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应是信受奉行的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2017-12-11 09:29于保东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愚公中华民族文本

于保东

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思想贡献之一,是通过人与自然、社会不断磨合实践,提供了一种不依托寄望于超验之彼岸世界又超越世俗价值、能让人民信受奉行的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作为老三篇之一,解读《愚公移山》, 把《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和解读,你会发现:作为一个整体,它们完美地融合了中国传统中儒家的乐天顺命慎终追远、道家的与天争衡人定胜天、佛家的不尽有为不住无为的真义。直面生死而超越生死,不即日用亦不离日用,人皆可成圣,圣不异于人,真正实现了极高明而道中庸之类宗教而超越宗教的生命——生活意义开示。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第4期发表了江苏启东市开发区中学杨成钢老师的文章《〈愚公移山〉与教材的不适应性》,该文认为:“时代在发展,教育思路也在创新,循规蹈矩的教育理念已经不适应当代教育和当代中学生的培养。当然,《愚公移山》表现的坚持不懈地奋斗的理想信念完全正确。但是,在传递坚持和勤奋的同时,《愚公移山》首先否定了创新和改变。”因此,杨成钢老师建议教材把《愚公移山》剔除,用另外一些文章来代替它,以更好地传递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好地倡导时代的创新精神。①

这种观点实在是没有理解教材编者意图和对文本教学价值误读的表现,更是一种对《愚公移山》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尽管《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实施多年,由于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理解的不深入,对教材编者意图的不理解,加之所谓“批判思维”的错误认识,语文教学在还没有守正的情况下,就盲目对文本(甚至是经典文本)进行评判,对传统的经典文本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进行随意地解构,容易导致学生对文本价值的无端质疑,导致语文教学的偏差,甚至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严重的坏影响,这是语文教师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

坚持对“愚公移山”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是实施《愚公移山》教育教学的根本原则。对《愚公移山》这样富有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文本,我们应该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结合时代需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教师和学生应该在课堂上对“愚公移山”这一行为和“愚公移山”精神作出当代性的阐释,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奠定学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因。

一、“愚公移山”精神发展演变的简要历史梳理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是一个代表中华民族智慧的经典寓言故事。我们知道,寓言是借助于形象化故事传达某种思想道理的。有意思的是尽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演变,人们对《愚公移山》不管如何解读,无论从道家的,还是儒家的;从传统文化的哲学高度,还是从世俗的实用角度,“愚公移山”这一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代表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积极作为的主旨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只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愚公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或者说,后世的解读者会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给“愚公精神”以再解读。但不管如何解读,“愚公移山”仍是一个砥砺践行的励志寓言。这就像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怎样,再多的哈姆雷特也必须以莎士比亚的那个哈姆雷特为基础。

“愚公移山”精神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不断被传承,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把“愚公移山”作为一种典故在诗文中加以运用和发挥。有陆游研究专家指出,陆游在他的诗中曾经有10次之多引用愚公移山的典故,而且不时以愚公自况,他在《杂感》诗写下:“蹈海言犹在,移山志未衰。何人知壮士,击筑有余悲。”陆游用这些诗句来表现一种悲壮的情怀。《自嘲》诗中用“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的诗句,来表现自己到了暮年酒醉显示的意气轩昂。在另一首《自嘲解嘲》诗中,他同样提及了愚公移山的行动,所谓“世变真难料,吾痴只自嘲。移山谋畚土,黏日欲煎胶”。②辛弃疾也用一种幽默的口吻来加以运用,如他的《玉楼春用韵答傅岩叟叶仲洽赵国兴》曰: “青山不解乘云去,怕有愚公惊着汝。”

到了现代,“愚公移山”精神符合新文化运动干将傅斯年倡导积极人生观的真正用意。傅斯年认为,在确立了积极人生观的前提下,像愚公这样的个人“努力”精神和“为公”意识才能够构成现代主体人格的重要侧面。毛泽东同志在中华民族危机的大背景和面临社会主义建设的语境中,多次引述“愚公移山”的故事。在引述中,强调的依然是信心的力量,以共产党人对应于愚公,以全国人民对应于上帝,以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对应于两座大山,建起了对《愚公移山》的一种新的解读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强调“愚公移山”精神既是对未来改革发展信心的提振,又是向全社会传递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

二、《愚公移山》选入教材的编者意图

当原始文本进入教材后,就具有了在课程视域下的教学价值,也即由原始文本转变为教学文本。教学文本在教材体系中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和体现着语文学科的教学价值。

现代主体建构的实践活动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有相当关联。《愚公移山》进入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意味着教师要把握文本的主要倾向,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文本,这才是完成《愚公移山》教学的任务,而不是在背离教材编者意图下打着所谓“创新思维”“多元解读”“批判思维”的旗号对《愚公移山》这样的经典文本进行随意地解构和歪曲。因此,所谓“愚公是个阴险、狡诈的老头”“愚公应该搬家,而不是移山”“《愚公移山》应该从语文教材中剔除出去”等论断就显得极其荒谬。

《愚公移山》的教学不能是教师简单地把“愚公移山”精神灌輸给学生,以此来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和发展,是学生这个主体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在其自身对“愚公移山”精神的理解中成长起来的。在《愚公移山》教学中出现了以下几种背离学生主体发展规律的现象:一是通过步步设彀把学生引入“愚公是个狡猾、阴险的老头”的谬论中;二是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大讲特讲愚公精神,强行向学生灌输;三是围绕愚公该不该搬家展开辩论;四是围绕愚公和智叟究竟谁聪明展开辩论。凡此种种,都是脱离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语文课标的要求),是对“学生中心论”和“教师中心论”的简单化理解。endprint

《愚公移山》作为经典文本,承载着丰富的教学内容和价值。首先,从语言建构与运用角度讲,我们应该认真指导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积累、梳理和整合,对《愚公移山》中涉及到的语文要素进行学习和掌握,进一步探究一些文言文的特点极其学习规律,形成初步的文言文学习经验和学习习惯。其次,从思维发展与品质角度讲,对《愚公移山》的学习,教师要承担起引领学生思维发展的责任,要引领学生在思辨中正确认识和领会“愚公精神”及“愚公精神”在学生今后人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第三,从审美鉴赏与创造角度讲,教师要通过《愚公移山》表现出的矛盾的对立与统一的角度,感悟愚公与移山之间内在的动态势能的不断转换及一切运动、功能、关系都建立在矛盾双方的互相作用所达到的渗透、协调、推移和平衡中。第四,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角度讲,愚公在移山中表现出的知常达变、建功立业、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等思想,正是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与传承理解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我们对《愚公移山》应有的态度和思辨

文化传统资源是每个民族国家的宝贵财富,其重要性在于能为当下提供精神资源与合法性支持。《愚公移山》的主题尽管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发展与演变,但愚公移山核心价值——不怕困难、持之以恒、有志竟成的奋斗精神,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演变而变化。尤其是近现代以来,“愚公移山”的这一特质在多灾多难的近现代中国更显重要,也正是在这一特质之上,该寓言在现代中国被重新阐释,并生发出更多的寓意。③郑桂华老师曾说:“中小学教学中可取的,最好是成熟的、得到公认的观点和结论,尤其是对那些已经有定评的经典,对一些代表一定的历史文化符号的形象,不宜随意翻案。”④《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故事,不是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而是源于古代人民精神上的一种想象和愿景,这才有了违背生活常识与有悖常理的情节设置,才使得本文变成了一个有更深远意义的寄托,才成为一个经典的寓言故事。作为教学的主题解读和教学实施,教师的责任是在课堂上帮助尚未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生准确把握《愚公移山》不同于常理的寓意,准确地理解愚公移山的精神实质,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愚公精神”,而不是其他。

在基于编者意图的前提下,对文本主题的解读不应该求新求异,而应坚持沿用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主流解读,即“愚公精神”代表的是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险的勇气。因为“愚公精神”作为一种文化,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液中,尽管在不同的时代赋予其新的意义,但其核心部分是不变的。所以,对经典的解读应该是尊重“成熟的、得到公认的观点和结论”,这才是教师作为传道者应秉持的原则和应有的认识。因而,对愚公这一经典人物形象也应该坚守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地位,而不是随意把愚公解构成一个“阴险、狡诈、愚蠢”的形象。《愚公移山》不但不应从教材中剔除出去,反而更应该强调其价值的重要性。

四、愚公移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是要脚踏实地真正干事。这点在愚公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愚公一家人“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正是认识到了太行、王屋二山带来的生活不便,所以才在生活中求变,这正是创新思想的表现,而不是其愚昧守旧的表现。“聚室而谋”说明愚公并不是独断专行,而是要充分发扬民主,征求大家的意见。他妻子“献疑”,是对实施措施的合理化、可行性进行质疑,而不是否定愚公的移山行为。邻人孀妻之遗男“跳往助之”,以一种象征的方式说明了愚公的移山行为得到了群众基础上的广泛认可和行动上的有力支持。

愚公和智叟的较量,不是言语的较量,而是在人生观、价值观、哲学观等方面的较量。智叟的认识是静态的、消极的、无为的、短视的,智叟没有看到矛盾的对立统一是动态,是在发展中不断转化的。愚公是知行合一的代表,愚公的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实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现当代,对“愚公移山”精神的重新解读,使得愚公形象与现代人主体建构紧密结合,也为教学中全面确立学生现代主体人格奠定了基础。如果抹杀“愚公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积极影响,或者颠覆作为正面形象的解读方式,是反历史的个人主义的具体表现,是人的主体建构中的一种负面思潮的反映。⑤

我们主张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不顾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而把语文教学当作信马由缰式的自由教学。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尊重教材文本,尊重经典,因为“文本意识”“课程意识”关系到整个教學活动的走向,决定着教学的成败。走向不明,必然迷茫;走向错了,一切努力都是无用功。⑥

《愚公移山》作为一篇寓言故事,要服从讲道理的需要,要服从要讲的那个道理的逻辑,而非一般意义上的艺术逻辑或者生活逻辑、社会逻辑。“愚公移山”表现了中国精神文化中的自信,从《愚公移山》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精神,生存智慧和生活体验。愚公身上体现出来的巨大的道义感召力、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愚公移山的行为又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这些,正是我们当下欠缺的,应该向传统文化学习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打底色的工程。我们理当拿出自信来,从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人文精神、生存体验与生活睿智中寻找瑰宝,寻找生命力,为当下的生存、现实的关怀、生命的定位、处事的方法、价值的实现、精神的寄托、理想的达成,发挥其价值。

参考文献

①杨成钢.《〈愚公移山〉与教材的不适应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第4期。

②⑤詹丹.《愚公形象的寓言式解读与现代主体的建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③周游.《“愚公移山”寓言在现代中国的阐释与运用(1936—1976)》.《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第1期。

④郑桂华.《语文教学的反思与建构》.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⑥钱梦龙.《我这样上语文课》.《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版。

[作者通联:山东东营市实验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愚公中华民族文本
现代愚公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谁更应当“愚公”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