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人文章雄天下
——以唐柳宗元《晋问》为例

2017-12-18 09:09张家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太原030001
名作欣赏 2017年35期
关键词:物产吴子永州

⊙张家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太原 030001]

诗文评鉴

晋人文章雄天下

——以唐柳宗元《晋问》为例

⊙张家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太原 030001]

柳宗元是我国古代中期最为显赫的文章大家,他的许多文章脍炙人口,知名度极高。但是,柳宗元有一篇赋文《晋问》,知道的人却不多。此篇文章创作于作者被贬永州时,是专门写山西的,从地理写到物产,从物产写到人文,表达了作者对山西高度的赞美,并蕴含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此文以赋体写出,奇崛雄壮,在柳文中独树一帜,在古代赋体文中也堪称奇葩。故本文对其略加赏析,借以追寻柳宗元对山西的眷恋之情,窥见其文章多样的写作成就,并就此略加梳理山西古文的基本脉络和贡献。柳宗元 《晋问》 雄奇率然 晋籍

山西处于太行之西,黄河之东,南接中原,北通大漠,故风尚侠义,鄙薄柔媚,自古以来,概莫能外。其人如此,其文则大有雄奇率然之气。一首《登鹳雀楼》,四句二十个字,道尽黄河气象、人间哲理,正是晋人典型的文风。

近年来,本人从事图书编辑工作,又攻读文博专业研究生,广泛接触了先秦以来古器物以及古史、古文,对三晋古文的风格多有感悟。

1981年8月17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视察山西,他在太原湖滨会堂给省直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柳宗元是山西永济人。他有一篇传世佳作《晋问》,你们都看过没有?《晋问》专讲一千多年前山西的地理形胜,名物名产及悠久的历史和风土人情。这是山西历史上山西名人对外宣传山西的一部名著。”现在,山西正值综改发展、转型崛起之时,本人拜读《晋问》,对山西的人文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柳宗元雄奇的文风感觉加深,遂以此一篇为例,谬作赏析,就教于方家。

中国古文的创作,先秦时期自不必说,秦汉仍然盛行,到魏晋六朝,骈文风行,渐及唐代中期,风行数百年。中唐时,韩愈振起八代文章之衰,成为当时文坛领袖。柳宗元与他并驾齐驱,文风则以峭厉见长。此为《晋问》创作的文体传承背景。

柳宗元自与王叔文永贞革新失败后,“自遭责逐”,贬在永州(今属湖南),寡居无聊,极度苦闷,终日与山水为伍,乃作有著名的《永州八记》,这是语文课本里选择收录的,知名度极高。唐元和三年(808),濮阳吴武陵得罪宰相李吉甫,被贬永州,吴柳相见,顿生相见恨晚之心、同病相怜之情,终日问对,绵绵不绝。一日,话题集中于太行之西,黄河之东,此为柳宗元祖籍所在,感情非寻常可比,言谈即如滔滔河水,奔涌不绝。话毕,柳宗元意犹未尽,提笔作文,仿汉武时期枚乘名赋《七发》,设柳宗元(先生)与吴武陵(吴子)主客问答,洋洋洒洒,即成《晋问》一篇,达近三千字。此为柳宗元存世文章中长度仅次于《天对》的,而其精彩程度,又远甚于《天对》。

《晋问》设问八段,尾作总括。其一述晋地山川之势,其二述晋地物产之盛,其三述晋地良马之产,其四述晋地森林之多,其五述晋地水产之丰,其六述晋地产盐之宝,其七述晋国霸业长久,其八述晋地古尧遗风。层层递进,由物及事,由事及人,由人及义,终使吴子“离席而立,拱而言曰:美矣善矣,其蔑有加矣!……举晋国之风以一诸天下,如斯而已矣。”综合其主旨,大抵在于不恃天险,不凭物力,而一宗于圣王仁义,借以教化天下,淳朴民风,达于王治。可以看出,全篇所述,则在以铺陈之法,为晋地作颂。

其首句即云“先生晋人也”,表明柳宗元作为晋人,对晋地形势、物产、人物谙熟,也暗含作为晋人的高度自信。其记述山川形势,是给吴子以背景介绍,如展开画卷,予以整体上的印象:“晋之故封,太行掎之,首阳起之,黄河迤之,大陆靡之。”此为唐叔虞初封唐地(今晋南翼城一带)时山西的大致地理状况,诚所谓山河环绕、形势雄壮。以下所述,渐及“侯之所居”“大夫之邑”,可“攫秦博齐”,使“燕狄惴怯”,此为外可以攻;其内,则“以植”“以牧”“以富”“人用是富”“邦以之阜”,此为内可以守。又述黄河,源于昆仑,“自匈奴而南,以界西鄙,冲奔太华,运肘东指”,恰与太行环绕相接,形成“表里山河”之固,真乃天造地设,无逾于此。

吴子听之,以为“此晋人之藉也,愿闻其他”。

于是,引入第二层,述晋之物产。首先,述“太卤之金”,是晋地多铁,可制箭矢,可铸钢剑,从而“南瞰诸华,北群夷”。

然吴子仍以为不足。先生再为述“晋国多马”,“晋北之山多异材”,晋之水产,“上迎波涛,千里雪驰”以及晋之盐池,“化若造神”,一一道来,气势骇人。然吴子听之,以为此可以“利民”,而“未必为民利”。

于是,又予以设问,述及晋文公霸业,“定周于温”,“天子恃焉”,进而“推德义,立信让,示必行,明所向,达禁止,一好尚”,达到“假仁义而用天下”的目的。且赞云“其遗风尚有存者”,表明古唐地民风淳朴,其来有自。

虽然如此,吴子认为,称霸之心,未臻于“不知而化,不合而一”的理想。于是,进而述尧都平阳,躬自持俭,有“温恭”“克让”之德,有“师锡、佥曰、畴咨”之道,有“于变时雍”之美,有“不言”之化,因此,晋地人民“至今”秉承“尧之遗风”,此则为天下所共仰者,故云“举晋国之风以一诸天下”。至此,历经八问八答,将晋地之美展示无遗。读者则于终篇深入体会“先生晋人也”的用意,实则为柳宗元僻居贬地,怀念故乡,深爱故地的潜台词。假如进一步体会他抱负不展,被贬永州,则此篇用意是表述其政治理想,旨在实现先王仁义溥被,化育百姓于无形,达到天下大治。这是柳宗元作此文的深层次目的。

① 柳宗元:《晋问》,《柳河东集》第十五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68页。

作 者:

张家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

编 辑:

李珂 E-mail:mzxslk@163.com

猜你喜欢
物产吴子永州
永州的雪
零陵区:“两考”工作平稳顺利
返老还童
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案列
李晖赴东航对接航线迎来突破性进展
真想有个奶奶
东北地域物产及其词语缘由
喝水
水果雨
风险警示:香溢融通、物产中拓、申达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