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面护理的效果研究

2017-12-11 02:06李媛媛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9期
关键词: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高 香,李媛媛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面护理的效果研究

高 香,李媛媛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0)

目的:探讨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6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86例患者分为C组和Q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对C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Q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的时间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与C组患者相比,Q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更低,其住院的时间更短,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面护理,能缓解其术后疼痛,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全面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老年人。老年人易发生股骨颈骨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老年人普遍患有骨质疏松症,导致其骨密度下降。二是老年人的髋周肌群发生退变,不能有效地抵消其髋部的有害应力。目前,临床上常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1]。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探讨了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面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取的86例病例均为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其中,排除年龄<60岁、临床资料不全及不具有手术治疗指征的患者。随机将这86例患者分为C组和Q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在C组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4例;其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61岁,平均(67.5±5.1)岁。在Q组中,有男性患者 21例,女性患者22例;其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60岁,平均(66.9±5.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取健侧卧位,进行硬膜外麻醉。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截断股骨颈。清理髓腔内的松质骨并冲洗髓腔,将股骨假体置入。用抗生素溶液冲洗手术切口,置入引流管,缝合手术切口。

1.2.2 护理方法

1.2.2.1 对C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是: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对其血压、心率、血糖等指标进行检测。另外,做好术前的常规准备工作。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其进行饮食护理、用药指导等。

1.2.2.2 对Q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术前,详细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及病房环境,以消除其对医院的陌生感。向患者讲解髋关节置换术的具体流程,并告知其相关的注意事项,以缓解其紧张感和不安感,尽量让其保持放松的心态。(2)术前训练: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的3 d内,教会其在床上正确使用大小便器的方法,以免其在术后发生尿潴留或便秘。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的2 d内,指导其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深呼吸训练及下肢肌肉的收缩训练等。(3)饮食护理:术前指导患者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及易消化的食物,确保其营养充足,以增强其对手术的耐受性。(4)基础护理:协助患者进行术前的各项常规检查,加强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需遵医嘱对其进行降压、降糖治疗。2)术后护理:(1)心理护理:待患者清醒后,护理人员要第一时间告知其手术成功,以减轻其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身心状态,对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2)引流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等,一旦发现患者的引流液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通知医生。(3)疼痛护理:术后24 h内,患者的疼痛较为强烈。因此,护理人员要遵医嘱对患者进行镇痛治疗。在手术结束24 h后,护理人员可采用沟通法、暗示法等帮助其缓解疼痛。(4)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后要将患者的患肢抬高30°,以促进其下肢血液回流。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患肢皮肤的温度、颜色及肢体的肿胀程度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医生对其进行处理。(5)下肢功能的恢复训练:术后,待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要加强对其进行下肢功能的恢复训练(如术后1~2 d对其进行患肢肌肉的静力收缩训练和远端关节的活动训练,术后3~5 d指导其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的肌力增强训练等)。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患者身体的恢复情况,适当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强度,但要避免训练过度[2]。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住院的时间。2)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VAS的分值为0~1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疼痛越强烈。3)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此量表将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级别,总满意率=(满意的例数+基本满意的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与C组患者相比,Q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更低,其住院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与C组患者相比,Q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占股骨颈骨折患者总数的70%以上。目前,临床上常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有研究显示,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住院的时间。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对43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与贾丽丽等人的研究结论[3]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面护理,能缓解其术后疼痛,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1] 孙欣.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3):107-110.

[2] 吴晓芸,李叶,林莉,等.综合护理配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 50-53.

[3] 贾丽丽,郭婷婷,李欣,等.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318-319.

R473

B

2095-7629-(2017)9-0173-03

高香,女,1985年12月出生,本科学历,护师

猜你喜欢
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