵豆粕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