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语境写作:指向学生的真实需要

2017-12-11 11:48孙涛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打篮球校长语境

孙涛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学生说起话来头头是道,争论起来面红耳赤,谈起事来眉飞色舞,但一到写文章则搜肠刮肚、抓耳挠腮,最后“不知所写”。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这主要归因于学生的写作不是为了对话,不是为了交流,不是为了生活本身,而是为了应试。若想让学生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教师可以采取交际语境写作这一写作范式,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写什么、为何写、怎么写。

交际语境是真实或拟真的言语交际情境。学生运用交际语境进行写作,则是在真实或拟真的“情境”下,围绕某一“话题”,组织“语言”来影响“读者”,从而达到自己“目的”的一种写作活动。这种写作活动依据学生真实生活的需要,“读者导向、交流驱动、语境生成”,有效解決了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不愿写、没得写、不会写”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就是依据这一写作理念,进行了一点实践性操作思考。

一、创设适宜的交际语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常规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运用最多的是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先提供一些典型的作文材料,让学生阅读鉴赏并提炼一些写作技法,然后再运用到写作当中去。还有些教师更为直接,出示某一写作技法后,就直接让学生运用。这些做法没有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是冷冰冰的知识和方法的宣讲,只有简单的机械模仿,不晓得任何写作都必须以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包括间接的生活经验)为支撑。没有生活经验的支撑,教师所教的写作方法就不是帮助学生成长,而是剥夺他们的成长。更甚者,学生写完后,教师就以自己所教的方法为准绳召开表彰或批斗大会,完全不顾学生个体情况,此后又开始了下一次的作文轮回。这种简单粗暴式的写作教学谁愿意听呢?这种奉命而为急功近利的写作谁又愿意写呢?所以我们不能再进行虚假的文章制作了,而应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先进行真实具体的交际语境创设。

交际语境如何创设?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其教育效果就越大。”显然,交际语境的创设不能让学生感觉到是刻意的,而应是不漏痕迹的自然而然的,就是生活的真实。若不是在学生身边发生的,那也应该创设一个拟真的情境。

我校某一学生课余时间打篮球摔伤了腿,校长责令班主任不准让学生再打篮球。这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是一个不需要创设的真实情境,也是学生共同的话题,我感到这是写建议类议论文的最佳时机,立刻把这一信息告诉了学生,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

生:打篮球摔伤了腿就不让打了,前年有同学手指碰到墙壁上,小指骨折,校长怎没把墙壁换成泡沫的?

生:就是就是,走在校园里摔倒了,是不是要把路给挖了?

生:校园本来就不大,没有运动设施,再不让打篮球,整个校园就死气沉沉的了。

生:学习生活压力大,单调紧张乏味,打篮球能够调节一下,老师你给校长反映反映。

生:不让打篮球,就会找其他的锻炼方法,其他的运动就百分百没有伤害吗?

……

学生群情激奋,有的学生甚至扬言要联名上告到教育主管部门。这是学生针对这一“话题”所进行的“语言”表达,有些观点还掺杂着偏激甚至是戾气,但笔者并没有制止他们,而是微笑着聆听他们此起彼伏的情感宣泄。因为这些都是学生对事情的原初感受,是写作的基本“用料”,也最能体现学情。有了这些,教师才有了或增或删的写作内容,才有了语言和技巧选用的依据。此时,教师无需担心学生很幼稚或者很偏执的观点,更应担心的是学生只给你说假话、套话、不是发自内心的话,若是如此,交流就会走向“假大空”,写作必然又回到假话、套话连篇的老路。

当然,也不能让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应该考虑读者的感受、信息、心理预期以及知识状况,并根据这些信息来设计、构思、建构自己的作品。教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意识到写作不只是内心的自我表达,更是和读者的交流与对话,要根据读者的心理需求、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等方面不断地修正和塑造自己的文章。

二、培养读者意识的写作方式,找准写作的着力点

读者意识,就是写作者知道写给谁,了解他的身份特征,明了他的心理需求,清楚他的审美趋向;读者意识,就是把读者装在心里,知道哪些话能引起他的共鸣,知道哪些事能激发他的兴趣;读者意识,就是找到展现“读者中心”的特质点,说他的话,感他的情,设身处地推心置腹。在这节课中,学生情感宣泄以后,我顺势进行了以下教学活动。

师:大家都想让校长撤回禁令,老师也是。我们共同写一篇建议书,让校长撤回禁令怎么样?

生:好!

师:那我们需要为校长量身定做一份建议书。我们先谈谈校长,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若按年龄说,应是大家的长辈。我们应该用什么口吻说呢?

生:要尊敬、谦逊。

师:但尊敬和谦逊不能虚伪做作,而应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这样才好交流。刚才所说的把墙换成泡沫的,把路挖掉,你若是校长,听到这样的话,心里会是什么感受?

生:不舒服。

师:为什么?

生:我感觉是一种反驳,是一种气话,而不是建议。

师:可以看出对抗性的表达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适得其反。我们在表达的时候要温和理性充满善意。其实我们还可以转换视角,站在校长立场上来思考,校长为何颁布这一禁令呢?

生:恐怕再出现安全事故。

师:很好。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那就应该消除校长对安全事故的顾虑,在建议过程中,这是重点。

师:我们写的时候,一定要时时想着校长的这个需求,根据他的需求来修正自己的写作。大家说一说会从哪些角度来消除校长的顾虑呢?

生:要注意打篮球学生的体质,先排查再上场。endprint

生:做好上场前的准备工作,先进行热身训练。

生:打篮球时邀请体育老师参与,让他讲一些预防和避免一些伤害的方法措施,打球的时候让他对打球的强度进行合理管控。

生:可以适当控制一下打球的时间,打球的时候都要带上护具,不戴的不准上场。

师:同学们的措施非常好,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还可以说一说打篮球的好处。打篮球能活跃校园,展现中学生的朝气活力;能锻炼身体,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能增进友谊,让师生团结一致、同心協力、战胜困难。

生:更重要的是能减轻学习压力,放松身心,考出一个好成绩。

师:投校长所好啊,可以写上。写的时候还要注意语体风格,大家是怎么考虑的?

生:要很平易,简单明了,便于理解。

学生心中有了读者,情感就会定向抒发,内容的选择也有了针对性,所用的语言亲切自然富有人情味也不再“面目可憎”。所以在作文指导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读者”这个着力点进行主旨内容、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表达技巧等方面的训练,从读者的兴趣、感受、身份和心理预期等方面合理引导,让学生根据心中的读者不断修正文章的内容和形态,使读者真正成为学生写作的合作者和评判者。

三、搭建适合学情的写作支架,用“目的”修正写作内容

写作目的是作者通过语篇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和意图,它对语篇内容、素材、文体和表现手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选择、塑造作用。目的明确是写出好文章的前提,否则文章就是一盘散沙,形散神也散,让人不知所云。写作目的一旦确定,所有内容都要受其制约依其展开。但若让目的更明确,需要量化一个标准。用写作支架可以时时提醒学生应写什么、注意什么、该怎样去写。

写作支架有“程序支架、概念支架、策略支架、元认知支架”等多种形式,而我所说的写作支架只是依据写作目的将目的、语言、读者、表达等写作要求罗列出来的一种混合形式,它是让学生在写作时有一个参照标准。因为在写作前后,教师容易参与到学生的写作活动中去,但在学生“静默无声”地思考、写作时,教师却很难参与其中,而且学生的写作,有时也很难破除平时的惯性思维。有了写作支架,就可以让他们朝着既定的目标自觉地进行控制、调节和修改。当然,写作是一种内隐的心智活动,很难量化,写作支架也只是一种应然,而不是一种必然。根据前面的学生活动,笔者设计了下面的写作支架。

写作支架

1.写作目的是什么,是不是都在围绕它在写,它明确吗?

2.读者是谁,你和读者是直接对话吗,是否预想了读者的问题并作了回答,表达的观点能不能引起读者共鸣,写这些内容能否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没有废话或者语义不明的话?

3.建议中肯吗,是不是从读者的角度安排详略的,哪一内容在前,哪一内容在后,内容和目的是否一致?

4.句子和段落之间是否过渡自然,思路清晰吗,有没有更好的呈现方式?

5.按照写作的目的,用什么词更易于读者理解,句子是否恰当适切,句式是否错落有层次、搭配合理吗?

6.运用的写作技巧是否增进信息的交流;开头吸引读者吗,结尾是否让人回味?

7.友情提示:建议书和议论文体式是不同的,若拿不准,可以网上查阅。

学生心里知道怎么写,但不一定写得出或者写得好,因为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还有一个思考、加工、修正的过程。写作支架能够时时提醒学生,让他们眼中有方向,心中有目标,对写作内容和技法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调整与修改。

作文完成后,先要求学生根据写作支架自我修改,自己模拟读者,从读者的角度来阅读和审视,看看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个人修改后,小组合作互评,写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让小组其他成员站在读者的角度提出反馈意见再进行修改。最后小组选出典型习作上交老师,针对共性的问题,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进行探究,找到可行性的修改方案,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总之,写作即交流,我们无需赋予它太多的内涵,只需让学生求生活之真,应生活之需,写出“通而且好”的文章即可。

[作者通联:江苏徐州丰县梁寨初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打篮球校长语境
小熊打篮球
海浪“打篮球”
打篮球
打篮球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校长的修养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