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繁星·春水》中玫瑰刺与玫瑰红的寓意

2017-12-18 09:09董榆萍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093
名作欣赏 2017年35期
关键词:春水风骨繁星

⊙董榆萍[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上海 200093]

冰心《繁星·春水》中玫瑰刺与玫瑰红的寓意

⊙董榆萍[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上海 200093]

冰心一生酷爱玫瑰,早期的创作她把对带刺的玫瑰的挚爱倾注到小诗里,唤起人们对世间美好事物的爱心。在《繁星·春水》中,冰心用爱的哲学咏物抒怀,让玫瑰,特别是玫瑰的刺和玫瑰的红色闪烁着哲理的光芒,敦促人们珍惜美好,注重修养,修炼品行,挺立傲骨,用爱去构筑玫瑰色的自然和精神世界。在对玫瑰刺和玫瑰红的礼赞中,冰心挖掘出玫瑰风骨的意蕴,倡导爱的陪伴,美的追求,善的怜惜,柔的心灵,刚的自卫,尤其是真的人格。小诗 玫瑰 刺 红色 风骨

《繁星·春水》是著名女作家冰心(1900—1999)的早期作品,“冰心玫瑰”的风骨在她这部早期的作品里已得到鲜明的表现。虽然《繁星》原载于1922年1月1日—26日的《晨报副镌》,《春水》原载于1922年3月21日—6月30日的《晨报副镌》,时隔近百年,但冰心《繁星·春水》里“玫瑰”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审美价值。她对自然的讴歌,对美和爱的追求,对自尊自爱品格的修炼,在《繁星·春水》里的玫瑰、玫瑰刺、玫瑰红的意象中都有生动的诠释。尽管童年时代在烟台父亲的花园里和福州祖父的花园里冰心没有见过玫瑰花,但从《红楼梦》中,冰心知晓了这种“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玫瑰。直到一九一八年冰心上大学后,她才亲眼看到了玫瑰,协和女大校园的玫瑰树让她震撼,坐在玫瑰花树下的草地上读书成了她的最爱。一九一九年冬,她在记录零碎的思想写作《繁星·春水》时,玫瑰的意象便如繁星般涌入她的笔端……

一、玫瑰和玫瑰刺的寓意

在《繁星·春水》中,冰心在描写玫瑰和玫瑰刺时,对玫瑰刺着墨更多。而对玫瑰的描摹,诗人更多的是让玫瑰从侧面来烘托主题,以轻描淡写的方式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小诗的主旨,耐人寻味。例如:

玫瑰开花了。

为着无聊的风,

小小的水边

竟不想再去了。

诗人的生涯

只终于寂寞么?

(《春水》 一四二)

冰心以一句平铺直叙的句子“玫瑰开花了”,看似散淡地展开小诗,但作者却思路急转,虽然玫瑰的美丽和芬芳呼唤着诗人出去赏花抒怀,但由于外面刮的风并非和畅的惠风而是“无聊的风”,诗人便没有赏花的心绪,宁愿在屋里与寂寞为伴。从表层含义来看,似乎寂寞是诗人的特质,只有在默默的冥思苦想中好诗方能出炉。但从深层含义分析,冰心却让小诗隐含深意。冰心抛出问题:“难道诗人的生涯只终于寂寞吗?”聪慧的冰心让读者自己来思考并作答。很显然,答案是:“不仅如此!”寂寞,不能完全涵盖诗人写诗的特质。当美之花和爱之花——玫瑰盛开时,诗人应该置身于这种盛放过程,去感受玫瑰的美丽和馨香,去感受大自然之美,而不能以“无聊的风”为借口闭门造车,让自己隔断与美之源的联系!由于玫瑰象征着美:美丽和美好,在玫瑰盛开的日子里,人更要有一颗发现美、讴歌美的匠心,泰戈尔曾在散文诗《我》中这样写道:“我望着玫瑰赞叹‘真美’,玫瑰分外艳丽。”由此可见,在这首小诗里,玫瑰的意象看似平淡无奇,却让人展开想象与思索的羽翼……

《春水》中另一首带有“玫瑰”意象的小诗与这首小诗似乎形成了呼应:

微阴的阶上

只坐着自己——

绿叶呵!

玫瑰落尽,

诗人和你

一同感出寂寥了。

(《春水》 一七八)

“微阴”二字既点出了气温状况,同时也点出了季节的变化。这应该是一个夏末秋初的日子,季节已从暑转凉,在凉气初生的夏秋之交,夏天里最后一朵玫瑰都已凋落,玫瑰不再,但玫瑰的叶片依然郁郁葱葱,透过绿叶思念红花。纵使玫瑰花的一抹红艳已成追忆,但在失去玫瑰的日子里,更显出了陪伴的可贵。看不见的玫瑰愈凸显它存在的价值,玫瑰花宛如一个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伴侣:它是绿叶生命的陪伴,也是诗人精神生活的陪伴。花开花落本是四季轮回的自然属性,虽然玫瑰来年复还生,但花的谢幕不免让人黯然神伤。玫瑰落尽的伤,于绿叶于诗人,是一种“寂寥”——一种无人陪伴,茕茕独立的孤寂感。特别是在阴气初生的时刻,玫瑰不单单是花落而是落尽,“玫瑰落尽”,一个“尽”字道出了诗人寂寥心情的深度。因此,与前一首小诗(《春水》一四二)相结合,读者和诗人都有所感悟:玫瑰落尽时让我们懂得什么是珍惜。因此,不要受无聊的风的干扰,珍惜每一个玫瑰花开的日子,珍惜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奇妙感觉,珍惜生命中每一个微小的陪伴!

冰心善于借助玫瑰来传递自己微妙的心情,让读者感同身受,在情绪上与作者产生共鸣,获得一种真实的感染力。例如前面这首短诗,寥寥数笔,冰心用独坐台阶玫瑰落尽的画面,就生动传神地勾勒出一种寂寥的心情,瞬间把读者也带入那种孤寂的心境中,让人掩卷后回味良久……几乎在写《春水》的同时,1922年5月18日,冰心写过一首关于玫瑰的独立的诗《玫瑰的荫下》:“衣裳上,/书页上,/都闪烁着/叶底细碎的朝阳。//我折下一朵来,/等着——等着,/浓红的花瓣,/正好衬她雪白的衣裳。//冰凉的石阶上,坐着——坐着,/等她不来,/只闻见手里/玫瑰的幽香!”以玫瑰为意象,借助玫瑰的色彩和玫瑰的花香,冰心把诗人心情的转变:从浓浓的盼望到淡淡的失望,刻画得细腻真切。冰凉的石阶旁,玫瑰的荫下,空中玫瑰花香氤氲,纵使花未送出,送花人心有所失,但也有一种“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意境。透过短短的小诗,我们窥见了诗人那颗钟爱玫瑰的心和那份乐于与人分享美好的情。由此可见,冰心笔下的玫瑰不仅象征着美,更象征着陪伴和广博的爱……

在《繁星·春水》中,与对“玫瑰”的轻描淡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冰心对“玫瑰刺”不吝笔墨,她把“玫瑰刺”放在一个正面的、主要的位置,进行浓墨重彩的精细描摹,例如:

小孩子!

你可以进我的园,

你不要摘我的花——

看玫瑰的刺儿,

刺伤了你的手。

(《繁星》 一五)

冰心以一种童趣般的口吻对调皮捣蛋的小孩子进行对话和谆谆训诫:小孩子啊,你可以进我的花园玩耍,但你绝不该采摘我园中的花!而顽皮好奇的你却摘了我的花,结果玫瑰的刺儿把你的手刺伤了,你这是咎由自取啊!玫瑰刺会让你幼小的心灵长记性呢!这是字面含义,冰心同时借大人对小孩子的训斥之口道出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做人做事,一定要有原则底线,不该触碰的绝不能去触碰,否则会被生活中的“玫瑰刺”扎得鲜血淋漓。在这首小诗中,“玫瑰刺”的寓意是开放性的:它可以是一道警戒红线,安全地隔开审美者与美好事物之间的距离。它在警示人们:以一个安全的距离审美,美会有恒久的生命力,而近距离的采摘不仅会给美丽本身带来伤害,同时也会让妄图逾越这条红线、鲁莽对待美丽的人遭到被伤害的报应!另外,玫瑰刺也可以是刀、是剑、是戟、是枪刺……是以暴制暴的反抗武器和抵挡外力伤害的盾牌,它是美好事物的第一道防护屏障,宛如阵地前或军事禁区前方那些阻止敌人进攻或禁止外人靠近的铁蒺藜,它会让接近它的人付出血淋淋的惨痛代价!因此,在这首小诗里,与其说冰心是对“小孩子”进行训诫,还不如说她是在对世人进行“爱的教育”:距离的安全线让美更美,有些美的东西只能远而观之,不可近而触之!

在另外一首小诗里冰心以隐喻和拟人的手法对“玫瑰刺”进行了生动的呈现,不仅写出了玫瑰刺的“形”,更写出了玫瑰刺的“神”,使玫瑰花呈现出独特的个性,暗喻出人的品格与风骨:

玫瑰花的剌,

是攀摘的人的嗔恨,

是她自己的慰乐。

(《繁星》 三二)

在这首小诗里,透过玫瑰花的刺,我们仿佛看到了那身着一袭带刺罗衫的玫瑰的骄傲与娇美的神态。娇柔的玫瑰宛如一个哨兵,警惕性很高,时刻用坚硬的刺为武器:保护着外在的美丽,捍卫着内在的尊严。玫瑰刺使玫瑰柔中带刚,增添了几分王者的风范:凸显出玫瑰高贵不凡的身段和卓尔不群的气质。小诗中两个词语“嗔恨”和“慰乐”用得非常传神,把玫瑰刺写活了,使玫瑰刺具有了人格化的特征。“嗔恨”中的“嗔”虽然含有发怒和生气的含义,但这里的嗔怒不是真正的恼怒,而暗含有似嗔非嗔、转嗔为喜的含义。攀摘的人可以是追求爱和追求美的人,但美和爱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历经一个艰辛的过程。经历千辛万苦后获得的爱才是深沉的爱而不是浅薄的爱,这样的爱才更有价值,更值得尊敬。而“慰乐”更把玫瑰的心理描摹得活灵活现。只有耐得了荆棘,耐得住等待的人,才配寻到真爱。因此,玫瑰刺是玫瑰的防身武器和考验爱的利器。泰戈尔曾说过:“让睁眼看着玫瑰花的人也看着它的刺。”玫瑰花的刺赋予了玫瑰自尊与自爱的特质,美丽不容亵渎,使玫瑰天生具有不逆来顺受的性格和不亢不卑的傲骨!

冰心是一位具有玫瑰风骨的知名作家,她对玫瑰的酷爱,在中国作家中首屈一指。虽然与玫瑰相见恨晚,在她十八岁在大学校园里才真正亲眼见到了玫瑰这种有风骨的花,也许这种对玫瑰的相见恨晚之情对《繁星·春水》的写作是一种幸事,在《繁星·春水》里歌咏的百花中,玫瑰是描写次数最多的花卉。上面这两首描写玫瑰花刺的小诗,以它的短小精悍和深邃的哲理成为小诗中的名篇。而“玫瑰落尽”的小诗所表达出的情感,把寂寥之情挖掘得很有味道……冰心一生对玫瑰情感浓烈:在八十一岁时,她还写了一篇散文《我和玫瑰花》,回顾了自己这一生对玫瑰的情与爱;1993年11月,在九十三岁高龄时,冰心在寓所里还留下手迹,写下了关于玫瑰的条幅,:“我喜爱玫瑰花因为她有坚硬的刺,浓艳淡香都掩不住她独特的风骨。”玫瑰刺使玫瑰拥有自己独特的风骨,这种风骨是傲骨,而不是媚骨,这种傲骨与媚骨的区别冰心在《繁星》(二四)中也有体现:“向日葵对那些未见过白莲的人,/承认他们是最好的朋友,/白莲出水了,/向日葵低下头了:/她亭亭的傲骨,/分别了自己。”白莲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外化了白莲的风骨,同样玫瑰坚硬的刺也外化了玫瑰的风骨,他们的风骨象征着高洁的志向,是不同流合污的铮铮铁骨。这拟人化的描写形神兼备,传递出冰心刚正不阿的气节和价值取向。

1999年,冰心去世后,在追悼会上,人们以赠送玫瑰花的独特方式来送别这位一生喜爱玫瑰的文坛巨匠。2000年首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节,法国有一种玫瑰新品种被命名为“冰心玫瑰”,这样的殊荣,对于有着玫瑰风骨的冰心而言当之无愧。“冰心玫瑰”承载着爱,承载着美,承载着冰心的风骨,成为世界玫瑰园中永恒的一员。爱永恒,美长存,冰心玫瑰永不凋谢!

二、玫瑰红的寓意

冰心受泰戈尔影响很深,泰戈尔曾赋予红色爱的震撼力:“喧闹的春天,曾一度带着挥霍无度的欢笑进入我的生活;她的时辰里载满了眼前且逍遥的玫瑰,她还以阿肖卡树新生嫩叶的红彤彤的亲吻,使天空为之燃烧。”这红彤彤的亲吻,燃烧着天空,更燃烧着心灵的天空,释放出无尽的爱的力量!具体到玫瑰,象征着爱的玫瑰更是红得似火,灼热的暖色调给人生增添爱的光辉。由于玫瑰红不含蓄羞涩,而是红得热烈奔放,红得轰轰烈烈。因此,玫瑰暖暖的红色有光与爱的寓意。在对春天的颂扬中,泰戈尔曾高度礼赞知音般的玫瑰红:“而你那红色的玫瑰花,又在它们灼灼燃烧的沉默里,囊括了我心里一切没有吐露的言语。”热情的玫瑰,带着新鲜的奇迹,如知己一样闯入诗人的生活,却在灼热的盛放中默默无语。面对赏识的眼睛,如火的色彩已是千言万语!面对这样的知遇之恩,人们特别是善良的冰心何忍破坏哪怕是一丝丝自然界中的玫瑰红:

玫瑰花的浓红

在我眼前照耀,

伸手摘将下来,

她却萎谢在我的襟上。

我的心低低的安慰我说:

“你隔绝了她和‘自然’的连结,

这浓红便归尘土;

青年人!

留意你枯燥的灵魂。”

(《春水》 七○)

这首小诗也叫《修养》,原载于1922年3月18日《时事新报·学灯》,冰心成功地借助玫瑰鲜红的色彩来阐述人生的道理。冰心以对话体的形式,从心灵与诗人的窃窃私语中,向读者特别是当年作者这样的青年人道出大自然乃生命和灵感的源泉,无边无涯的“自然”乃修养之源的人生道理。纵观《繁星·春水》,冰心一直认为“自然”是浩瀚无边的大海,不仅能滋润万物,还能给作家特别是诗人无尽的素材,要放眼世界,不能闭门造车,不能只从干巴巴的心怀汲取创作的素材和人生的养料,例如:“自然唤着说:/‘将你的笔尖儿/浸在我的海里罢!/人类的心怀太枯燥了。’”(《春水》一四)再例如:“诗人!/自然命令着你呢,/静下心潮 /听它呼唤!”(《春水》三一)但冰心在呼吁青年留意枯燥的灵魂、提高修养时,没有进行枯燥的说教。为了阐述灵魂和修养需要自然雨露的浸润才不会干涸,才能源源不断地流淌出灵感与活力时,冰心撷取玫瑰花为意象进行了直观而令人信服的生动解析。冰心将玫瑰花的色彩描绘得闪着生命的光芒:在她的眼中,在大自然中摇曳生姿的红玫瑰其色彩是“浓红”而不是“深红”,一个“浓”字赋予玫瑰动感,让人感到玫瑰色彩的红艳欲滴,玫瑰那浓烈的红色扑面而来,一种勃勃的生机牢牢地锁住人的眼球。接着冰心用“照耀”来深化“浓红”,这种“照耀”一方面指灿烂的阳光普照玫瑰,让玫瑰红得闪亮,另一方面又指熠熠生辉的玫瑰本身发出强烈的光线照射着端详她的灵魂,将四射的活力向外传递。红色的玫瑰像一个熠熠的发光体,玫瑰红象征着光。但一个“摘”的残忍动作却阻断了玫瑰和大自然间、玫瑰和人的心灵间的光合作用,玫瑰“萎谢”于衣襟,这种枯萎是因缺乏水分而致花瓣萎蔫。由此,玫瑰的干枯与灵魂的枯燥便形象化地架起了桥梁。由于失去了大自然的养料补给,更由于脱离了大自然怀抱不能自由和自然地生长,“这浓红便归尘土”。这样红颜薄命般的结局让人扼腕叹息,给人警示:红玫瑰,有它附丽的生存土壤——大自然,一旦隔绝了它与自然的连结,便切断了她的生命之源,她便香消玉殒、归于尘土,提前悲壮地完成了生命的轮回!由此可见,在这首短小精悍的小诗中,玫瑰红的寓意是大自然滋养下的活力无限的原生态生命,这样的生命状态朴实无华,是大自然毫无雕饰的原始杰作。当阳光下的玫瑰红暖暖地贮满青年人的心间时,这首小诗便诗意地完成了劝勉的使命:珍爱那自然盛放的玫瑰,珍爱那润泽生命的大自然宝库,切不可阻断二者生死相依的纯天然联系,否则灵魂会枯燥,修养会枯竭!

这种对大自然中花卉的珍惜怜爱之情,在冰心的《繁星·春水》中随处可见,例如在另外一首带有“玫瑰”意象的小诗中,冰心也流露出同样的怜爱之情:

谢谢你!

我的朋友!

这朵素心兰

请你自己戴着罢。

我又何忍辞谢她?

但无论是玫瑰

是香兰,

我都未曾放在发儿上。

(《春水》 一四八)

众所周知,在中国花文化中,花卉除了有观赏价值,还有装饰价值:“早在汉代,女子戴花的风俗就已经出现,至唐宋则大盛。”在中国民间,妇女有将诸如茉莉花、素心花、白兰花等香花插于鬓边或佩戴于衣襟的民俗,观其美闻其香,与香水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繁星·春水》中,冰心对衣襟上戴花也有记述,例如“只两朵昨夜襟上的玉兰,/便将晓风和朝阳/都深深地记在心里了。”(《春水》 一三三)同时,摘下衣襟上的花相互赠别,襟上的花也代表着一种情谊:“襟上摘下花儿来,/匆匆里/就算是别离的赠品罢!//马已到门前了,/要不是窗内听得她笑言,/错过也/又几时重见?”(《春水》 一八一)可见冰心也是喜爱花美、花香的人,更是注重礼数情义的人。但是,虽然对花儿情有独钟,当面对有着勃勃生命力的鲜花时,冰心还是下意识地不会让花儿枯萎于自己的发上。一方面是她没有将花儿插于发髻的习惯,另一方面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怜爱。在《春水》(一二一)中面对插在花瓶里的花儿,冰心也曾这样直抒胸臆过:“这稚弱的生机,/请你怜悯罢!”(《春水》 一二一)在这首小诗里,虽然冰心在别人用花表达心意时客气地进行婉拒,但小诗中近乎直白的语言却生动地呈现诗人那颗质朴的爱花之心和善心:冰心爱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玫瑰是她的最爱,她也未曾将玫瑰放在发上,更别说素心兰了。情义无价,但冰心爱花自有爱花之道。

纵观冰心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出:冰心对花特别是玫瑰,不是单纯地喜欢,而是挚爱。有人曾以花设喻,生动地诠释“喜欢”与“爱”的区别:喜欢是摘花,而爱是给花浇水。的确,爱花人舍不得摘花,舍不得阻断花儿与自然的联结,冰心就是从一个喜欢花的人成长为爱护花的人的。1918年冰心进入协和女大读书后,在女大礼堂的廊前台阶两旁看到种着一行艳红的玫瑰,那“又红又香”的花朵让她倍感惊艳和震撼。冰心曾这样描写道:“我们同学们都爱摘下一朵含苞的花蕊,插在髻上。”但是,冰心在写《繁星·春水》已显露出很浓重的惜花、护花的情愫,小诗中淡淡的一句“但无论是玫瑰,是香兰,我都未曾放在发儿上”,我们窥见了冰心那颗温和平实的素心……

虽然对玫瑰情有独钟,喜爱有加,但是冰心对“玫瑰红”的描写却不偏不倚,带着辩证的色彩。她没有将玫瑰红置于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而是在带着形象化的描述中,引领读者进行思辨,领悟出一定的人生道理:

天上的玫瑰,

红到梦魂里;

天上的松枝,

青到梦魂里;

天上的文字,

却写不到梦魂里。

(《繁星》 一二三)

冰心认为,表层的东西可以虚幻地进入梦中的魂魄,唾手可得,但深层的东西却可望而不可即,不付出艰辛的努力,则无法得其精髓。在这首小诗中,两种色彩:玫瑰红和松枝青象征的是表面的、肤浅的东西,因为色彩是直观的,不需要任何加工就可以被视觉直接接受,在梦境中呈现其色彩。而“天上的文字”象征的是深层、意蕴丰厚的东西,有着开放性的含义。文字的落笔和排列组合需要提炼、沉淀、思索、组织、加工,方能下笔成章;故文字有其丰富的内涵,它可以是描写玫瑰的爱与美、松柏的坚与贞,甚至可以是“天书”:天上神仙写的书或信;难以辨认的文字或难懂的文章;或古代帝王的诏书等,如不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经历一番寒霜苦练,靠做白日梦是无法写就与解析文字,是无法梦想成真的。这首小诗言简意深,是一首意境悠远、耐人咀嚼的哲理诗。与绿意盎然的松柏形成鲜明对比的“玫瑰红”带着一种红似烟霞的、天上人间相互交织的梦幻色彩,将“天上的玫瑰”这一瑰丽的景象如梦魂萦绕于读者的脑海,让一代代的读者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去构筑那灿若红霞、瑰奇神秘的“天上的玫瑰”……

对意象的撷取,看似微小不经意,但冰心文字中流淌出的情韵却很耐人品味。除了用玫瑰和松枝描摹出“红到梦魂里”“青到梦魂里”的意境,冰心也用“兰花”描摹出“气息绕到梦魂里”的意境,例如:“夏之夜,/凉风起了!/襟上兰花气息,/绕到梦魂深处。”(《繁星》一三八)

除了“玫瑰红”,在《繁星·春水》中冰心不吝惜对“红”进行多方位的描绘,再搭配其他的色彩,写得和谐传神,例如:红艳的春花:“沉寂的渊底,/却照着/永远红艳的春花”(《春水》 六九)“深红的果儿”(《繁星》一○)小弟弟“绯红的笑颊”(《繁星》 八三)明月下“粉红的莲花”(《繁星》 一三四)那柔曼歌声中的“青松枝,红灯彩”((《繁星》 一六二)“水里的红莲”(《春水》 一三)“红墙衰草上的夕阳”((《春水》 一七)“江上点点的红灯”(《春水》 三二)树叶的红衣:“秋深了!/树叶儿穿上红衣了!(《春水》 三八)”“血珠鲜红/泪珠晶白”(《春水》 八四)“偶尔后顾红墙/前瞻黄瓦”(《春水》 八六)“两行的红烛燃起来了——堂下花阴里/隐着浅红的夹衣。”(《春水》 一一五)“明灯下,/笑声里,/脸颊都晕红了!”(《春水》一二○)……红色很喜庆,暖色调的红色让生命充盈,盈盈的生命力让人间充满了喜悦、希望与活力!

三、结语

冰心在《繁星·春水》里成功地以“玫瑰”为意象咏物抒怀,以玫瑰花隐喻美好、美丽和爱的陪伴,以玫瑰花的刺隐喻傲骨和高贵的人格,以玫瑰红艳的色彩让读者去构筑一个红彤彤的带着修养光芒的精神世界。在爱与美的百花园中,冰心不惜对玫瑰刺和玫瑰红浓墨重彩,让带刺的红玫瑰力压群芳,在童真、母爱和自然美的主题中进一步深化了人类真、善、美的积极情感,同时也真切地描摹出寂寥、怜爱之情……有爱的养料的润泽,冰心《繁星·春水》中的“玫瑰”在心灵百花园中悄然盛开,给一代代读者润物细无声的久远滋养。愿每个人都戴上玫瑰色的眼镜,像冰心先生那样积极乐观地生活一个世纪,玫瑰有刺才是玫瑰……

①③⑤⑥⑨⑫⑭⑮⑯⑱⑲⑳㉒㉓㉔㉕㉖㉗㉘㉙㉚㉛㉜㉝㉞㉟㊱冰心:《繁星·春水》,凯利(Cayley,J.)、鲍贵思(Boynton,G.M.)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203页,第227页,第29页,第39页,第35页,第159页,第129页,第137页,第207页,第197页,第229页,第 191页,第91页,第101页,第157页,第27页,第67页,第99页,第113页,第 127页,第129页,第 137页,第 141页,第 167页,第167页,第187页,第191页。

②⑦⑩⑪泰戈尔:《泰戈尔散文诗全集》,冰心等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430页,第175页,第198页,第191页。

④⑬冰心:《冰心诗选》,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63页,第153页。

⑧冰心:《冰心作品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扉页。

㉑浦漫汀主编:《冰心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1]浦漫汀主编.冰心名作欣赏[M].我和玫瑰花(鉴赏人:王炳根).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7.

[2]董榆萍.冰心《繁星·春水》中小花的深意[J].文学教育(上),2014(12).

[3]董榆萍.冰心《繁星·春水》中的哲理之花[J].名作欣赏,2015(11).

作 者:

董榆萍,文学硕士,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诗歌及英美文学。

编 辑:

李珂 E-mail:mzxslk@163.com

猜你喜欢
春水风骨繁星
风骨傲然 英雄当时
推荐书目《繁星·春水》
小荷
春水悠悠
繁星之城
风骨
风骨
春水,我愿随你同去
那满天的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