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干预效果评价

2017-12-19 11:09莫恩君林相彬
浙江医学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病死率呼吸机气道

莫恩君,林相彬

(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 温岭 317523)

·临床护理与管理·

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干预效果评价

莫恩君,林相彬

(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 温岭 317523)

目的: 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2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ICU护理,观察组则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吸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及病死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气管切开率、VAP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后,可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集束化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

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起到气道通畅和改善通气的治疗效果,降低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1]。但是机械通气治疗也会导致一些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VAP是院内感染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影响ICU危重症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2]。因此,做好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对预防VAP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集束化干预措施是运用循证医学证据所支持的一系列有效的操作、治疗及护理等措施的集合[3]。本研究通过对6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并且以6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照,评价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ICU收治的120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而且机械通气前均无肺部感染;与所有患者或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依据入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50~85岁,平均(61.48±9.71)岁;心脑血管疾病32例、外伤20例、其他8例。观察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52~84岁,平均(61.05±8.84)岁;心脑血管疾病29例、外伤22例、其他9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干预措施

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措施,如治疗原发性疾病、控制感染、保护脏器功能、营养支持疗法、纠正电解质紊乱、预防静脉血栓、避免交叉感染、加强ICU病房消毒和呼吸机等设备管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ICU护理,患者取头高位,床头抬高30~45度;为避免压疮,垫子尽量选择软垫;同时加强患者皮肤护理,定时翻身和拍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清洁、吸痰、气道湿化等,定期更换呼吸机的相关连接管路。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模式。成立呼吸机集束化护理管理小组,带领全体ICU护理人员进行呼吸机方面的集束化护理,具体干预内容包括[3-4]:(1)无菌操作和消毒措施。集束化管理小组定期检查,任何操作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定期对无菌操作进行督导检查,确保无菌操作规程的执行。操作前,医护人员按照七步洗手法来洗手;ICU病房每天进行紫外线消毒,床、桌面、仪器设备、地面等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口腔护理。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常规使用0.1%的洗必泰溶液,每天口腔清洁2~3次,必要时可选用口泰等漱口液;确保气囊充气条件下再实施口腔护理,观察插管在门齿处的刻度,避免管道移位;(3)气道湿化和吸痰。在机械通气过程中使用加热湿化器进行主动湿化,气体温度维持在32℃~35℃范围;每次吸痰前给予纯氧吸入3min,加强无菌吸痰操作观念,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采用密闭式吸痰系统,防止飞沫交叉传播风险;(4)气囊管理。为了避免口咽中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每天定期调整气囊压力,将压力控制在25~30cmH2O;(5)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对于机械通气患者选择吸引气管导管,进行声门下分泌物引流,每4h进行1次分泌物冲洗引流;(6)呼吸机管理。定期排空冷凝水收集瓶,避免冷凝水流向患者的气道,如果通气时间过长,每周更换一次呼吸机管道,若遇到污染立即更换管道。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计算气管切开率、VAP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进行数据统计,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各时间比较

由表1可见,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各时间比较

2.2 2组患者气管切开率、VAP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

由表2可见,观察组的气管切开率、VAP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患者气管切开率、 VAP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N(%)]

3 讨论

机械通气治疗已广泛应用于危重症患者,ICU患者多数病情危重、机体抵抗能力弱,再加上机械通气操作等不规范或者无法做到无菌操作,患者容易感染病原微生物[5],其中VAP是ICU机械通气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VAP发生于机械通气治疗48h后,有较高的病死率。机械通气患者常规护理多采用开放式的气道护理,而气管插管、气道切开容易破坏ICU患者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增加了VAP发生的概率,因此,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有必要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是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为机械通气患者制订最佳的医疗实践操作指南[6],确保为ICU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措施。因此,有必要成立集束化护理管理小组,加强集束化队伍的培训,使得集束化治疗措施执行到位;相对于传统的护理干预措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具有更科学、针对性、目的性,对于降低VAP发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本研究显示,通过集束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这说明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加快患者病情恢复、缩短治疗时间,这与杨芙蓉[7]报道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ICU治疗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相似。此外,本研究还显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气管切开率,降低患者的VAP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这与周玉华等人[8]报道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可降低机械通气患者的VAP发生率和病死率一致。本研究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了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体位护理、无菌操作和消毒措施、口腔护理、气道湿化和吸痰、气囊管理、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呼吸机管理等措施。体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而且还可以降低返流和误吸的概率[9];口腔护理可以减少口腔黏膜病原菌和牙菌斑的生长,减少口腔和上呼吸道内定植菌体的数量,有利于降低VAP的发生;气道湿化有助于痰液排出;加强患者气道管理,密闭式吸痰,可以防止飞沫传播风险,降低交叉感染机会;加强气囊管理和声门下吸引,可以减少细菌通过导管气囊渗入下呼吸道,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均可降低VAP的发生率[10];呼吸机管理,做好相关无菌操作,定期排空冷凝水收集瓶,避免冷凝水流向患者的气道;评估病情,尽量做到早日拔管,减少患者带管和机械通气之间时间。

[1]Ashraf M, Ostrosky-Zeichner L.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J]. Hospital Preactice, 2012, 40(1): 334-340.

[2]翟冬梅, 夏欣华, 宇霞, 等. 集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比较[J]. 吉林医学, 2014, 35(23): 5243-5245.

[3]钟贤, 麦振华, 高凤, 等. 集束化干预措施对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J].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6, 34(4): 425-427.

[4]管晓芸, 张仁仙, 孙健龙, 等. 集束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8):2245-2246.

[5]周彩虹, 郑瑞双, 李乐之. 集束化管理预防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研究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21): 5208-5210.

[6]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 2013, 52(6): 1-9.

[7]杨芙蓉.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5, 21(19):49-50.

[8]周玉华, 朱蔚仪, 许燕杏, 等. 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在颅脑外科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4): 405-407.

[9]Augustes R, Ho KM.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on daily sedation interruption for critically ill adult patients [J]. Anaesth IntensiVe Care, 2011, 39(3): 401-409.

[10]王晓萍, 田丽, 李茵.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干预策略的研究现状[J]. 中华护理杂志, 2015, 50(9): 1113-1116.

EvaluatingtheeffectofclusterinterventioninICUpatientswithmechanicalventilation

MOEnjun,LINXiangbin

(Taizhou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Zhejiang 317523,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CU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tients carrying out clus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MethodO120 ICU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each 6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conventional ICU ca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ceived intensive care interventi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ICU treatment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VAP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observation group'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ICU treatment time and hospital stay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Tracheotomy rate, VAP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hospital stay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ICU patients receiving intensive care intervention,reduce the incidence of VAP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mortality

intensive care uni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luster nursing;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effect

莫恩君(1978-),女,浙江台州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院感研究

R473

B

1672-0024(2017)06-0019-03

猜你喜欢
病死率呼吸机气道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芎归六君子汤减少COPD大鼠气道黏液的高分泌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