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

2017-12-11 14:18张林全
中国经贸 2017年23期
关键词:风险监管互联网金融模式

张林全

【摘 要】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行业与传统金融业通过相互融合的产物。根据国际互联网金融多元化的发展状况,分析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点,以此来推断监管的方向和监管的必要性,提出适用于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管办法及措施,降低和规避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风险。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模式;措施

互联网金融是既区别于传统市场的直接融资,也有异于商业间间接融资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它既是传统金融行业的延伸,又区别于操作相对繁杂的传统金融业务,利用目前已日趋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来联系大众,为其提供融资、第三方支付、信息共享等便捷服务,弥补了传统金融业务的缺失,减弱了信息不对称对资金融通带来的损失。但是,由于互联网的信息公开性和虚拟性,使得互联网金融行业本身就携带了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风险

1.互联网金融发展多元化

(1)互联网金融的经营模式

互联网本身存在多样性,其业务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受众群体及个人业务存在差异,因此,其运作主体也随之产生不同,若进行细致划分,则其经营模式可分为电商模式、互联网企业、第三方支付、P2P模式、众筹、比特币模式。

(2)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2004年,支付宝的创立标志着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诞生,但直到2012年才开始兴起,这与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发展的国际互联网金融市场来比时间相对较晚。

2009年,3G网络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智能手机,也开始习惯用手机系统直接进行网络交易。之后阿里巴巴以及淘宝、天猫商城、唯品会等网上购物APP的出现使我国的电子商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并且随之派生出了融资理财等相应的小众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比如借贷宝、理财通等。2013年8月13日,我国在北京成立了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金融工作委员会,同时举办了2013年中国互联网大会。2016年10月28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6中国互联网金融规范与发展高峰论坛”将目光锁定在互联网金融的“规范与发展”,各专家人士就该主题结合当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从2016年11月11日至次日零点,天猫“双十一”成交额高达1207亿元,而截至当日16时,1.87亿个订单已点击发货,天猫用庞大的数字像世界阐述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

2.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行业每天都千变万化,然而作为一个新兴金融领域,由于非专业者的大量介入、同行业经营的大规模出现、对金融风险的管控存在的认识不够、诚信体系的欠缺、国家的监管监督政策并未随之发育完善等原因,伴随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风险也逐渐显露。账户资金的安全性、资金流不稳定的P2P网贷平台,金融诈骗、企业间恶性竞争、网上黑客等等事件层出不穷。而当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法律缺失,面对越来越国际化和虚拟化的业务,我们更应该对其潜在风险加以重视。

(1)互联网金融的业务风险

①P2P平台的业务风险

信用风险:在P2P平台发展之前,银行基本愿贷款给小微业务和公司,线下审核与风险控制费时费力,物流、资金流无法做到实时监控与更新,而P2P平台可以短时间获得大量甚至连银行都没有的信息,从而立刻识别出不同贷款人的信用程度及历史借贷记录,并分析出其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判断是否对其发放贷款及具体发放数额。但是,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平台无法判断所得到的信息的真实性,而借贷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一漏洞来谎报自己的信用等级骗取贷款。首先,我国的信征系统并未完全建立,借贷人的信誉度等信息无法共享;其次,我国法律关于违约的界定并不清晰,甚至于得到了法院的判决最终也难以执行……而这些问题在P2P平台由于互联网的原因均被无限放大,有时甚至很难找到借贷双方。

放款人决策风险:小型贷款公司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中只属于一个提供信息与资金的平台,如此看来,这种借贷业务更像是直接融资,但加上互联网本身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则加大了放款人的决策难度,在这种情况下,贷款人不但能隐瞒不利于自己的信息,甚至能借编造虚假个人信息来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方便其更顺利地得到贷款,而这种情况下的贷款人没有表现出还款意愿时,放款人无法进行有效的追讨,影响到放款人的切身利益。

流动性风险:网络金融平台类似于证券交易所,然而网络金融平台并无像银行一样明确的管控指标,无备付金之类,无央行这一最后借款人,如若流动性风险爆发,则后果不堪设想,基本也就没有可能进行挽回了。是以流动性风险必须引起监管部门与相关从业者的高度重视和严肃处理。另外,流动性风险本身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就会呈现放大效应,一旦风险爆发,会像流感病毒一样,迅速传染大片区域,从而激发整个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金融危机,甚至导致实体经济也遭遇侵害。

诈骗及非法集资风险:虽然国家和政府明令禁止,但是由于技術性和互联网的虚拟性,诈骗及非法集资仍旧存在,再加上互联网的国际化特点,以及公众自身缺少警惕性,这类风险很容易发生,但是却很难追查。

②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业务风险

资金来源及流向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进行资金周转时,是无法对资金的来源和取向进行调查和监督的,这就导致了漏洞产生,而由于互联网金融本身具有匿名性,使得再次查询各客户资金的流向也尤其复杂,也加大了监管部门对客户总资金流向的监管难度。

沉淀资金风险:在日常的资金流入流出过程中所产生的沉淀资金在互联网金融的环境下完全不公开,无法得到记录和监督,这些有关未公开透明化问题所存在的风险也就没有切实的解决方案。

③众筹的业务风险

洗钱犯罪风险:在如今这个互联网金融急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种类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不停地花样翻新,互联网金融的隐蔽性恰恰为洗钱提供了一层外衣。尤其是在众筹过程中,众筹参与者的财务信息不公开,不利于银行发挥清算功能,这样恰好利于洗钱行为的进行。因此,我们要及时防范网络洗钱风险。endprint

集资诈骗类风险:此类风险大多是有众筹造成的。众筹大致由四中模式组成,债权众筹与P2P略有相似,其风险也与P2P大致相同,股权众筹可能造成擅自发行股份罪,只要触犯法律,就会激发集资诈骗事件或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事件等违法行为,慈善众筹和奖励众筹若出现不良运作或不公开透明操作,其目的极有可能是诈骗。

(2)互联网金融的技术风险

①数据的获取

大数据是互联网金融的根本,如果在最开始的数据环节有错误,那之后所有工作就是徒劳无功的了。再者,由于数据冗杂环节众多,查错困难性加大。因此,对于大数据来说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及时显得尤为重要。

②技术安全风险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互联网金融的成长基石。因此,技术安全是防范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前提。在实际运营中,技术方面的风险不容忽视,比如加密技术、密钥管理缺失、TCP/IP协议安全性差、病毒传播等。

③技术选择风险

为了有效地应对技术安全风险,公司必须有更加成熟的技术和更加详尽的方案来解决和防范这些风险所带来的可能性后果,如此便出现了技术选择风险。该风险主要有以下来源:一是公司与客户间存在技术差异,无法兼容,阻碍双方信息交流;二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在选择需要哪项方案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导致业务流程出现漏洞;三是技术本身存在漏洞,操作也缺乏严谨性,从而引发技术选择风险。

④技术支持风险

由于技术局限性,大多互联网金融公司通常会把技术研发部分外包给专业性公司,以期获得技术上的支持、更新和维护,此举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率,但也有风险隐患,比如公司因为合约等原因而面临技术中断的风险,从而造成巨大损失。

(3)互联网金融的法律风险

互联网金融在专业性上的法律风险其实和传统金融行业并无本质差别,都是有防范漏洞或是界定模糊的法律边缘线造成,而在其行业特殊性上,由于互联网金融是新兴行业,因此具体有关的法律法规仍处于研究状态,政府也并未及早地加大管理力度来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这方面造成的风险依旧存在。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必要性

1.政府层面的监管政策

2016年,央行金融研究所的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伍旭川说:“监管存在钟摆效应,也就是说在稳定和发展中,要精准地找到一个平衡是很难的。”在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方面,许多国家开始运用沙盒监管的管理机制来对金融科技进行监管。无论是政府部门亦或是民营大型企业,均注意到了互联网金融的潜在风险,并且开始采取一些措施来防范和应对。2016年3月25日,由中共人民银行为首的中国互联网协会在上海正式成立,其基本职能主要是自律监管互联网金融行业。之后同年,央行及其他有关部门又重点发布了以《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为首的多个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及防范的方案。

2.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1)市场缺乏明确的监管机构

①现有监管体制无法高效约束市场

其实互联网金融监管本身就隶属于金融监管体制,因此该与当前我国的整体金融监管体制大致相符。但是作为新兴行业,互联网金融市场具有的跨市场、跨业务、跨区域的特点是现有的监管体制无能为力的,这是目前的监管政策存在的首要问题。

②监管机构主体不确切,执法过程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并没有设立有关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独立监管机构或监管部门,升温提到的监管政策也大多都在试行阶段,只有有了相应的主体机构,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合理性规划才有日可待,而执法过程也有部门可以对其进行监督。

(2)市场缺乏明确具体的监管规则

由于互联网金融是新兴市场,现有的监管规则大多偏向于鼓励和扶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虽然我国已出台许多监管政策,但依旧有制度的不全面性存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与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然需要国家在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与应对上制定相应政策来保护市场双方,维护互联网金融市场环境。

三、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对策

1.完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

为了增强线上線下的信息交流,有关部门可以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征信体系建设,制定法律,为互联网金融征信系统提供保障;明确征信标准;完善技术水平,提供技术保障。

2.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建立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具体法律法规,明确监管主体和监管内容,落实责任,实施有效监督,进一步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3.加强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建设

加强自主研发,提升硬件设施的安全防御能力,做到安全性、保密性;着力培养高端人才,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推行“中国标准”国际化,提高国际认知度,与国际接轨。

4.建立长效机制来规避经营与操作风险

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员工的交流学习或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另一方面,关注媒体和网络上的舆论和报道,及时处理危机公关,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再者,就是加强网络防火墙与中央处理功能,制定应急预案,可以在发生意外的时及时处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险监管互联网金融模式
浅谈互联网金融监管
P2P网贷风险及其监管
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探析
永续债券探析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我国私募基金发展的法律困境及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