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研学案”导学情境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践

2017-12-11 17:53霍健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

霍健全

【摘要】 课堂教学情境是在人为创设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中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情感体验,拓展思维空间。依据其形式,教学情境可分为问题情境、合作情境、训练情境等。合理创设,灵活选择教学情境,能够真正提高“研学案”导学的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11-166-01

0

一、“研学案”导学中情境创设存在问题分析

在“研学案”导学环节的形式设计上,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基础知识的简单罗列。學生只是将知识从书本搬到“研学案”上的搬运工,课堂教学过程简单、枯燥的“对答案”过程,没有生成,没有活力。二是设计的研学问题太难。教师创设的研学问题远离生活和教材实际,学生研学起来费时费力,无从下手,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望而却步,严重挫伤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科学创设情境,并不是要摒弃基础知识梳理,而是要在“研学案”设计过程中合理分配各环节比重,将基础知识所占篇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研学问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情境主线,解决简单罗列基础知识的问题。

二、“研学案”导学创设情境的“三步走”

一般的“研学案”可以分为三大环节:课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设计研学案,学生依研学案开始研学活动;课中,学生合作研学,教师引导答疑,实施后教策略;课尾,教师总结升华,学生拓展延伸。各个环节应以情境为纲,依次展开,但又不拘泥于情境。

第一,合理创设问题情境

1.选择素材,创设情境。教师要在通读教材,形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就地取材,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教学实例,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由浅入深,化繁为简,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要注意差异性,即根据学情进行设计。随着课改的深入,它倡导以研学定后教,要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特长、学习态度和学习需要,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2.巧设问题,层层深入。在研学问题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层次性。所谓层次性,一是问题本身要在情境框架内,教师要围绕情境,知识体系,形成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的研学问题链,以情境串联研学问题,以问题拓展思路。二是问题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师应关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由简入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学会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第二,在情境研学中巧妙地促成合作情境

1.围绕情境,开展研学。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教,在相机诱导。”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辩证思维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抽象思维发展也进入发展期,学生对于很多社会热点问题往往能够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进行课堂研学讨论的前提条件,也是必要性所在。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由于课堂教学前学生已经在研学案的指导下,对教材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导入课堂时,教师可以直接将学生带入情境,跟随着情境发展,提出带有启性和生成性的问题,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师生共同研讨。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合作情境,使学生在民主轻松、合作的氛围下,通过学习、讨论解决研学问题。

2.回归情境,精讲点拔。在学生汇报结束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互评,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的答案进行合理评价。研学问题的解决不应局限于教材上“唯一”的正确答案,教师应鼓励并肯定学生的多元思考,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对于在学生合作研学后依然无法解决的研学问题,以及教学重难点,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拓展延伸,力图做到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同时,教师在精讲后应注意情境回归,即再回到研学时的情境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回过头再解决开课时研学问题的机会,以使学生对情境和知识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灵活应用训练情境进行迁移

1.升华情境,明晰体系。在教学最后,教师应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体系。不少教师都会采用学生自主总结的方式,即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总结,依照自己的思路构建逻辑框架,然后选择几位有代表性的学生者展示。归纳总结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回顾,也是师生双方反思与反馈的过程。学生可以借此机会相互借鉴,整理思路,拓宽视角,形成体系,学习他人的可取之处,反思自身不足之处,发展辩证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所列框架体系,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2.转换情境,拓展思维。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端,创设学习情境能够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学生迁移。教育心理学指出,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密切相关,二者越接近,研学问题就越容易解决。教师在提供对应训练题时,应注意根据学生原有认识结构,立足教学内容,加强新旧知识联系,为学生提供适量、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核心与关键。将课堂所学灵活运用到实际情境中,锻炼学生在不情境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求知欲,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

教育是发现人的价值,教育是发掘人的潜能,教育是发挥人的力量,教育是发展人的个性。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模式是百利无一害的,也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方法是一劳永逸的,重要的不是推倒,而是建立。“研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践,出现了不少问题,但也积累了大量经验,作为应试教育下提高学生自主研学与合作研学能力的有益尝试,要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解决途径,重新扬帆起航。

[ 参 考 文 献 ]

[1]叶澜的《教育概论》.

[2]袁振国的《当代教育学》.

[3]王洪新和于冰的《问题情境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施策略》.

[4]魏现州的《莫让“模式”成“模具”——学案导学的脉络、问题和对策分析》.

[5]刘岗的《我国学案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6]刘臻臻的《“学案导学”的情境创设》.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
例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的创新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情感教学的思考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