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12-16 07:14朱连宝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3期
关键词:胃穿孔鸣音修补术

朱连宝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观察

朱连宝

目的 观察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63例。对照组进行胃大部分切除术, 观察组进行单纯修补术,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5.32±1.25)d、首次排气时间(3.05±0.72)d、肠鸣音恢复时间(1.05±0.45)d均优于对照组的(9.56±1.75)、(4.98±1.25)、(2.67±1.46)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83%)优于对照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比较, 单纯修补术具有多种优势, 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 提高治疗有效率, 促进患者康复。

胃大部分切除术;单纯修补术;急性胃穿孔;临床疗效

研究显示, 近年来急性胃穿孔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急腹症, 临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单纯修补术、胃大部分切除术为常见的两种手术方式, 为探讨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1], 本院对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8日~2016年7月1日本院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12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63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急性胃穿孔诊断标准;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或凝血机制障碍患者;②合并胃肠道恶性疾病患者。观察组年龄30~50岁, 平均年龄(40.12±3.29)岁;女33例、男30例。对照组31~50岁, 平均年龄(41.15±2.95)岁;女32例、男3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在术前常规对患者穿孔部位进行探查, 将患者腹腔积液清除后, 切断患者远端胃组织, 对患者进行胃空肠吻合术、胃十二指肠吻合术。

1.2.2 观察组 实施单纯修补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硬膜外麻醉, 在患者右上腹直肌处取切口, 对患者穿孔部位进行常规探查, 再对每例患者穿孔部位脓性物质采用生理盐水冲洗, 使用7号线进行全层缝合, 对患者穿孔部位进行结扎和固定, 在术后对患者留置胃管, 使用抗生素, 预防感染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临床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对比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5.32±1.25)d、首次排气时间(3.05±0.72)d、肠鸣音恢复时间(1.05±0.45)d均优于对照组的(9.56±1.75)、(4.98±1.25)、(2.67±1.46)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研究显示, 胃溃疡是引起急性胃穿孔发生的主要因素,而胃溃疡和长期不良饮食密切相关, 人体若长时间不良饮食易导致患者溃疡面积不断扩大, 逐步穿透人体胃壁、十二指肠壁、肌层、浆膜层, 而通过对患者疾病特征、溃疡史进行腹部X线检查, 能明确急性胃穿孔, 避免胃肠液外漏情况发生, 同时对患者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方式, 能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避免多种相关并发症发生[2-4]。手术治疗为急性胃穿孔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胃大部分切除术为临床上常规手术方式, 不仅能根治病机、清除胃溃疡, 还能避免感染及胃肠液外漏情况发生, 能减少患者术后复发率, 但是多数患者实施胃大部分切除术后, 由于胃肠道发生改变, 易导致贫血、消瘦、营养不良情况发生, 使患者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导致胃大部分切除术效果不佳[5-7]。通过对每例患者采用单纯修补术, 具有显著效果, 能避免临床常规胃大部分切除术的缺点, 减轻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 减少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等情况发生, 其与胃大部分切除术相比, 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能促进急性胃穿孔患者早日康复[8-10]。

本次研究表明,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5.32±1.25)d、首次排气时间(3.05±0.72)d、肠鸣音恢复时间(1.05±0.45)d均优于对照组的(9.56±1.75)、(4.98±1.25)、(2.67±1.46)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60例、有效1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显效50例、有效1例、无效12例, 总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比较, 单纯修补术具有多种优势, 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 提高治疗有效率, 促进患者康复。

[1] 韩玉立, 赵梦泉.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比较. 广东医学, 2013, 34(15):2387-2388.

[2] 王展福, 黄许森, 王方, 等. 不同术式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观察. 海南医学, 2012.23(11):26-27.

[3] 薛玉龙, 刘建洛.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7):75-76.

[4] 王春山, 曲云.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方法及效果. 吉林医学, 2013, 34(2):219.

[5] 陆佳明.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对比疗效.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21):66-67.

[6] 闫前锦, 张毅飞, 杨媛. 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15(21):2917-2918.

[7] 孙伟.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 11(9):29-31.

[8] 应小俊.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对比分析. 中国医疗前沿, 2012, 7(15):30-31.

[9] 侯建彬.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3(35):16-18.

[10] 辛永利.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对比.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1):63-6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3.025

121308 辽宁省北镇市第二人民医院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显效60例、有效1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显效50例、有效1例、无效12例, 总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对比(±s, d)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组别例数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观察组63 5.32±1.25a3.05±0.72a1.05±0.45a对照组639.56±1.754.98±1.2.2.67±1.46t15.648810.61948.4164P<0.05<0.05<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n(%)]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636012 61(96.83)a对照组635011251(80.95)χ28.0357P<0.05

2017-09-18]

猜你喜欢
胃穿孔鸣音修补术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及对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细致化护理对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一顿火锅吃出胃穿孔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